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溫家寶拒為北京暴雨死亡人數共同擔責

雖然官方公布北京暴雨的死亡人數為77,但是真實死亡人數一直未知。中共高層九常委至今沒有一人公開露面就暴雨死亡人數問題表態,包括過去一直擔任「救火」角色的總理溫家寶。有消息稱,溫家寶因為不願為北京暴雨死亡人數「背黑鍋」而不願露面,並拒絕與其他常委共同擔責。(合成圖片) 
 
然官方公布北京暴雨的死亡人數為77,但是真實死亡人數一直未知。中共高層九常委至今沒有一人公開露面就暴雨死亡人數問題表態,包括過去一直擔任「救火」角色的總理溫家寶。有消息稱,溫家寶因為不願為北京暴雨死亡人數「背黑鍋」而不願露面,並拒絕與其他常委共同擔責。
  
8年前北京暴雨溫家寶快速批示
 

按照慣例,總理溫家寶會很快到達受災現場。以2004年《新京報》關於「7.10北京暴雨」的報導「暴雨暴露預案問題:溫家寶要求北京反思城市建設」為例,2004年7月10日16時至11日12時之間,北京全市平均降雨才23毫米,但是擔任國務院總理的溫家寶,在暴雨未停(2004年7月11日上午)就立即視察北京城區並慰問受災人員和救災人員,「並要求北京『做好應對再次發生強降雨的措施,確保供電、交通、房屋,尤其是危舊房的安全』。

據2004年的報導顯示,溫家寶當時就要求,「對城市建設進行一些反思,將首都建設得更好。」時任北京市市長王岐山也強調,要「重點抓好保障首都正常運轉的重大基礎設施的安全工作。」

消息稱,溫家寶這次不露面是因為不願單獨出面擔責,並拒絕分擔責任。

直到7月26日,《人民日報》稱,「受國務院領導委託」,國務院民政部部長李立國率國務院應急辦、國家發改委、教育部、民政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部、衛生部和氣象局等12部門組成的國務院救災工作組,趕到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鎮和城關鎮洪澇災區,實地查看受災情況……。而中共國務院的行動只被視為是一個安撫的姿態。

2011年動車追撞 溫家寶「姍姍來遲」

2011年7月23日的動車追撞發生後,當局在次日早上開始迫不及待清理現場,掩埋車廂,引發公憤。

溫家寶在第4天也就是7月27日才「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遇難者表示深切哀悼,要求『公開透明地進行調查,給人民群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7月 28日,也是在災後第5天,溫家寶才「抱病」到達事故現場,並澄清胡錦濤和他二人與下埋車令沒有任何關係,且給出證人。

北京暴雨演繹「擊鼓傳花」

北京一直就是中國政治的「命門穴」,北京的控制權從來都不在中共國務院總理手中,在過去中共歷史上誰是中共的權力核心,誰就是掌控北京的關鍵人物。近十多年來江澤民心腹周永康劉淇掌控中國北京,北京實際上掌控在周永康手中。

北京大雨之後,因為胡、溫都不表態,面對民怨,中共高層直接面對災難事故的官員只有郭金龍。郭不僅辭去北京市長一職,還被黨報點名批評。

胡錦濤的處境非常尷尬,雖執政十多年來一直未能掌控北京,受制於江澤民、周永康政法委(610)主導的「第二權力中央」,7月4日的北京黨代會劉淇下台,胡剛剛正式掌控北京,習近平的人馬還來不及接替的時候,北京一場大雨,胡錦濤今天面臨不得不替周永康背黑鍋的尷尬處境。

胡錦濤示軍權極力穩大局

7月28日的《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突然都在頭版用了三篇文章為胡錦濤「歌功頌德」,稱軍方官兵學習胡錦濤的講話後「越學心裡越亮堂」、「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同時,7月27日九常委又同時與「神九」人員會面。

華府的中國問題專家石贓山說:「種種跡象都表明,胡錦濤在北戴河會議之前向外展現出其對軍隊的掌控和對局面的掌控。」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大紀元記者林鋒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729/25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