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俄羅斯之聲:地方政府為中央埋下了定時炸彈

中國政府又在準備對全國五級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徹底摸底和測評,目的就是要防止債台繼續高築,避免社會動盪。《中國日報》警告,如果將來不對地方政府借債加以控制,那麼將會產生「嚴重的經濟問題」。 全文: http://radiovr.com.cn/2013_08_05/232580868/

中國地方政府為中央埋下了定時炸彈

 

中國地方政府為中央埋下了定時炸彈
 

 

     中共政府又在準備對全國五級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徹底摸底和測評,目的就是要防止債台繼續高築,避免社會動盪。《中國日報》警告,如果將來不對地方政府借債加以控制,那麼將會產生「嚴重的經濟問題」。

     地方政府依靠債務生存既輕鬆又有利。正如人們看到的那樣,他們一味地大量借債,以便更快地發展自己的地區,包括建設比相鄰地區更多、更高的摩天大樓等形象工程。直到不久前,這還是保證自己飛黃騰達的絕佳手段。似乎,現在中央要終止這種現象。

     為了魚不至於從頭變壞,開始從尾巴清理。北京大量更換地方領導,規模之龐大前所未有。目的之一就是堅決制止那些「敢於」冒險的官員。這是中國新一屆領導人更新和深化改革成果的必要條件。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家雅科夫·別爾格爾認為,這是一個現實的任務。

     他說:「計劃是可以完成的,是現實的,儘管會遇到巨大困難。但是新一屆領導人也正是想以此表現出完成這些任務的堅強決心。」

     北京將向地方派出審計組進行專項審計,對債務進行徹底摸底和測評。專家們早就敲響了警鐘,因為地方政府債務仍在增長。中國地方債務總額最近兩年翻了一番。一些地方政府已經徹底破產。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專家季斯金認為,暫時還看不到能夠制止向債務陷阱陷落的好辦法。

     他說:「重要的是,不要讓泡沫繼續膨脹。中國人明白這個問題,正致力於進行調解。同時地方政府已經意識到,不再會有以前的那些可能。我看不到中國經濟硬著陸的可能,因為中國有可能動用國家的黃金儲備。」

     據估計,地方政府債務已經超過GDP的40%。其中大部分是銀行貸款。而且讓北京非常擔憂的甚至還不是2萬億美元的「官方貸款」的巨額債務。問題出在「影子銀行」。

     中國地方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影子銀行,因為大型銀行通常對地方政府不感興趣。影子銀行貸款數額非常巨大,達5萬億美元。而且正是由於影子銀行巧妙地讓地方政府坐上了貸款針氈而使得自己最近4年增加了大約3倍。

     最普遍的一個方法就是向地方政府提供貸款、為百姓提供誘人的、但很少有金融擔保的銀行金融產品,包括各種各樣的債券。百姓手裡的債券金額已達數千億元人民幣。如果他們要求地方政府一次償清,那麼肯定會遭到拒絕。而這為社會爆炸提供了潛在的土壤。

     為了防止社會發生動盪,中央政府有時也滿足當地政府的要求,替他們還債,但是這最終會加重國家預算的負擔。北京看來已經非常清楚,這威脅著整個金融系統。中央政府不想再讓自己承擔地方政府的還債義務。從中央派往地方的審計組應當解除這顆埋在中國金融系統下的「定時炸彈」。


 

投資過熱已嚴重威脅著中國經濟

 

投資過熱已嚴重威脅著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因投資而過熱,現在已經難以呼吸。曾幾何時,保證中國經濟兩位數增速的投資潮現在已導致一座座鬼城和未竣工工廠的出現。中國過度投資現在已達到GDP的10%。專家們警告說,如果中國繼續投資「鬼城」,那麼緊隨投資過熱的嚴重危機就已為時不遠。

     見不到一人、閃著紅綠燈的街道,空蕩蕩的樓房,沒有食品和顧客的超市,沒有孩子的幼兒園——所有這一切已不是美國那些有關可怕的流行病或者世界末日的電影的情節。而是對中國典型鬼城的真實描寫:內蒙古康巴什市、雲南呈貢區、江蘇長青沙、河南鄭東。據估測,中國現在大約有6400萬座空樓。為發展落後地區而進行的億萬投資化為烏有:人們不願離開中國經濟發展活躍的地區。

     還有一個投資過熱的例子:曹妃甸工業區未完工的建設項目。它的建設開始於2003年。中共政府決定把首鋼集團搬遷到那裡。然而這家工廠成了虧損企業。2011年企業虧損36億元人民幣。結果,曹妃甸工業區成了一個沒有經濟效益的地方。雖然已經向該項目注資約900億美元,但是決定停止建設。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雅科夫·別爾格爾認為。過剩生產能力是經濟增長模式病端的最好體現:國家計劃投資,而公司不顧市場條件必須執行。

     別爾格爾說:「中國是全球第一產鋼大國。而其生產能力還要大。至少1億噸生產能力過剩。水泥工業、甚至在那些諸如太陽能電池這樣的新型領域也存在同樣的情況。近年來他們的生產能力增長如此之快,以致中國已經無法全部銷售掉自己生產的太陽能電池。」

     中共政府預測,經濟增速可以達到7.5%的水平。然而許多專家對此表示懷疑。要知道,作為經濟增長發動機之一的投資的效益因投資傾斜政策而繼續迅速降低。中國經濟增長的第二個重要因素是出口。由於工資的增加,中國在國際市場上越來越難同東南亞較不發達的國家進行競爭。而繼續藉助大規模投資刺激經濟增長已成冒險之事。雅科夫·別爾格爾認為,在此情況下,經濟弊病將會加深。

     他說:「在2008年危機時中國向經濟注入4萬億人民幣而保持了增速。投放這些人民幣後,中國得來的是過剩的生產能力。到處都追逐GDP的增長,為了不讓這些數字降低。建設了各種各樣的根本不需要的工廠。如今民宅行業也受到房地產市場泡沫的威脅。」

     向投資傾斜的政策還衍生出一個問題。得到國家支持進行了過多投資的投資者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償還貸款的困難。最終導致存款額與貸款額之間的差別加大。何時達到臨界點——很難說。然而有一點很清楚,如果形勢繼續惡化,銀行系統危機就會斷送「中國夢」。
全文:http://radiovr.com.cn/2013_08_01/231885346/

 

責任編輯: 鄭浩中  來源:俄羅斯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806/323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