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張藝謀所拍成都宣傳片 再陷剽竊風波

—張藝謀剽竊「證據」曝光 爆料者否認炒作願對峙

作者:

張藝謀(在線看影視作品)剽竊"證據"曝光

  昨日,金陵晚報報導了張藝謀再陷宣傳片風波:旅美作家李麥遜質疑張藝謀在2003年為成都拍攝的城市宣傳片《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其中的創意和思路抄襲成都作家鮮琦的文學作品《新桃花源記》。昨天記者聯繫上了鮮琦,並向他索要了《新桃花源記》的文字內容以及成都宣傳片,並由他指出了二者雷同的細節。

  舉證據:

  故事、情節雷同,細節照搬

  《新桃花源記》是鮮琦根據《桃花源記》的格式,用文言文講述了一個外國人在20世紀初來到成都,並為之迷戀最終定居的故事。鮮琦告訴記者,這篇文章的創作並不是沒有來由的,「1998年的時候,四川博物館舉行了一個影展,裡面展出了許多清末民初時期成都的老照片。」據鮮琦稱,這批照片是由一個美國人葛維漢拍攝的。「我當時就覺得這個故事很好,想用它來展現成都的風貌。」

  這篇文章於2003年3月份見諸報端,一些當地媒體還做了報導,頗有影響力。而張藝謀宣布開拍宣傳片是同年7月份的事,當宣傳片發布後,許多朋友去問鮮琦:「怎麼你寫的東西被拍成宣傳片啦?」當他看完這則宣傳片後,堅定地認為張藝謀剽竊了他的思路和創意。

  「第一、《新桃花源記》講述的是一個外國人遊覽成都的故事,而宣傳片則改成了一個男人為了探尋奶奶的故鄉成都而來。都是通過第三者的眼睛來描繪成都。」

  「第二、文章中洋人因為驚嘆於成都的美景而用照相機拍下;而片中男主角一直都在用手中的DV記錄旅程。」

  「第三、原文中有一段情節是洋人難辭成都人的盛情,決定留下暫住,並告知家人說要再呆一段日子;而片中男主角在成都遊覽了一段時間後,告訴奶奶自己要再感受幾天。」

  「第四、文章中的『錦城迷人暫難歸』到了片子中變成了『成都,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這樣的大白話。」

  「第五、片子中的都江堰、杜甫草堂、青城山等景點在文中一一提到,甚至文中『品茗』、『飲酒』、『川菜』、『川劇』片子裡面都有展現,完全是按照文章照搬的。」

  要說法:

  希望和宣傳片腳本比對

  很多人質疑,為何9年後,鮮琦才重提此事,是否有炒作之嫌?其實當時鮮琦已經找過當地媒體,「許多人都跟我說這樣很牽強,因為我的是文章,而張藝謀拍出來的是影像,這兩者很難作比較;而且一個是講古代的事,一個是現代背景,故事的順序也有調整,要說張藝謀剽竊證據還不夠硬,除非拿他當時的腳本出來比對。」在5分鐘的宣傳片中,除了片名記者並沒有看到任何字幕,鮮琦認為這是張藝謀心虛的表現,「他不敢打上他自己的名字,怕將來產生糾紛。」

  鮮琦還表示,9年前張藝謀如日中天,麗江、廣西等地都紛紛邀請他拍攝宣傳片,風頭無兩。如果那個時候自己站出來質疑他,聲音肯定會被淹沒。而另一個讓他默不作聲的原因是他深愛著成都,「我是一個成都人,看到別人為成都做了好事,宣傳了成都,我也不忍心去破壞,畢竟都是為了成都好。」直到張藝謀被捲入鐵道部天價宣傳片一事,鮮琦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契機,「我不想和他打官司,也不要他賠錢。就是想讓他把腳本拿出來比對一下。」

  即便如此,鮮琦稱他還是非常喜歡張藝謀的一些作品,「像《紅高粱》、《菊豆》,拍得非常好。但是這些年他拍的作品已經不是代表老百姓了,他是在為一小部分人的利益拍片。」

  《新桃花源記》全文

  20世紀初,西洋人赴華遊覽。沿江行,迷途不知曉。登青城山頂,一攬天下幽。紅日冉冉,雲海滔滔。道教聖地,都江水堰。洋人驚嘆之!復環顧,舉目遠眺。

  山高眼闊,一馬平川,溝渠縱橫,大地似扇形。出「魚嘴」,過「瓶口」。復行百餘里,豁然開朗。土地肥沃,商貿繁榮,不愧「揚一益二」天府之國。文翁石室,書聲郎朗。川菜川酒川茶川劇,司楊李杜無不贊。「既麗且崇」,「喧然名都會」。

  見洋人,主大喜。問從何來。具答之。主遂邀客,擺桌設宴待之。飲酒品茗之餘,主客游城,草堂武侯祠望江樓,書畫錦繡漆竹金銀器,美不勝收,客舉機狂攝之。問城之奧秘,答2400餘年,閒適自樂。客描繪海外世界之大,並圖解。主聞後不僅不眼羨,反邀長駐。盛情下,難辭。便函告家人:「錦城迷人暫難歸。」

  既留,心則安,早出晚歸,盡攬美景。其家人聞訊後,不安之。竟攜全家男女老少,不遠萬里赴蓉,遂留,樂不思家。

  美日德法蘇,世界名國,聞之,欣然結盟。遂願,皆歡喜。今投資者如潮。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龍虎網-金陵晚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808/25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