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反思南京大屠殺 為何30萬人死遠東國際法庭不採信

—反思名古屋市長否認南京大屠殺 以政治認識治史太疏闊

中國人應知道抗日戰爭真相

 

  日本名古屋市長河村隆之二月二十日發表了否認南京大屠殺的言論,在中國引起一片譁然。

 

  反對日本否認南京大屠殺,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證日本侵略和中國人民受苦受難及英勇抵抗的歷史事實上。不能日本有人否認侵華殘暴的事實,我們中國人也不清楚抗日戰爭的真相。

 

 

  每當有日本人否認日本侵華歷史或者否認日本的殘暴行為,中共當局一律歸結為軍國主義復活的日本右翼作怪。日本國內至今持錯誤的歷史觀的人固然不在少數,其中甚至還有同為日本皇軍「光榮歷史」的極右分子。但就此次名古屋市長否認南京大屠殺而言,在當地居然得到該市八成市民的支持。名古屋市一向與中國友好,難道其八成居民都是持軍國主義態度的右翼嗎?顯然不是。

 

  日本大部分人其實也承認日本的侵略歷史,其中不少人不是不承認有南京大屠殺,而是質疑南京大屠殺真有三十萬人被殺?南京大屠殺,對於中國人來說,鐵證如山。可是在日本人看來卻不是的。

 

  這與整個日本社會對日本軍國主義、對日本的侵略史沒有好好反省有關,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也有關。日本戰敗,主要是敗於美軍之手,從單純軍事上來說,日軍並沒有敗於中國軍隊。因此日本深層次的意識中認為日本不是被中國戰敗的,加上戰後幾十年中國內亂,日本國民普遍看不起中國,潛意識裡就有縮小、減弱甚至否認日本侵華罪行的傾向。

 

  以政治認識治史太疏闊

 

  從最直接最表面的原因看,否認或縮小南京大屠殺罪孽與日本人認識歷史的方法或者說日本人歷史治學的態度方法有關。

 

  中國人認識問題多從政治上去判斷識別。當然南京大屠殺今天來說仍然是政治問題,是有關中日及世界的國際政治問題。政治判斷識別往往大而化之。

 

  治史講究的是事實證據。雖然南京大屠殺是含有現實的國際政治意義,但歸根到柢還是一個歷史問題。

 

  中國人尤其中國官方對待歷史,一直只有政治眼光而無其它,一直大而化之。中共執政以來更是變本加厲,即使改革開放以後依然如此,所謂對待歷史「要粗線條,要向前看」。自中共執政以來,土改、鎮反、三反五反、肅反、統購統銷、合作化、公私合營、反右、大躍進、「三年自然災害」、反右傾、四清直到文革,及文革後的說清楚、六四等運動中,到底有多少人受傷害、到底有多少人失去生命?從來沒有一個精確數字。

 

  需求證南京大屠殺死了多少人

 

  南京大屠殺既然是個歷史問題,並且是個歷史犯罪問題,中國人是有責任拿出更多的證據。起碼要拿出證據來回答這兩個問題:一是南京大屠殺到底死去多少人?二是為什麼河村隆之說,如果發生過南京大屠殺,作為侵略軍士兵的他父親為什麼還受到中國人的「善待」?

 

  中國至今拿不出南京大屠殺的精確數字。譬如,日軍大屠殺了多少人?三十三萬還是三十萬?三十萬多少?

 

  抗戰勝利之後,中國國民政府開始調查收集南京大屠殺的證據與數據。倉促間向遠東國際法庭提供一份報告說是被殺三十萬人,遠東國際法庭結果沒有採信,只認可了二十萬人被殺。遠東國際法庭的法官和檢察官都不是日本人,沒有日本人的心理,基本上都是站在中國一邊的。

 

  調查收集南京大屠殺的證據和數據是項繁複的工作,為了應對遠東國際法庭對日本戰犯的審判,倉促間的確很難做到精確。可是之後的幾十年間,為什麼不把這項工作做好呢?

 

  當開始這項工作時,國共內戰也開始了,動亂局勢使這項工作難以順利開展。中共掌權之後,照理這項工作在和平時期應該容易進行,可是這項工作乾脆就沒有了,因為毛澤東認為「今天中國人民比起仇恨日本帝國主義來,要更加仇恨國民黨反動派」。在極權主義社會裡,一切領域裡的一切活動都有黨和政府掌控,沒有什麼NGO,黨和政府不願意著手調查收集南京大屠殺的證據和數據,就不會有什麼數據和證據。

 

  直到中共掌權三十多年後,也就是南京大屠殺過去了近五十年後,​​才重新有人開始著手這項工作。近五十年過去了,倖存者還能有幾個活著?經過大躍進、文革的破壞,還能有多少物證?所以,直到今天我們很難拿出精確的數據來。

 

  蔣介石領導抗戰不容易

 

  河村隆之的父親可能沒有說瞎話,可能受到過中國人的「善待」,而這些中國人不見得就是漢奸。

 

  抗日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意義上的民族抵抗戰爭。當時中國的精英分子具有現代意識,且具備一定的現代技術,而中國社會尤其是底層社會基本上還處在中世紀。抗日戰爭是以蔣介石為代表的中國精英分子拼命激發整個中國社會力量,並想方設法利用國際力量來抵抗日本侵略。這樣的激發不可能激發到中國的每一個角落,而且這樣的民族抵抗戰爭畢竟還是由少數精英分子及少部分現代社會激發、帶動整個社會、整個民族抵抗的,不是一個現代社會、現代民族自覺的抵抗,所以總有中世紀式的「遺忘的角落」不去自覺的抵抗,或者臣服。

 

  中世紀的中國曾多次受到外族侵略,中國百姓也進行抵抗。然而這樣的抵抗是此起彼落的,不是全民族的,而且一旦敵人不再亂殺實施安撫政策,大部分人都會停止抵抗做起順民來。

 

  日軍侵華不是天天在大屠殺,而且日軍在南京的大屠殺當時不是人人都知道的,日軍也想在其侵占的地方安定下來。所以,一定會有個別的中國人「善待」個別的日本軍人。

 

  某種意義上,日本侵略者就是看到了中世紀時幾次外族(元、清)對中國的成功征服受到鼓舞,才敢發動對中國的侵略。正因為如此,正因為從河村隆之所說他父親在中國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並沒有進入現代社會的中國進行一場現代的民族抵抗戰爭是多麼的不容易,知道決定、領導並激發全民族進行抵抗日本侵略的蔣介石及國民政府當年是多麼的艱難。

 

  對於日本常常出現的否認南京大屠殺或者否認日本侵略的可恥言論,我們當然要反對。然而這種反對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考證日本侵略和中國人民受苦受難及英勇抵抗的歷史事實上,拿出更多的證據來反駁否認日本侵略的可恥言論。不能日本有人否認日本侵華的殘暴事實,而我們中國人自己也不清楚抗日戰爭的真相。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爭鳴雜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401/24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