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內鬥 環球時報:劉鶴與「383方案」爆紅是投機炒作

被視為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藍本的「383」報告近日遭到一些官方學者和媒體的質疑。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昨天在《環球時報》發表文章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研中心)公布的「383」改革方案以及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的文章《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在媒體上爆紅,不能排除一些人希望在三中全會前夕影響輿論,推動民眾與決策者的想法向他們希望的方向發展。

國研中心組織撰寫的「383」改革方案總報告今年10月1日刊登在《中國改革》雜誌上。所謂「383」改革方案是指「三位一體改革思路、八個重點改革領域、三個關聯性改革組合」。其具體內容包括:推動完善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創新企業體制的三位一體改革;三位一體改革的核心是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為此必須推進行政管理體制、壟斷行業、土地制度、金融體系、財稅體制、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創新體制以及對外開放等八個重點領域的改革。

報告負責人劉鶴傳是中國新經濟總設計師

隨著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會期的臨近,「383」改革方案因其撰寫者的官方背景而受到輿論的廣泛關注,一些媒體甚至將「383」改革方案解讀為三中全會將要確定的「改革路線圖」。這些解讀並非沒有依據,因為「383」改革方案的主持人除了前總理朱鎔基的秘書、現任國研中心主任的李偉之外,還有近來聲名大噪的劉鶴。今年61歲的劉鶴目前擔任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負責中國經濟政策的調研和制定。美國《華爾街日報》不久前報導,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已經挑選劉鶴擔任「中國新經濟計劃的總設計師」,習近平今年5月還親口對時任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顧問的多尼隆(Tom Donilon)介紹說,「這是劉鶴,他對我非常重要。」

劉鶴的地位上升讓期待三中全會將有改革大動作的人士更加樂觀。一些輿論認為,「383」改革方案的步伐很大,方案在行政審批制度、反腐制度、土地制度、金融財稅體制等領域提出的改革舉措不僅大膽,更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切中了阻礙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害。同時,「383」方案還明確提出減少貸款規模、土地指標、產能數量等行政性直接干預手段,主要運用貨幣、財稅等總量手段改善宏觀調控,破除國有企業的行政色彩和壟斷地位,對國企進行資本化改革等等。這些建議自然受到自由派人士的歡迎。

梅新育:輿論解讀過度

但在另外一些人眼裡,劉鶴的經濟思想和改革主張明顯偏向走市場化道路的「新自由主義」。因此,在「383」方案受到部分輿論熱捧的同時,一些不同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梅新育在文章中指出,輿論對383改革方案和劉鶴的文章存在「過度解讀和選擇性解讀」。例如「383」改革方案總報告只是國研中心向三中全會提交的參考報告之一,並不是全會唯一參考資料,更不是全會報告本身。這些過度解讀和選擇性解讀離不開投機性資本圍繞這一題材的操縱炒作,「他們製造題材的逐利動機與政治性圖謀一拍即合。」

文章說,中國要保持改革的勇氣和魄力,但不必對「改革紅利」之類概念的熱情追捧者過度興奮。最喜歡爆炒這些概念的多數是房地產、金融等資本市場玩家,因為他們能從「制度套利」中大發橫財,所以他們特別熱衷制度的「改革」。

官方《人民日報》海外版網站10月29日發表署名「任海平」的評論文章,指出「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是擺在中國面前的一道改革考題。這道題目,即將召開的三中全會將會給出明確答案。儘管如此,越是臨近答案的揭曉,越會引發種種猜想。「383方案」就是這樣走紅的。

文章警告說,「如果不顧現實國情與民眾福祉,盲目沖向別人使勁吆喝的方向,稍稍不慎,改革列車就會跌下萬丈懸崖,民族復興的夢想也將摔得粉碎。」

知名學者吳稼祥在接受《時代周報》訪問時指出,「383」改革方案是一個局部性、政策性、操作性和階段性的報告,在更高層次、更宏觀層面究竟如何與整個政治經濟體制對接,甚至相應的調整和妥協,還要等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才能看清楚。

網絡知名評論人士「牛淚」也認為,劉鶴並沒有執筆「383」改革方案,他被掛名並靠前只是因為他的官員頭銜招人。「383」方案既不是習近平的改革方案,也不是李克強的改革方案,當然也不會是外界鼓吹的什麼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方案。三中全會將對經濟改革、法治建設、政治路線、意識形態、反腐整風、文化改革、社會改革、生態環境等很多領域進行全面部署安排。經濟改革只是其中一個方面,要出台的是一些宏觀的方向性安排,根本就不會像「383」方案那樣逐個細節進行討論、也不會深入到那麼細化的技術層面。(作者:於澤遠)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聯合早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102/345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