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3中改革 紐約時報:習近平的「危險實驗」

中共18屆三中全會將在本周末展開,主持這場會議的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正準備讓國家和自己投入一項危險實驗:進行由市場推動的經濟改革,同時加強共黨對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控制。這種混合的議程更讓人懷疑他能否履行促使國家轉型的承諾。

紐約時報」報導,在9日展開為期四天的不公開三中全會,習近平將提出他的經濟改革計畫,國營媒體也把這項會議稱為轉捩點。

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都表示他們希望鼓勵更多市場競爭、私人企業、金融自由和私人消費,逐漸脫離過去10年的國家重心政策,以推動持久的健全成長。

但是,習近平同時也想加強從廣泛參與經濟活動獲得權力和財富的執政黨。

許多分析家說,要進行徹底改革,必須從上到下改變由國家控制金融等重要部門的現行觀念,而習近平似乎完全無意於此。事實上,他今年一直在追求加強意識認同、對網路和媒體加強新聞檢查,以及排除自由派政治思想。

曾參與策畫中國1980年代市場改革的前中央黨領袖助理吳偉(譯音)說:「習近平面對無法逃避的矛盾。他們一方面高舉左派旗幟,另一方面又宣稱必須改革。他們沒有顯示任何處理政治問題的意願,可是如果不處理政治階層的問題,大多數經濟改革措施都會半途而廢。」

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正面對工業產能過剩、巨額債務和房價飛漲,使經濟成長難以為繼,而習近平和李克強必須設法注入新的成長動力。

中共第18屆三中全會主要將討論經濟改革,並將顯示今年3月正式接掌權力的新領導階層,對推行改革懷有多大的信念。

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上個月聲明,這次全會主要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而這一輪改革範圍之廣,力度之大,都將是空前的,必將強有力地推動大陸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

雖然媒體報導決策人員可能採取大膽步驟,對付國營壟斷企業之類的根深柢固利益團體,可是分析家警告不能期望太高,因為維穩仍為中共領導階層第一要務。

北京當局已保證減少官僚程序,並讓市場力量對訂定資本、能源和土地價格,扮演更重大角色。

這表示最大的改變可能是採取新的措施,放寬利率管制、讓地方政府加強管理本身債務,以及逐漸脫離仰賴賣地籌措稅收的做法。

這次會議也可能決定放寬戶口登記制度,讓民工及其家人能夠在外地獲得教育和社會福利。中共當局正鼓勵增加城區居民,以促進消費,可是現行戶籍制度妨礙這種發展。

領導階層也可能推動土地改革,讓農民離開鄉村時能夠賣掉土地,以免他們因擔心土地被地方政府接收,而不願遷往城市。

北京已保證把經濟從仰賴投資和出口,導向擴大內需、服務和創新等較持久方針。中共領導人非常清楚,多年來主要由製造業推動的高度成長已進入尾聲,而下一步發展利害關係非常重大。

北京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說,市場力量對改革的影響力可能更大,如不改革制度,就無法在全球市場競爭。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世界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3/1109/347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