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官場 > 正文

劉志軍三段婚姻揭秘 發家全都靠女人

昨天去找鐵路的朋友辦事,誰知這也是我們鄂州的老鄉;而他竟然與原鐵道部長劉志軍很熟,所以我們就聊起了劉志軍的發家史。他說我還是讀書出來的,而劉志軍卻並不是讀書出來的。他說『劉志軍的父母都是在農村種田的,劉志軍在年輕的時候;和其他農民子弟一樣,農忙時得在家干農活;農閒的時候還得和別人一起到處去做義務工,在鄂州的很多水利工程上都留下過劉志軍的足跡』。正因為如此,所以劉志軍起初連鐵路上的養路工都不是;後來是鐵道基層的負責人見他有幾分才氣,讓他拿著話筒幫忙做宣傳工作;後來才正式安排他到鐵路上做了養路工。劉志軍雖然只讀過初中,但能說會道;而且寫得一手好字,溜須拍馬的功夫也堪稱一流。

這位朋友說劉志軍最大的本事就是能巴望機遇,如當時武鐵分局的黃局長下去視察的時候劉志軍被安排一起接待。而這第一次和劉志軍見面中,劉志軍便讓黃局長產生了好感;後來見面時,便委婉提到自己有一個待嫁的閨女;劉志軍眼明心亮,於是表示希望與其相識。劉志軍在見到黃局長的女兒後,雖然感覺其貌不揚;但還是答應與其成婚。正因為劉志軍成了黃局長的乘龍快婿,所以他便很快從武昌工務段的團委書記做到了黨委副書記;並最終取代了岳父的位置,成為武鐵分局局長、黨委書記。劉志軍雖然學歷不高,但在就任武鐵分局局長之前在兩所高校進行過鍍金性的學習。

然而當岳父黃局長最終退休回家,劉志軍深知岳父已經失去了可利用的價值;於是毅然決然地提出和黃女離婚。劉志軍在與黃氏分道揚鑣時,就已經傍上了另一位孔姓高幹;該高幹當時擔任某軍區司令員,劉志軍覺得孔司令員在官場上人脈好;於是主動和其女兒談戀愛。因為劉志軍一表人才,孔姓高幹也對他十分賞識;最後劉志軍又和其女走進了結婚禮堂。正因為有了這更加廣泛的官場關係,所以劉志軍和孔氏結婚後很快來做瀋陽鐵路局局長了。當劉志軍坐上鐵路局局長的寶座後,就已經建立了自己的關係網;於是他和很多高官都有直接的往來,最後還是心生休妻之念而與第二人妻子分道揚鑣。雖然當時孔姓岳父也曾通過自己的官場關係來壓制劉志軍,但劉志軍卻依然在官場上一路輝煌。

這位朋友說在劉志軍的家鄉流傳著劉志軍這樣一句話:「幹得好不如娶得好」,原本沒有任何權力背景的劉志軍之所以能在官場上叱吒風雲;的確和他的兩次政治婚姻顯然有密切的關鍵。如果不是娶了高幹女兒,他可能一輩子也爬不到鐵道部部長的高位。這說明了什麼,說明了現在的官場之路是『老子英雄兒好漢』的模式;比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還不如。起碼科舉考試還能通過考試使沒有官場關係的人脫穎而出,而現在人們竟然只能利用婚姻作為跳板來躋身於官;這不是劉志軍的悲哀,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的確我們現在的體制真的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因為我們依靠上級黨委會來選拔下級領導;這上級黨委會的領導如何能有慧眼識別沒有官場關係的人,所以在上級黨委會這裡只能是『任人唯親』;這不是這上級領導的錯,而是我們現在的體制之錯。我們現在的體制連毛澤東時代都不如,因為毛澤東時代是依靠檔案來提拔人;而現在只能是上級領導提名定了以後,組織部門再去按照程序進行辦理;即有文憑的人就說是因為文憑而提拔,沒有文憑的人就是說是因為實踐能力而提拔;也就是說上級領導定調的人,組織部門用放大鏡也要找出提拔的依據;這就是我們的幹部政策,也是劉志軍利用得駕輕就熟的官場關係。

正是這樣的體制,結果我們發現不少單位的領導班子都有一定的規律;有的是某一個大學的校友,因為上級領導是這校友的頭子;有的是某一個上級領導的老部下,隨著上級領導的升遷而同時得到提拔;更為好笑的是有的部門竟然上下級之間卻是親戚關係,所以這樣的體系不是自己人根本擠不進來。所以說一些農村沒有關係的人,想進官場最快的途徑就是婚姻跳板;所以我不嘲笑劉志軍,他也只是通過這個跳板而真正跳上去的一個人而已。

是啊!我們是一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社會,但卻並不是針對所有的公民;而只是針對『朝里有人』的人。也就是說只要你『朝里有人』,那還真的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因為什麼職位都不是問題,這才是中國特色。只是我們很多人沒有認識到個特色,而劉志軍之不過是早就熟悉並利用的人而已;所以劉志軍才能成為『王侯將相』。而我們這些人卻還在做知識成功的夢,結果卻總是噩夢在等待著我們。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汪華斌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527/30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