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中國非共化緊鑼密鼓

作者:
?
今日中國,由於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徹底破滅,在一張舊皮之下的權貴資產階級正在尋找「脫共」的方法。(Getty Images)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在原東歐共黨集團國家的非共化清算過程從未停止。而在當今中國,由於共產主義意識型態徹底破滅,在一張舊皮之下的權貴資產階級,也在尋找「脫共」的方法。太子黨大聲指點江山已有無所顧忌的意味。中國非共脫共,在政治上破局,將在近幾年看出分曉。

「非共化」指的是原共產專制國家,對共產黨執政罪行的清算過程。在原東歐集團的波蘭、捷克、匈牙利、東德,這一過程從九十年代至今從未停止。而羅馬尼亞、原南斯拉夫國家,目前仍在進行當中。甚至前蘇聯的核心烏克蘭,也在數年前開始了其清算的非共化過程。

即使是在俄羅斯,執政和在野的主要大黨,雖然時不時護住史達林這面民族的旗幟,但卻刻意和蘇共保持距離。而在中國大陸,由於共產主義意識型態徹底破滅,在一張舊皮之下的權貴資產階級們,也在尋找「脫共」的方法。

對中共體制不滿的活躍人士當中,最高級別人物當屬中國總理溫家寶,雖然溫家寶常被指「只說不練」、「作秀」、或被封「影帝」等等,但從這些在過去屬於冒著「分裂黨」風險的言論,多少也能看出溫家寶確是中共體制內的准異類。

溫家寶頻呼政改改弦更張

2011 年9月14日,溫家寶藉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達沃斯夏季經濟論壇)在大連舉辦之際,再次高調談論了政治改革。這已經是過去一年多來溫家寶第十幾次談論政治改革這個敏感話題了。此次高論被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Klaus Schwab)當面誇讚為「一場重要的政治宣言」,接著溫又再放重炮,大談政改,批評「以黨干政」,重提「黨政分開」,新華社全文播放溫家寶相關言論,國內外媒體紛紛評論報導。



2011年9月14日,溫家寶藉世界經濟論壇新領軍者年會在大連舉辦之際,再次高調談論政治改革。(AFP)

在最引人關注的「以黨代政」問題,溫說:「第一,堅持依法治國。一個執政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依照憲法和法律辦事,並且嚴格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這就需要改變以黨代政,把權力絕對化和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為此,必須改革黨和國家的領導制度。這個任務是鄧小平先生在30年以前就提出來的,我認為在今天尤為緊迫。」

解決黨政不分的問題是鄧小平於1980年提出來的,胡耀邦趙紫陽主政時期也著手改革,中共十三大後取消了一些部委的黨組,但 1989年之後江又恢復了高度集權、以黨代政的做法。此後的十四大至十七大,報告中再沒有提過「黨政分開」。此番溫家寶批評「以黨代政」的言論,被認為是開了自89學潮以來高層言論的先河。

雖然有一些學者認為溫的這個講話「並無新意」,但結合溫提出的鄉鎮乃至縣級的選舉、「司法獨立」問題、官員財產公開、政務公開以及黨內民主等,有學者認為這已經給出了中國政治改革的「溫氏路線圖」。已有傳言,溫的家人說「胡是亡國之君」,「總理不願意殉葬」,也有人預測,溫只等江澤民一死,便要振臂一呼,要當中共真正的「葉爾欽」。而大部分人則相信,溫面臨著無法解決的經濟爛攤子,乾脆在十八大退休前留個「敢言」的好名聲養老用。

也有分析指出,中共的言論政策,向來是隨著黨內鬥爭而有所變化。當黨內鬥爭趨緩,較易達成一致時,表現為外松內緊,高層內部猶如鐵板一塊,不輕易發出不同聲音。當黨內鬥爭趨烈時,則表現為外緊內松,一方面黨內不同聲音頻頻出現,一方面在社會上大捕異議人士,令民間禁聲。溫家寶能夠成為中共此時的「政改言論推手」,或許和中共內部孕育著的裂變情形相合拍。

汪洋「試點」受矚目

相比溫的「敢言」,廣東地方大員汪洋則以「敢為」成為黨內開明派的實力人物。2012年2月1日,廣州的烏坎村,在大批中外媒體進駐報導下,進行了60年來第一次一人一票的選舉,選出了11名村民委員會,以對之後3月的村委會選舉進行監督。據報導,約7300多村民有投票資格,許多在外地的村民趕回村中投下一票,當天投票率達85%。汪洋以懷柔手法處理烏坎抗爭事件之後,又一次利用烏坎選舉,震動了中共黨內,也為自己免費作了第二次世界性形象廣告。



中共面臨窮途末路,讓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有空間以懷柔手法處理烏坎抗爭事件,並允諾烏坎選舉。(Getty Images)

2011 年9月至12月間,廣東省汕尾市所屬陸豐東海街道烏坎發生村民土地維權運動,要求法辦貪官並追索征地款,但當地政法機關打死村民代表,藉口「境外敵對勢力介入」,派出上千軍警封堵烏坎村,以斷糧、斷水、斷電的手段逼迫村民就範。後來省委書記汪洋介入,一改中共以往的「堵」、「壓」手法與思維,罕見的派出政府代表與村民談判,平息了事件,並許諾日前的村級自由選舉。

2011年10月,網路盛傳汪洋在內部會議上開展廣東全省的「輿論監督報導」活動,並表示廣東宣傳部近期將不下達禁止或限制媒體報導的指令。在隨後的烏坎事件中,當局未阻止境外媒體採訪,或許和汪的這一政策的驗證有關。汪洋針對烏坎村事件發表談話時,宣稱「烏坎事件」是一個教訓,必須改進村級組織。汪表示,廣東省將選擇適當時機,以「解剖」烏坎村「這個麻雀」為基礎,專門針對改進村級組織建設、解決突出問題進行規劃。

外界認為,在「十八大」前夕的關鍵時刻,汪洋在烏坎作出這種史無前例、有悖於傳統「維穩」思路,必然對中國政壇和政局產生重大衝擊。汪此前的言論也頻頻引起社會關注,2011年11月22日,在廣東省深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汪洋強調,要敞開大門搞改革。他說:「改革和走路一樣,不怕慢,就怕站。」他說:「自己革自己的命很困難,」並批評政府「不肯放權」。

「相信民眾有能力管好自己」

與此同時,廣東省宣布放寬社團登記,汪洋提出,要捨得向社會組織「放權」。他批評政府不信任群眾,他指出:「很多部門開會就說,它們放了多少多少權,其實都不是關鍵的權,要命的都沒放。」汪洋說,要加大政府職能轉移管理力度,捨得向社會組織「放權」。凡是社會組織能夠「接得住、管得好」的事,都要逐步交出去。

事實上,汪洋在廣東各地推行的並不是真正的政治體制改革,而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包括精簡機構「大部制」改革、公務員聘任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以及社會體制改革等等,沒有觸及到中共一黨專制的根本。但與「什麼都不做的」的多數官員相比,汪洋畢竟證明了自己的與眾不同,外界評論汪走的路比較務實、開放、大膽。而汪洋能夠施展的背景,也正是因為中共面臨窮途末路,維穩已經到了盡頭,上層沒了招,也不得不期盼各路諸侯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走出一條路來,或許能給中共自己喘一口氣。

共產黨執政的集權國家,有兩個主要的特點。一是媒體輿論絕對壟斷,二是拒不允許獨立和自發的民間社團組織。汪洋的兩個試點,卻恰恰落在這方面。巧合乎?有意乎?溫家寶是只說不做,而汪洋似乎屬於只做不說。

但是,這或許是中共的一廂情願,就拿非政府組織脫離政府靠掛,自主經營來說,社會民間的活力增強了,中共對社會的控制也必然相對的減弱,不再可能像過去一樣,把一切不穩定因素及時扼殺在萌芽當中了,這等於是汪洋變相的在廣東實際上開闢了一個政治特區。

黨內自由派藉十八大施壓

中共高層一直存有自由派,從早前胡耀邦、趙紫陽,到「六四」後李銳、李昌、胡績偉等人崛起。從2011開始,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之子、政協常委胡德平便組織了多場聲討中共當局的研討會,「大鳴大放」,挑戰中共政治底線,引發海內外側目。

胡德平已成為太子黨中相當一批對中共現行體制不滿群體的代表人物,最近一段時間親上一線議論時政,言辭大膽犀利。



2011年5月28日,《中國為什麼要改革》作者胡耀邦之子胡德平出席哈爾濱書博會。胡德平已成為太子黨中對中共現行體制不滿群體的代表人物。(新紀元資料室)

近日,胡德平在微博上稱:「我們所有的媒體都充滿謊言!沒有一句真話,到處吹噓歌功頌德,我們的官員百分之九十六都貪污、包二奶,這樣搞很危險。我們欠人民的已太多!不要總是拿人民當傻瓜!奉勸一些人不要過於迷戀權力,卡扎菲滿臉鮮血被打死還歷歷在目,人民不跟我們玩了,我們就玩完了!」

胡德平的言論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左右兩派陣營掀起一陣風波,右派稱讚胡的政治勇氣,是釘向中共棺材的「又一顆釘子」,左派陣營則指胡德平棄「老革命糟糠妻」 而娶資本家美女。胡2005年與中共前組織部長安子文的長女安黎離婚,迎娶比自己小二十歲的美女王豫穎,王現任中國光彩事業國際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是有名的億萬富婆。

今年1月18日,胡德平在北京召開紀念鄧小平南巡20周年座談會,有人在會場上公開呼籲中國實行多黨制、全民普選、新聞自由和軍隊國家化。自由派人士利用鄧小平當年主張改革開放,影射當局僵化頑固,要求全面啟動政改,接受普世價值觀。

去年8月27日,胡德平主持召開《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發表30周年座談會,批評黨的決議「自我批評不夠」,對毛澤東的錯誤講得不夠不透;還批評重慶唱紅掃黑是仿效文革的「一種倒退」。同年10月6日,胡德平又發起召開慶祝「四人幫」倒台35周年座談會,會上有人拋出《政改十三點》,公開呼籲中國走前蘇聯解體的道路。

太子黨日趨活躍 影響將增

外界分析,自由派公開向社會大眾發布政改主張,獲得民意認可,目的是要影響中共十八大的政治走向及人事布局,進而「逼」現在掌權的政要們接受普世價值。

深圳民間學者朱建國曾表示,過去幾十年來,中共製造無數冤案,包括毛澤東製造了鎮反肅反冤魂、反右冤魂、大躍進冤魂、四清冤魂、文革冤魂;鄧小平製造了六四冤魂;中共前總書記江澤民、現任總書記胡錦濤製造了上訪冤魂等。如今,許多「冤二代」覺醒,為父輩鳴冤、向中共討說法,形成「冤二代」不滿與覺醒現象。

《雪梨先驅晨報》去年10月17日一篇報導介紹了這一現象。10月6日,在中國國際貿易中心的一間會議室里,中國最有權勢的家庭舉辦了前所未有的非官方聚會。主辦聚會的是葉劍英的侄子葉選基,胡德平則是協辦人。

參加聚會的有已故領導人之子,如華國鋒、葉劍英、毛澤東的衛士長、汪東興李先念。也有曾任中國情報機構的頭子、海軍、副總理、部長和將軍的孩子們。

馬曉力是和習近平的姐姐一起來的。她的父親馬文瑞,與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自從1940年代就是親密盟友,是華國鋒和胡耀邦時期黨校負責人。她後來和胡耀邦的兒子胡德平一起在統戰部工作。

馬曉力對眾人說:「共產黨就像是一個得了癌症的外科醫生,自己已經不能切除腫瘤,它需要其他人的幫助,但是如果得不到幫助,它活不了多久。」

這些前國家領導人的後代們在一起談他們看到的共產黨的道德敗壞,對公民社會的打擊以及破壞性的文革政治的復興,交談熱烈,而且一發不可收,他們認為這個黨已經迷失了方向。

馬曉力說:「在80年代的時候,當黨面對批評的時候,我們還為它辯護,解釋它的做法。90年代的時候,我們同情批評者。但到了現在,我們幾乎想要加入批評者。」她用台灣的前總統蔣經國舉例,他把台灣從獨裁轉型為民主。

葉劍英的女兒葉向真說:「今天的中國,我們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從道德水平的急速下滑,到有毒的或基因改造的食品,到猖獗的官員腐敗。」

胡德平強調了當代中國政治的荒謬,包括短語「公民社會」現在已經被主串流媒體禁止使用。

中共早期負責宣傳的革命人物陸定一的兒子陸德告訴參加聚會的人:黨和政府官員花了所有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購買自己的豪華汽車、旅遊、醫療保健、宴會和其他津貼。他說:「然而我們還叫它共產黨和社會主義。」

這次聚會突顯了在明年習近平接班之前,「太子黨」是如何利用社交聚會來施加對人事和意識形態的影響的。

中共太子黨並非一黨,但通常來說,文革之前父母已是高幹(行政十二級)的一批人,卻有特別的內在凝聚。一些知情人士表示,這批人文革期間父母被打倒,本人則跌落中國大陸社會最底層,但通常早期的理想主義色彩仍然保留。鄧小平復出之後,這些人成為新貴,進入黨政軍各界,三十年下來已經大成氣候。習近平是其中突出者,其即將登基掌管中共,因此太子黨們大聲指點江山已有無所顧忌的意味。而流亡海外的魏京生,則算是另一個極端。

中國非共脫共,在政治上破局,將在最近幾年內看出分曉。◇



中國非共脫共,在政治上破局,將在最近幾年內看出分曉。(AFP)

責任編輯: 王和  來源:新紀元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214/23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