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李克強不承認也不行 中國經濟難免硬著陸

中國經濟大幅放緩是誰也不能否認的事實,即使像中國總理李克強先生所言,經濟能保持7%增長率,這樣的速度也比過去十年的百分之九、十低一截。對於這樣的新形勢,「硬著陸派」和「軟著陸派」再次來一番爭論。

以克魯明為代表的「硬著陸派」認為,今次中國經濟減速不是一時的事,而是長期的趨勢,因為中國的人口紅利已用完,不能再透過增加參與經濟活動的總人口提高GDP,必須倚靠提升生產力,但中國的貪腐與低效制度令這變成不可能的任務。此外,過往投資帶動的增長方式已走到盡頭,多個重點工業產能過剩;再加上人口快速老化,要民眾大增消費撐經濟並不容易。在勞動人口萎縮,投資機會缺乏,消費不振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自然急煞車。

「軟著陸派」代表是《經濟學人》。它在最新一期的社論中指出,中國經濟放慢不致於災難性,也不會出現硬著陸的情況。據《經濟學人》分析,中共政府早已注意到粗放式經濟發展的路不可能長期走下去,並已著手為結構性改革做準備。而且,中共政府手上有大量資金及可用的資源,當經濟增長停滯時可儘快以各種手段刺激經濟,避免衰退。

兩套想法,兩種預言各有根據及擁躉,一時間不易分勝負。不過,中國經濟從接近百分之十增長回調至百分之七,收縮情況跟一些已開發國家從3%增長跌至零增長接近,各行各業難免受影響。試想想習慣每年加薪百分之十的上班族突然只加薪7%,他們的消費模式及對前景預期肯定有變。事實上現代經濟深受經濟預期左右,一旦大家認定明天比今天差,投資、消費都會變得審慎,實體經濟因此拾級而下是大有可能的事。算來算去,還是克魯明的看法較有說服力。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731/322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