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古詩古文 > 正文

精粹帖子 千奇百怪的趣詩欣賞(完) -其他類

作者:
 
086寶塔詩
  「一七令」太多,已在前面單列了,其餘這些寶塔詩都在這裡歸一起了,共分以下幾種類型:單寶塔、雙寶塔、倒寶塔、變形寶塔。

  單寶塔:

  
  圓融
  路路通
  認識古董
  不怕大虧空
  圍棋馬吊中中
  梨園子弟殷勤奉
  衣服整齊言語從容
  主恩憲眷滿口常稱頌
  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笑笑錄》中「十字令」

  三五七言 李 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上詩前四句實寫秋景,後二句虛寫閨情。怨而不怒,風人之作。

  一三五七九言
       
       愁
      赤縣遠
      丹思抽
     鷲嶺塞風馳
     龍河激水流
    既喜朝聞日復日
    不覺年頹秋復秋
   已畢耆山本願誠難在
   終生持經振錫往揚州



  雙寶塔:
  雙寶塔詩,兩塔對峙,是由單塔中的一七體演化而來,左塔不用一韻到底,由右塔充之。開始也是最多七字,後來發展到九字。據說五代道士杜光廷寫的《懷古今》,從一字句遞增到十五字句,各字句均為雙字句,共240字,被認為是寶塔詩中最長的一首。
  唐朝這種詩剛出現時,首句為單字外,其後每兩句遞增一字。以後每兩句為一組,恰似一副副對仗工整的對聯,且寓意深刻。仍然首句為一字,實際是個題目,一韻到底。
如唐代令狐楚的《山》就是除首句為單字外,其後每兩句遞增一字。以後每兩句為一組,恰似一副副對仗工整的對聯,且寓意深刻:

           竹,竹。
          森寒,潔綠。
         湘江濱,渭水曲。
        帷幔翠錦,戈矛蒼玉。
       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
      化龍杖入仙陂,呼風律鳴神谷。
     月娥巾帔靜苒苒,鳳女笙竽清蔌蔌。
    林間飲酒啐影搖樽,石上圍棋清陰覆局。
   屈大夫逐去徒悅椒蘭,陶先生歸來但尋松菊。
  若論檀欒之操無敵於君,欲圖瀟灑之姿莫賢二仆。
 
 
              心虛異眾草,節勁逾凡木。
 
  懷古今唐杜光庭
                古,今。
               感事,傷心。
              驚得喪,嘆浮沈。
             風驅寒暑,川注光陰。
            始衒朱顏麗,俄悲白髮侵。
           嗟四豪之不返,痛七貴以難尋。
          夸父興懷於落照,田文起怨於鳴琴。
         雁足淒涼兮傳恨緒,鳳台寂寞兮有遺音。
        朔漠幽囚兮天長地久,瀟湘隔別兮水闊煙深。
       誰能絕聖韜賢餐芝餌術,誰能含光遁世鍊石燒金。
      君不見屈大夫紉蘭而發諫,君不見賈太傅忌鵩而愁吟。
     君不見四皓避秦峨峨戀商嶺,君不見二疏辭漢飄飄歸故林。
    胡為乎冒進貪名踐危途與傾轍,胡為乎怙權恃寵顧華飾與雕簪。
   吾所以思抗跡忘機用虛無為師範,吾所以思去奢滅欲保道德為規箴。
  不能勞神效蘇子張生兮於時而縱辯,不能勞神效楊朱墨翟兮揮涕以沾襟。


  倒寶塔:

  熊十力詩諷蔣介石
  熊十力先生是湖北省黃岡縣(今黃州市)人,著名的哲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先生一生嫉惡如仇,曾寫過一首諷刺蔣介石的倒《寶塔詩》,至今仍在他家鄉廣為流傳。據知情者講,蔣介石過50歲生日時,由邵力子出面請熊十力到總統府參加祝壽。到宴會開始時,熊十力旁若無人,毫不謙讓地坐了正席。他狂飲飽食一陣後,故作瘋言醉語。酒酣之際,眾高官顯貴輪流書詞吟詩,為蔣介石唱讚歌。輪到熊十力,他哈哈大笑了一陣後,揮起筆來邊寫邊吟了一首倒《寶塔詩》:
  脖上長著癟葫蘆
  不花錢買篾梳
      蟣虱難下口
   一生無憂
    禿禿禿
    淨肉
     頭



  變形寶塔詩

  ——張籍《春水曲》
  陰陽
  天地大
  黑白分明
  傍早做人家
  為人易做人難
  你嘰呱我也嘰呱
  窮不讀書富不教學
  讀書造化不讀書告化
  清明不拆絮到老不成器
  告化子遁走猢猻就沒戲耍
  要知未來路徑須問過來人家
  罔活三千年不知天知地知
  有書不苦讀不如睜眼瞎
  黑眼烏珠難見白銅錢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善惡到頭終有報
  前船是後船涯
  事上無難事
  有德終發
  回味甜
  由他

  這是清代的王有光摘吳越俗諺俚語排成目錄,用塔之對頂的形式。
  此類寶塔詩,其制之初,題材較廣,亦莊亦諧。如白居易的《詩》,可說是簡約的詩論。其稱詩歌「能助歡笑,亦傷別離」,「調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但這種形式除受對仗、聲律、字數的限制外,還要受外形造型的束縛。因之,對它的評價褒貶不一,見仁見仁,智者見智。

  一字至九字詩聯句 作者:唐·王維等人
          東,西,--鮑防
         步月,尋溪。--嚴維
        鳥已宿,猿又啼。--鄭概
       狂流礙石,迸筍穿溪。--成用
      望望人煙遠,行行蘿徑迷。--陳元初
     探題只應盡墨,持贈更欲封泥。--陳元初
    松下流時何歲月,雲中幽處屢攀躋。--張叔政
   乘興不知山路遠近,緣情莫問日過高低。--賈弇
  靜聽林下潺潺足湍瀨,厭問城中喧喧多鼓鼙。--周頌
  這首詩集體創作,由每句一字漸增至九字,句句意義相接,融為一體,全詩基調錶達出一幽雅、靜穆的意境,醉心嚮往大自然,厭惡世谷的煩人的糾葛。最後歸結到只有在美如仙境的大自然中,才能使人寫出好的詩來。
 
 
087九言詩
 
  九言詩:九言體詩系繼二言、三言至五言、七言詩體之後出現的又一種中國傳統詩體。一般說來,全詩每句九字,句數不限,以偶數句式為主,節奏均依傳統體式。可分為九言古風(九古)、九言格律詩(九律)與新九言詩三種。
  南朝宋謝莊有《明堂歌》九首,依五行數,或三言,或五言,或六言,或七言,其中《歌白帝》為九言,這可能是現在流傳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詩。其詩曰:
  百川如鏡天地爽且明,雲沖氣舉德盛在素精。
  木葉初下洞庭始揚波,夜光徹地翻霜照懸河。
  庶類收成歲功行欲寧,浹地奉渥罄宇承秋靈。

  但這首詩雖稱九言,實際上每句九言都可以分為四五兩句讀的,如「百川如鏡,天地爽且明。雲沖氣舉,德盛在素精」,這樣讀還順口些。所以從形式上來說,還算不上一首成功的九言詩。謝莊之後,謝朓、庾信等人亦偶有為之,但多存此弊,反映初期九言詩創作的不成熟。

  據現有史料而言,《胡茄十八拍》第七拍可看作現存最早,形式最完備的九言詩:
  舊暮風悲兮邊聲四起,不知愁心兮說何誰是。
  原野蕭條兮烽戎萬里,俗踐老弱兮少北為美。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壘,牛羊滿野兮聚如蜂蟻。
  草盡水渴兮羊馬皆徙,七拍流垠兮盤居於此。


  現在所知的最早一首完整的九言詩,是元朝天目山和尚明本寫的一首《梅花》詩,遣詞畫境水平都不高,頗似「打油」。
  昨夜東風吹折中林梢,渡口小艇滾入沙灘坳。
  野樹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
  半枯半活幾個瘦蓓蕾,欲開未開數點含香苞。
  縱使畫工善畫也縮手,我愛清香故把新詩嘲。

  
  九言詩寫得好的,當為明人楊升庵的一首《梅花詩》:
  玄冬小春十月微陽回,綠萼梅蕊早傍南枝開。
  折贈未寄陸凱隴頭去,相思忽到盧仝窗下來。
  歌殘水調沉珠明月浦,舞破山香碎玉凌風台。
  錯恨高樓三弄叫雲笛,無奈二十四番花信催。
 
 
               綠萼梅蕊早傍南枝開
 
 
088詩改詞
 
  詩改詞:通過句讀把詩讀成詞,偶爾可加減個別字。近似櫽括體,但有異。櫽括體作了較大的文字改動,詩改詞在文字上基本不變。
  清時,有一工於書法的漢官抄唐王之渙《涼州詞》七言絕句一首,奉獻給慈禧太后,詩云: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此君一時不注意,竟將「間」字漏寫,老佛爺一看,這還了得,明明欺我滿人不懂唐詩嗎,,立即傳上此人,欲問此人欺君之罪。此人急中生智,辯道:此乃臣將詩改為詞,並非欺君,並斷句: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黃河遠上,白雲一片。
 
  慈禧老佛爺明知此人在狡辯,但愛其文才,也只好不了了之。(還有一說是紀曉嵐的故事)。

  又有人戲作一首:《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詞云:
  朝辭白帝,彩雲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089剝皮詩
 
  剝皮詩:是一種仿造詩,又稱擬古詩、戲仿詩、依訪詩、套改詩、仿擬詩,是古代幽默雜體詩的一種。通常以前人較有名氣的詩做基礎,顛倒、刪除、增添、改動或仿擬幾個字,甚至沿用部份詩句,賦予該詩以新奇的內容。其內容則以各個時期的生活畫卷為基礎,使詩作產生新意,用調侃嘲諷口氣,妙趣橫生,達到發泄或鞭撻的目的以及嬉笑怒罵、詼諧幽默的效果。
  清順治年間,有兩個大臣先後巡按江南,前一個是秦世禎,人稱「鐵面」;後一個是李成紹,他恰恰相反,人稱「糟團」。於是有位文人在前任離開一年之際,於按院衙門上題詩一首:
  去年今日此門中,鐵面糟團兩不同。
  鐵面不知何處去,糟團日日醉春風。

   此詩由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脫胎而來,趣改巧剝,頗為辛辣。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八十年代初,國內某公司用20萬美元的高價,從香港買回國產設備。畫家華君武作漫畫予以諷刺,仿賀知章《回鄉偶書》題詩一首,使得詩畫相映,幽默成趣:
  少小出口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
  經理相見知相識,笑說客從香港來。


  剝皮詩除在原詩上改動,或仿照原詩的形式與口氣外,也有的在原詩上採取增減的方法,叫做增減詩。減字的又叫減字剝皮詩,增字的又叫加冠詩。
  唐朝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78)秋天,魏扶被派往某地擔任科舉的主考官。他一進入考場,就寫了一首七言絕句張貼示眾:
  梧桐落葉滿庭陰,鎖閉朱門試院深。
  曾是昔年辛苦地,不將今日負前心。
 
 
                  梧桐落葉滿庭陰
 
 
  前兩句演染了考場的肅穆氣氛,也表示了堅決杜絕舞弊的決心。後兩句是說:自己也經歷過應考的辛苦,如今一定要善待應試者。可是,此人言行不一,評卷極其苛刻,導致考上的人極少,引起應試者的強烈不滿。有一個考生就將他各句詩的頭兩個字抹掉,使它成了一首五言絕句:
  落葉滿庭陰,朱門試院深。
  昔年辛苦地,今日負前心。

  這一來,最後一句的意思就與原作完全相反,氣得魏扶吹胡瞪眼。此事成了當時的趣聞。

  宋汪洙《神童詩"四喜》為世人所熟知:
  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有「詩醫」認為,這首詩太瘦,宜吃補藥——在每句開頭加兩個字,運用誇張手法,那麼,「樂」則更突出。後人將此四喜詩加冠兩字為:
  十年久旱逢甘雨,千里他鄉遇故知。
  和尚洞房花燭夜,童生金榜題名時。

  同時,又有「詩醫」在此詩上做文章,把它改成了《人生四悲詩》:
  千年久旱逢甘雨,一滴;萬里他鄉遇故知,債主;
  和尚洞房花燭夜,隔壁;狀元金榜題名時,夢裡。

  這首詩運用「逆轉」表現手法,突出了人生四「大」悲。
 
 
090集句體
 
  集句體分為集句詩和集句詞,這個比較好理解。集句詩,又稱集錦詩,就是從現成的詩篇中,分別選取現成的詩句,再巧妙集合而成的新詩。集句詩,要求有完整的內容和嶄新的主旨,要求符合詩詞格律,要求上下一氣,渾然天成。「集句」一名,出自宋代陳師道的《後山詩話》,但它的創作,由來已久,現存最早的集句詩,為西晉傅鹹的《七經詩》。

  招葉致遠  作者:宋·王安石
  山桃溪杏兩三栽,唐雍陶《過舊宅看花》
  嫩蕊商量細細開。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最是一年春好處,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明朝有意抱琴來。李白《山中與幽人獨酌》
 
 
              山桃溪杏兩三栽
 
  示黃吉甫  作者:宋·王安石
  三山半落青天外, (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勢比凌歊宋武台。 (杜牧《題池州貴池亭》)
  塵世難逢開口笑,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生前相遇且銜杯。 (杜甫《醉時歌》)

  集句詞,是集前人的詩句、詞句雜綴成詞。在宋代出現,這與宋詞的繁榮有關。宋人集句詞多數是集唐人詩、也有少數是集當代人的詞句。名家有王安石蘇軾黃庭堅、秦觀、晁補之等均有集句詞。元明清各代續有所作,清代集句詞作者更多。

  憶王孫二首  元  汪元量
  漢家宮闕動高秋, (趙嘏《長安晚秋》)
  人自傷心水自流。 (劉長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今日晴明獨上樓, (盧綸《春日登樓有懷》)
  恨悠悠,       (白居易【長相思】)
  白盡梨園子弟頭。 (趙嘏《冷日過驪山》)

  吳王此地有樓台, (劉滄《長洲懷古》)
  風雨誰知長綠苔。 (李遠《聽話叢台》)
  半醉閒吟獨自來, (高駢《訪隱者不遇》)
  小徘徊,       (李商隱《蝶》)
  惟見江流去不回。 (竇鞏《南遊感興》)
 
 
091獨木橋
  一般來說,一首詩中韻字不許重複,除非意義不同。連續用同一韻字的詩為獨木橋體,這是古典詩歌中的一種用韻險窄的詩體,即獨韻詩,又叫福唐體,創始人為黃庭堅。黃庭堅有《阮郎歸》「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

  阮郎歸(效福唐獨木橋體作茶詞)宋"黃庭堅
  烹茶留客駐金鞍,月斜窗外山。
  別郎容易見郎難,有人思遠山。
  歸去後,憶前歡,畫屏金博山。
  一杯春露莫留殘,與郎扶玉山。


  瑞鶴仙"隱括《醉翁亭記》    宋"黃庭堅
  環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翁之樂也,得之心,寓之酒也。
  更野荒佳木,風高日出,景無窮也。
  游也,山餚野蔌,酒冽泉香,沸觥籌也。
  太守醉也,喧譁眾賓歡也。
  況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太守樂其樂也。
  問當時太守為難,醉翁亭也。
 
          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
 
 
  柳梢青  辛棄疾
  莫煉丹難。黃河可塞,金可成難。
  休辟穀難。吸風飲露,長忍飢難。
  勸君莫遠遊難。何處有、西王母難。
  休採藥難。人沈下土,我上天難。


  折桂令  元
  嘆世間多少痴人,多是忙人,少是閒人。
  酒色迷人,財氣昏人,纏定活人。
  鈸兒鼓兒終日送人,車兒馬兒常時迎人。
  精細的瞞人,本分的饒人。不識時人,枉只為人。


  長思仙  元"馬鈺
  功要圓。行要圓。修煉身中子母圓。何愁性不圓。
  喜團圓。十分圓。雲水風邀月正圓。無分晝夜圓。


  如夢令  二首  明"卓人月
  娘問為何不去,爹問為何不去。
  背地問檀郎,難道今朝真去。
  郎去,郎去,打疊離魂隨去。


  今日問郎來麼,明日問郎來麼。
  向晚問還頻,有個夢兒來麼。
  痴麼,痴麼,好夢可知真麼?


  揚州慢  略敘偕墨同遊蹤跡,傷懷曷已  葉聖陶
  山翠聯肩,湖光並影,遊蹤初印杭州。
  悵江聲岸火,記惜別通州。
  慣來去、淞波卅六,篷窗雙倚,甫里蘇州
  驀胡塵紛撲,西趨廛寄渝州。
  丹崖碧山獻,共登臨,差喜嘉州。
  又買棹還鄉,歇風宿雨,東出夔州。
  樂贊舊邦新命,圖南復北道青州。
  坐南山冬旭,終緣仍在杭州。
 
 
092變體詩
  不合格律的詩也被稱之為「變體詩」,又叫「拗體詩」。這裡所說的變體詩,其實指通篇壓韻的詩。古代的詩通常要求下句押韻,詞的要求因詞牌而異,但也有些詩詞句句都押韻,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
句句都押韻中有一種間韻詩,又稱平仄兩韻詩,一首詩間隔著押兩個韻,單句押仄韻,雙句押平韻。

  變體詩  章碣
  東南路盡吳江畔,正是窮愁暮雨天。
  鷗鷺不嫌斜兩岸,波濤欺得逆風船。
  偶逢島寺停帆看,深羨漁翁下釣眠。
  今古若論英達算,鴟夷高興固無邊。
 
             正是窮愁暮雨天
 
  本詩仄、平兩韻相間,單句韻腳「畔、岸、看、算」屬「十五翰」仄韻,雙句韻腳「天、船、眠、邊」屬「一先」平韻。
  就內容來看,首聯寫來到吳江之畔,再向東南去道路已盡,卻又碰上傍晚下起雨來,更加使人煩悶;第二聯寫鷗鷺在雨中斜飛,船隻在逆風中行駛,人也應該同逆境拼搏,這句好像是作者自勉吧;第三聯定偶然在小島寺旁停帆觀看,十分羨慕漁翁放下釣竿,悠閒地睡眠。最後一聯引用一個典故來表示自己追求的志向,這個典故是范蠡功成而退的事。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360doc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0827/329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