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港媒 六四後央視春晚變政治騷 江澤民現場督陣

三十而立,今年正好是春晚的第31個年頭,與其初生時叫好一片相比,近年來的春晚卻是飽受批評。尤其是其越來越政治化的表演,可謂是被年年罵,但年年不知改!

一個非常清晰的轉折點就是1990年的春晚。在此之前,春晚嘉年華的性質更為突出。舞台布置之間大多是茶話會的布局,演員和觀眾之間距離非常貼近,節目也以大量搞笑為目的的相聲、小品為主。而港台藝人張明敏、費翔、羅文、汪明荃等人,更是為剛剛開放的大陸帶去最新穎、最解放個性的表演。

諷刺官僚作品消失

然而自從六四事件後,春晚日益變成一場「愛國騷」、政治騷。1990年,時任中共總書記江澤民、總理李鵬親臨現場督陣,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值得一提的是,歌手宋祖英正是在那年春晚被江看中,一炮而紅。隨後幾年,《春天的故事》等歌頌改革開放成就,《當兵的人》等軍隊歌曲紛紛出現。而相聲也極少再有諷刺社會現實、政府官僚的作品,幾乎每一個節目結尾都是「光明的結局」。

直到最近十年,春晚遭受到越來越多批評。主辦方為政治表演披上一層「集體記憶」外衣:比如唱紅歌不是要回到文革,而是為讓中年人找回青春記憶。有傳媒一早斷言春晚是「先有意義,再有意思」,央視台長乾脆承認:「春晚是一台講政治的文藝盛宴。」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蘋果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201/368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