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英媒:胡錦濤應藉此機會除掉「壞皇帝」

—《金融時報》福山:倒薄不能解決「壞皇帝」問題

薄熙來倒台反映出中國的一個深層問題——缺乏正式的制度和真正的法治。中國領導人所遵循的條規只是黨內的規定,如果薄熙來上台,他可以推翻這些規定。解決了薄熙來,只能解決短期的問題,只有制度變革才能解決長期問題。


中共政府一直也未能解決歷史上所稱的"壞皇帝"的問題。明君的手中的權力不受制約,當然會有許多好處,但是你怎麼能夠保證掌權的是明君呢?雖然儒家的教育制度和官吏體制本來是要培養出明君,但是時不時也會出現"壞皇帝"。比如武皇基本上斷送了唐朝,而萬曆時的明皇,一生氣就拒絕走出宮殿,在近十年的時間裡也不批奏章。

在許多中國人看來,統治中國的最後一個壞皇帝就是毛澤東了。他使中國人民遭受巨大苦難。直到他在1976年去世,他的權力不受任何制衡。中共最高領導層的決策程序也反映出這種教訓:中共中央政治局9名常委實行集體負責。目前國家主席和總理的10年任期以及常委67歲的年齡限制,就是要防止再出現一個利用自己的個人權威凌駕於黨和國家之上的毛澤東。中國的威權體制因此與眾不同,因為它還要遵守任期和權力交接的規則。

這也是為什麼薄熙來最近被清洗,因為他對這個制度造成了威脅。他利用重慶打造自己的權力基礎,利用媒體建立個人權威。而他是一名"太子黨",地位本來就很高了。他無情地利用國家權力,報復的不僅是罪犯和貪腐官員,還有商人和政敵,他們都積累了許多權力和財富。他恢復了毛澤東時代的動員手段,比如集中起來唱紅歌。和那些面目不清的同僚不同,如果薄熙來入常,他可以利用獨立的權力基礎一手掌控中共的統治。因此,胡錦濤以及中共最高領導層利用這個醜聞清除掉他是有道理的,以免這個壞皇帝最後登基。

這個事件反映出中國的一個深層問題,那就是,缺乏正式的制度和真正的法治。中國領導人所遵循的條規,憲法裡沒有明文規定,司法體系也無法實施。這些都是中共的內部規定,必須要在行動中執行。如果薄熙來進入政治局常委,他可以推翻這些規定。

因此,中國的專制制度很明顯是海市蜃樓。中國共產黨解決不了壞皇帝的問題,除非它實行真正的法治,保證透明度和建立正式的制度。

幾年前我在北京和一名瞄準進入中央委員會的中層官員開會,在一頓長時間的午餐中,他告訴我,我不可能理解"文革"是怎樣的全面性災難,當前的制度是為防止"文革"重演而組織起來的。我看到關於毛澤東的書籍和回憶錄仍在推廣,我問他黨會不會在毛澤東的遺產上說真話,他那一代人對那些可怕的事還有個人感受,但是從那之後成長起來的人將不會有,並有可能以懷舊的心態來看待。這正是因為缺乏歷史性的記憶,薄熙來才能利用這一點。這位官員對我的問題無言以對。

歸根結底,黑箱作業的小集團所遵循的條規不能替代正式的法治。今天,現代自由民主制度得到法律和選舉的約束,經常只能選出平庸之輩或弱領導人。有時,民主制度選出的是惡魔,比如希特勒。但是至少限制權力的正式程序和選舉將會成為壞皇帝道路上的一個巨大障礙。從短期來看,薄熙來已經被擊敗,但是中國還沒有解決制度的問題。現在終於有機會可以這樣做了,希望新一代領導人將利用這個機會。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金融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512/245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