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標普警告 中國銀行危機威脅亞洲

相對而言,亞洲在金融危機中所受衝擊較小,而且過去十年一直領跑全球經濟增長。不過,亞洲可能會成為下一場銀行業危機的高發地區。

標準普爾評級服務公司(Standard& Poor's Ratings Services)周四警告稱,中國的信貸和債務泡沫是亞洲地區金融穩定面臨的一個威脅。標普對亞洲銀行系統的看法悲觀,並且表示即使在影子銀行系統持續擴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可能引發不良債務的大幅上升。

標普在報告中表示,地區性銀行危機並非是完全不可能的。

標普的擔憂主要來自於中國銀行業的表外貸款,即不受監管機構監控的影子銀行。

標普稱,多年來的表內外信貸快速增長,以及住房價格的強勁上漲將對銀行的資產質量、盈利性甚至流動性造成負面影響。

有關中國銀行系統的警告並不新鮮。評級公司、分析師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此前已經對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發出了類似的警告。而且標普自己也承認,其基本情景假設仍是中共政府將在緊急情況下對金融行業施以援手。

不過標普直接使用的措辭警示了中國銀行業對地區經濟帶來的威脅。

標普認為印度的風險也很大。印度銀行業面臨經濟增長放緩、印度盧比貶值和利率上升的三重威脅。標普稱,這三個因素可能共同導致不良貸款增多。

在報告中,該機構也謹慎看待了市場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所推經濟改革項目的樂觀態度。

報告稱,除非結構改革取得成功,否則標普認為安倍經濟學不太可能在中長期內解決日本經濟或銀行業的問題。( Enda Curran)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004/338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