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曝馬三家後漸漸觸及 財經網:從賣腎鏈條到器官黑市

作者:
器官仲介鄭偉去棗莊中院,經法官劉軍聯繫,購買了死刑犯8枚腎臟,再賣給軍方三甲醫院304醫院,和他關係密切的是泌尿科主任葉林陽…… 鄭偉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了一個遍布全國勾連各方的器官買賣網絡。

徐潛川:從賣腎鏈條到器官黑市

本文來源於財經網 2013年04月15日

2012年2月底的一個下午,趁著春日方興、鶯飛草長,我請了年假在雲南某個「古城」長街上散步。那天陽光很好,但滿街的「滴答滴答」音樂聲吵得我頭暈。我下意識拿出手機查收郵件,看到編輯給我轉發了一封信,有人想就一起有關賣腎的刑事案件聯繫我。

當期出版的《財經》,用了朋友和我寫的一起少年人賣腎事件做封面。被輿論簡化為「賣腎買IPHONE」的這個段子背後,是涉及醫療系統和地方軍隊的一起刑事案件。我們試著理解,這宗人體器官買賣,是如何構建起一條捲入了醫生、仲介人士和軍隊醫院的鏈條,並最終使得一名未成年人「自願」成為受害者的。

當這篇題為「器官旅遊移植鏈」的報導刊出後,編輯部收到許多讀者的來信,有建言立法的,有提供線索希望我們進一步報導的。但是,這個案件已經很典型了,我們還原的鏈條也已很完整了,其他線索還能有所超越麼?當時我看到信,初步判斷這條線索並不重要。

但一周後我見到了這次的爆料人和他的材料,徹底改變了自己的看法。這次的主角,一個名叫鄭偉的器官仲介,是這個行業創業的佼佼者(如果這個行業不是犯罪的話),他的經歷可以說是這個行業的一部奮鬥史,而且藉助他的故事,我看到了一個遍布全國、勾連各方的器官買賣網絡。

比如我們之前一直懷疑死刑犯器官和黑市之間的關係,但從未獲得過實例。關注中國器官移植現狀的人士都知道,數十年來中國的器官來源主要是死刑犯,但由於司法神秘主義在死刑執行環節的盛行,人們不能從數據、執行方式、執行場所等細節去了解死刑犯的器官如何進入移植市場。記者的直覺通常是,越是不透明和封閉的領域,越容易滋生罪惡。

鄭偉案中的一個細節是,他曾經去過山東棗莊中級法院,經由一個名叫劉軍的法官聯繫,購買過當地死刑犯的8枚腎臟。這個細節一下子吸引了我們的注意力。我想知道更多:他是如何聯繫上這個法院的?其中有什麼規矩?這8枚腎臟的主人姓什麼叫什麼,是不是同意過?法院既然賣給鄭偉,是否也賣給其他人?

這些問題吸引著我追索鄭偉案。但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整理並分析整個案件的官方材料。隨著了解的深入,案件其他層面的故事也告訴我,這不僅僅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案件,更是我們還原全國器官黑市網絡的契機。

靜態呈現背後的實地調查

對我來說幸運的是,在朋友的幫助下,我看到了全套的司法材料,包括警方的所有詢問筆錄。我和實習生章文立花了許多時間閱讀這些資料,將其中核心的信息和細節都摘錄出來:

1,2010年5、6月份,鄭偉前往山東省棗莊市中級人民法院購買器官,中間人是趙義,接頭的叫劉軍。2,鄭偉獲得的所有腎臟,其實都賣給了304醫院,這家醫院是軍方三甲醫院。其中和鄭偉關係密切的,是泌尿科室主任葉林陽。3,鄭偉認識全國各地的這個行業的人,並按照規模和能力將他們分為三類……

諸如此類的細節,我們分別抄在自己的筆電上,然後梳理起一個大概的邏輯。但這個僅是整個採訪工作的起點,後面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些信息的基礎上,對其中關鍵細節進行核實。我們根據相關信息,擬定了採訪核實的方式和線索。

南周的頒獎詞裡寫道:「靜態採訪即檔案材料的調查,對於調查報導日漸重要。」在一個檔案材料不透明不公開的環境中,隨著讀者對於信息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確實是一個可能的方向。但對於記者來說,更重要的是對這些檔案材料的核實工作。蓋因這些材料本身未必一定是事實,官方也有失誤或者是存在有意誤導的情況。而通過記者自身的調查去核實這些信息,才能使新聞報導獨立於官方,而不是淪為官方材料的遞聲筒。這需要大量的努力和時間,但這是必需的。

從2012年三月份開始,我在北京多處採訪,去了304醫院的泌尿科,去了301醫院的特需門診(葉林陽在此坐診),還去了當時鄭偉租用的別墅。隨後幾個月里,我先後去了江蘇徐州、山東棗莊,棗莊的下屬縣市滕州,核實有關鄭偉和法院相關人士的細節。

在最後的呈現上,為避免風險,這大量細節都沒有採用,而是儘量採取經我採訪驗證過的檔案記載來敘事。通過鄭偉案,我們勾勒出一個涉及非法器官市場各個環節的網絡:在「產業」鏈條上,涵蓋了包括醫院、法院、仲介、醫生、死囚、「供體」、「受體」在內的所有環節;在地域上,通過鄭偉對其它賣腎組織的「評級」,及其相互之間的合作方式,覆蓋了全國「市場」。這比之前的「鏈條」多了許多層次和內涵。

用制度構建來換取個案空間

似乎大多數同行沒有注意到的是,《器官「黑市」》其實是一組文章的輔文,這組文章的主文是同事孫滔和我合作的《器官新來源》,另配有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申衛星老師的評論。

對於《財經》來說,制度構建的重要性,要遠遠高於聳人聽聞的個案和現象。將討論制度建設的文章作為主文,一方面體現了《財經》的建設性,另外一方面,也避免了個案可能帶來的風險。

在當時,衛生部和紅十字會醞釀中的捐獻體系已經試點數年,打算在當年就正式推行。這是同事孫滔了解和擅長的領域,於是我邀請他一起合作。

我們原本的計劃,是採訪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做訪談。作為衛生行政系統器官移植領域的負責人,黃潔夫對於現狀的了解無人能及,對於捐獻體系建設也是身體力行。

孫滔約訪黃潔夫時意外了解到,8月23日和24日,衛生部和紅十字會將在山東青島聯合召開兩次會議,一個是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技術臨床應用委員會的第十次會議,另外一個是器官捐獻委員會的第一次會議。

於是我自告奮勇,跑去青島,「旁聽」了這次會議。兩天會上獲得的信息非常豐富:不僅包括制度體系的構建情況,還包括《器官移植條例》的修改情況,高層的意見,當時衛生部和公安部聯合打擊非法賣腎網絡的通報,以及衛生部自己對於有移植資質醫院的清理整頓情況。這是意外的收穫。

順便提一句,衛生部如此高層的會議,其會議的組織者,居然是某全球最大的製藥企業,讓我頗感震驚,想到許多公共政策背後利益集團滲入至深的傳言,或許並非空穴來風。

以這次會議上獲得的信息為基礎,加上孫滔對行業和試點的採訪,我們寫好了主文,取名《器官新來源》,意即在死刑犯之外另尋合法來源。經過編輯部的反覆斟酌和討論,這組文章在9月10號當期以特別報導的形式發表。

從3月份啟動採訪到9月份發表,這篇稿子共醞釀了半年時間。稿件刊出後,同行反應比較熱烈,但對現實的觸動微乎其微。事關軍方三甲醫院和地方中級法院的部分,並未在該案公訴書中出現,這兩家機構並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

但我真正的遺憾,是沒能徹底探討黑市的成因。如果不是一概否定器官買賣,而是如某些經濟學家所說,建立一個受監管的人體器官買賣市場,黑市的泛濫和囂張是否還如今日一樣?這個想法似乎觸及某些底線,這個國家和我都還沒來得及探討,一個由衛生部和紅十字會主導的行政化捐獻體系已經成為唯一的現實選項了。

本文為南方周末《中國傳媒讀本》約稿

【作者:徐潛川】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416/29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