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數據疑雲重重 《華日》去函中南海

—從非官方數據看中國經濟



「中國實時報」欄目已經向中南海發出了一封措辭堅決的傳真,要求了解中國經濟的實際增長速度。如果沒有得到回應,那麼我們將採取下一步行動,請一位實習生致電其總機。


在我們等待統計保密長城坍塌之時,我們構建了一個完全來自於私人部門和國外來源的中國經濟數據集,它沒有受政治干擾的嫌疑。以下是該數據集顯示的信息。


工業是中國經濟中最大的一個部分,約占總產出的一半。官方數據中,6月份工業產出同比增長率維持在可觀的9.5%。

滙豐/Markit(HSBC/Markit)以及美國國際市場新聞社(Market News International,簡稱MNI)進行的獨立調查表明,實際情況可能要糟糕一些。7月份,滙豐採購經理人指數(HSBC PMI,側重於小型私人企業)和MNI調查(側重於大型國有企業)的數據均低於50──表明製造部門有所收縮。

象徵著建設和機械企業狀況的挖掘機銷量也很黯淡。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China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usiness Online)的數據,今年6月份挖掘機單位銷量同比下降了19%。

工業部門企業的營業收入數據稍顯樂觀。根據數據提供商CapitalVue的數據,第一季度大陸上市製造業企業的收入同比增長了8.7%,2011年時的這一數字為28.3%。

建築、房地產和公用事業部門的收入相對穩定,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長率達到了令人滿意的兩位數。多數企業尚未發布第二季度的收益數據。


投資支出貢獻了中國需求的主要份額。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的數據,在投資支出中,房地產部門貢獻良多──直接貢獻占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2%。

政府實施的為期兩年的房地產調控──旨在降低超高房價的措施──已經略微降低了房地產需求。私人房地產仲介搜房網(Soufun)的數據顯示,現在房地產銷量正在回升。

北京上海和其他主要城市的房地產銷量從今年年初開始呈現出上升趨勢。瑞信(Credit Suisse)中國房地產分析師杜勁松稱,房地產建設將會在下半年開始反彈。

中國的投資支出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一家在中國從事橋樑、道路和其他公共工程建設的大型國有集團──的數據表明,建設已經放緩,但並未停止。其上半年的收入同比上升了15%,比2011年同期的增長率87%有所降低。


國內消費情況則稍顯積極。百勝集團(Yum Brands)和耐克(Nike)的銷量均迅速增長──前者旗下的肯德基(KFC)和必勝客(Pizza Hut)門店在中國城市很普及,後者則是追逐時尚的中國年輕人喜愛的服裝品牌。

百勝中國的同店銷售額在第二季度同比增長10%。同時,耐克中國的收入增長了14%,與官方零售總額增長率一致。

小汽車銷量──在2009年金融危機中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也在上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稱,今年6月小汽車單位銷量同比增長了16%。


最後一塊中國需求蛋糕來自於出口。用獨立數據來源跟蹤出口情況是相對簡單的,因為中國的主要貿易夥伴都有自己的數據,這些數據與中國自己的數據相吻合。

美國的數據證實,中國跨太平洋的出口十分強勁,今年5月份同比增長率約為10%。來自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強勁需求是保持中國生產線不停運轉的因素之一。

中國工業引擎需要的大部分大宗商品來源於進口。多數鐵礦石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澳大利亞和巴西的政府數據加強了中國經濟增長是放緩而非崩潰的印象。例如,澳大利亞的數據顯示5月份向中國的出口增加了25%。

私人部門調查和公司數據可能不用擔心受政治操控,但它們也有自己的問題。調查的樣本太小(滙豐採購經理人指數的樣本中只有420家企業,MIN調查的樣本中企業數更少),而公司數據並不一定能代表整個部門。

總之,獨立數據描繪出了一幅與官方數據大致相符的圖景(除了兩個明顯的例外):工業產出增長正在加速,或許還快於政府數據,對工業大宗商品的投資和需求繼續增長,消費者充滿購物熱情,出口也是源源不絕。

Tom Orlik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814/25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