新聞 > 軍政 > 正文

余杰罵楊佳法西斯的原文 希望余杰給個交代

—余杰:莫將罪犯當英雄(摘原文後半部分)


性的事件,當殺人者被某些自以為大義凜然的作家、學者和律師譽為
大俠和英雄並得到一定的民意支持的時候,一個「前法西斯時代」的
「民意場」正在迅速形成。當局不按正常的司法程序審判此案,更如
同火上澆油,刺激了若干民眾挺身而出到法庭外去支持這名「刀
客」。而那六名被楊佳殘酷殺害的警察及其悲痛欲絕的家屬,則少人
問津。我們固然要譴責造成楊佳殺人的社會背景——即公權力對普通
公民的肆意凌辱與傷害,但這並不意味著便應當為楊佳針對普通警察
的殺戮而拍手叫好。另外一起標誌性事件是:北京奧運會開幕次日,
杭州男子唐永明在鼓樓城樓二樓上持械襲擊三名遊客,致使一人死
亡、二人受傷。行兇之後,唐永明當即跳樓身亡。遇襲的兩名死傷者
是美國男排現任主教練麥卡琴的岳父母。某些反對奧運會的***人士
遂對此事件幸災樂禍,並試圖從唐永明失業工人的身份之中尋求其行
凶的合理性。我當然不喜歡奧運會,但我更厭惡此類喪心病狂的殺戮
事件。批評共產黨和杯葛奧運會,固然是每個人的天賦人權的一部
分,但這並不意味著贊同讓無辜的受害者成為祭台上的祭品。「不可
殺人」是上帝給所有人而不是某一部分人的誡命。任何理由都不足以
改變對殺人行為的實質。希特勒沒有殺人的權利,楊佳和唐永明也沒
有殺人的權利。在此意義上,那些讚美殺人行為的人,與殺人者其實
是同一類人。

無論是在德國還是在中國,暴戾之氣的泛濫,其原因之一便是知識分
子的缺席與沉默。希特勒那直白粗陋、單刀直入的演說,不僅贏得了
普通大眾的歡心,也讓魏瑪時期看不到前途的知識分子們如同聽到馬
丁?路德的改教宣言般歡欣鼓舞。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希特勒確實喚
醒了一個老是失敗而從未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的民族的新希望。希特勒
一生中從未親手殺人,但他締造了一種「殺人有理」的制度與文化。
但是,幸運的是,雖然希特勒和納粹黨顛覆了魏瑪共和國,卻未能徹
底剷除德國古典主義文明,故而戰敗後的德國能夠以此為「長生不老
之藥」而獲得起死回生;與之相比,缺乏此種古典主義底色的中國,
經過毛澤東時代之後人心早已敗壞的中國,如果繼續走在一條以暴易
暴的道路上,如何才能有重生的希望呢?

而今中國的楊佳、唐永明等刑事案件的罪犯,被某些自詡為正義代言
人的人士拔高為「反共鬥士」,由此看出反對派之中新的精神資源之
匱乏與心態之偏激。這種暴民意識與清官幻想互為表里。對此,學者
王學泰指出:「許多處於弱勢地位的老百姓,從內心裡羨慕那些敢於
『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暴民,把其看作是解決社會不公時可供選擇的
手段。社會輿論特別是通俗文藝作品,還常常把這些當作『反抗精
神』和『英雄氣概』加以表彰。」

無疑,今天中國的掌權者已然病入膏肓,而多數反對者亦變得與他們
反對的對象越來越相似,如同一個模子塑造出來的一般。暴力崇拜吊
詭地成為中國朝野雙方共享的精神資源,共產黨是以暴力奪取政權
的,倘若反對者希望以煽動暴力來淹沒共產黨,那麼他們與共產黨之
間的區別究竟何在?

在中國,歷史是重複和循環的。魯迅在《忽然想到》中說:「試將記
五代,南宋,明末的事情的,和現今的狀況一比較,就當驚心動魄於
何其相似之甚,仿佛時間的流逝,獨與我們中國無關。現在的中華民
國還是五代,是宋末,是明季。」其實,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更像是明季,這個時代同樣流行「酷的教育」,「使人們見酷而不再
覺其酷」,「所以又會踏著殘酷前進」。這是一種耐人尋味的現象:
越是旁觀者,越是遠離中國的流亡者,越喜歡為殺人者叫好。在嗜血
之外,又多了一層比殺人者更可恨的怯懦和虛偽。學者趙園在論及明
末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中若隱若現的暴力傾向時指出:「雖有『名士風
流』點綴其間,有文人以至狂徒式的通脫、放蕩不羈,不過『似』魏
晉而已,細細看去,總能由士人的誇張姿態,看出壓抑下的緊張,生
存的缺少餘裕,進而感到戾氣的瀰漫,政治文化以至社會生活的畸與
病。『苛』,即常為人從道德意義上肯定的不覺其為『病』的病。」

在今天中國的草根階層和民間人士當中,此種「畸」、「苛」、
「病」已經成為一種難以擺脫的潛意識。打著正義的旗號、唱著道德
的高調,為暴力鼓與吹,不正是顧炎武在《日知錄》中所說的「仁義
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嗎?

今天的霍夫布勞斯啤酒館又恢復了啤酒館本來的身份,這裡不再有希
特勒演說的講台。整個德國都不再有希特勒的講台。我喜歡這裡無拘
無束的氣氛,在這裡享受包括美酒、美食、音樂與友誼等日常生活中
美好事物的人們,不會有太大的野心與太多的怨毒。這樣的社會方是
正常的社會。當我們喝完啤酒、吃完豬肘的時候,啤酒館裡的客人仍
然絡繹不絕。在今天的德國,產生希特勒和納粹黨的社會土壤早已不
復存在;而在今天的中國,「未來的希特勒」、「未來的納粹黨」還
隱藏在幽暗的街角處——我已然聽到他們那低沉的喘息聲。

——二零零八年十月二十一日、二十二日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網絡文摘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124/23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