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共不會超越美國接管世界 這是最重要的5個原因

儘管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是美國的1/6,GDP也僅是美國的1/2,但中國即將超越美國、接管全世界的聲音,卻意外的在太平洋兩岸引發共鳴。中國經濟總量將迅速超越美國、中土王國(即中國,Middle Kingdom)即將統治全世界、美國正病疾纏身、西方即將衰落等的喧

囂與哀嚎,不僅出現在中國街頭各色民粹小報的封面上,也不斷的出現在西方的報刊雜誌之上。

就連中國科學院,亦發布研究報告稱,中國「預計到2049年,就一定能夠全面超越美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不是天真樂觀的臆想,而是基於中美國家健康狀態事實求是的研判。」

有觀點認為,中科院這種投機取巧的研究報告不值得一提,但在民族復興、超越美國成為流行之後,很多人喜歡聽到這種聲音。但問題是,中國真的能夠超越美國嗎?

ACM partners的Margaret Bogenrief女士認為不會。ACM partners是一家危機管理諮詢公司,Margaret Bogenrief女士是該公司的合伙人。Bogenrief女士認為,中國面臨著五大嚴重問題,這些問題會使中國無法超越美國,並使中國深受其害。

Rotten to the core:腐敗!腐敗!腐敗!

Bogenrief女士認為,絕大部分關於中國崛起的討論,都忽略或忽視了紮根於中國政治和經濟系統中的腐敗問題。

據搜狐新聞「數字之道」根據公開報導統計,近5年來(2007年11月-2012年6月),全國紀檢機關共立案64餘萬件,對66萬餘官員給予黨紀政紀處分,並將2.4萬餘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近20年(截止2011年2月),全國副省部級以上腐敗官員達103人,其中國家部委副部級幹部達20人;而在18大召開後,共有29名官員被被舉報、調查、免職,其中被查實、免職、落馬的共有20名,包括2名副部級和13名廳級官員。

據人民網報導,在當選總書記後的第一次講話中,習近平警告稱,"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

Bogenrief女士稱,腐敗問題會使中國的經商成本愈來愈高,並使中國經濟黯淡無光。

中國的非增長前景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定義21世紀中國的經濟增長故事,最恰當的莫過於「基建」了。

2012年,中國的城填固定資產投資——衡量基礎設施建設支出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比增長了20.6%,總額達36.5萬億元人民幣。

2012年下半年,發改委接連批覆了數十個穩增長投資項目,項目涉及軌道、風電、電網、輸變電等重點基建工程,包括投資總額逾萬億元的軌道交通項目。

預計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基建」仍將是中國經濟的主題。

目前,基建投資占中國GDP的比重達到70%以上,遠遠超過日本在上世紀八十年代高峰期的35%,和美國當今的20%左右。

如果基建投資放緩,中國的經濟增長數據將發生引人注目的變化。

信貸狂歡後的夢醒時分

基建投資盛宴已經並且將會給中國帶來沉重的代價。

中國的基建投資,通常由地方政府以融資平台的形式借貸融資,通過巧妙的會計手段,地方債的具體數額被掩蓋起來。事實上,中國曆年來龐大的基礎建設投資意味著,地方政府已經坐在了龐大的被隱藏起來的債務火山之上。而火山一旦爆發,中國經濟需要數十年去消化這種不良後果。

據審計署此前發布的審計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10.7萬億元。

2008年,中國為應對經濟危機而推出了「4萬億投資+近10萬億信貸」的刺激政策。如今,近5年以後,中國總的債務負擔仍然不夠透明,但專家預計,其占GDP的比重可能達25-250%,繼而意味著:「天量的不良債務將導致通貨膨脹、長期的經濟低迷、甚至是金融崩潰」。

未富先老:中國的人口懸崖

每個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清楚,中國將在不久的將來面臨著嚴重的人口問題,並進而削弱該國的經濟潛能。

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創造了一個自我實現的「低生育環」: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也只願意生養一個孩子。中國將面臨著長期的低生育率,人口總數將在2026年達到頂峰,之後則快速下降;而美國人口則會在未來40年裡增長30%。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人口特徵在現代歷史上都是史無前例的:到2050年,據專家預計,中國人平均年齡將達到49歲,比美國人年老近十歲。這意味著,中國變富的速度追不上中國人變老的腳步,中國的養老系統將會面臨著不可承受之重。

目前,中國的養老金負債占GDP比重約達150%;即使如此,不少地方政府已經不堪重負。

另外,從2013年到2050年,中國的勞動人口預計將會減少11%,從占人口總數的72%縮減至61%。儘管中國現在的勞動人口是如此的龐大,但這仍然是嚴重的收縮。屆時,不僅不會再有所謂的廉價勞動力,從海外引進勞動力亦將成為現實。

美國知道怎麼失敗中國不會

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為例吧:美國一直都能夠(並且有經驗)應對行業崩潰、以及由此引發的金融上和經濟上的痛苦,美國人善於吸取經驗並昂首向前。

再以鋼鐵業為例吧:美國鋼鐵業在1940-1970年達到頂峰,之後,美國鋼鐵業迅速並痛苦的衰落下來。截止2001年,美國鋼鐵業就業人數和產出占製造業總數的比重不到0.1%。

作為一個由國家控制的經濟體,由於擔心社會動盪,中國不具備這種能力和意志,讓某種產業經過上述痛苦轉型。

正是如此,中國經濟中存有太多的殭屍公司。它們享受著過多和過於優越的政治經濟資源,卻無法產出相應的利潤,甚至無法產出利潤。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搜狐財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123/280112.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