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中國經濟/5月外資由正轉負 創16個月最大跌幅

受經濟增速放緩拖累,中國5月吸引外資數額出現同比下滑,跌幅為16個月以來最大。

商務部在17日召開的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中國5月實際使用外資(FDI)金額86億美元,同比下滑6.7%,為2013年1月以來最大跌幅,4月為增長3.4%。

累計來看,中國1-5月FDI金額489.1億美元,同比增長2.8%,為一年來最差表現,4月為增長5.0%。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周浩接受路透社採訪時評論稱:「從宏觀層面來看,的確存在外商對華投資的減少趨勢。經濟增速放緩是主要原因。但中國對新的外資設置的更高市場進入壁壘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面臨24年最慢表現之際,部分人認為中國對於外資的吸引力正在減弱。中國歐盟商會布報告顯示,在華552家歐盟企業對中國信心不足,他們表示,由於經濟放緩以及競爭壓力加大、勞動力成本上升,中國的投資環境已經不像以前那麼有優勢了。僅有1/5的企業稱中國是新投資的首選地,該比例較上一年的1/3明顯下滑。

前五個月,主要國家和地區對華投資中,日本對華投資同比下降42.2%,歐盟對華實際投資同比下降22.1%,東協對華實際投資同比下降22.3%,美國同比下降9.3%。對華投資金額同比增幅較高的為英國和韓國,分別增長62.2%和87.9%。

魯政委:FDI不再回來就會永墜中等收入陷阱

商務部17日公布5月FDI同比下滑6.7%,較前值3.4%大幅下挫。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在中國人口結構由盛轉衰之際,匯率持續高估,令代工和FDI離中國漸行漸遠,技術進步速度也將由此放緩。隨著人口老齡化終於到來,勞動力成本高企,代工和FDI就不會再回來。那時,就會永墜「中等收入陷阱」。魯政委表示,「我們已經沒有太多時間可以浪費!」

他還指出,「後發優勢」取決於與技術前沿的落差和學習能力,給定落差,學習速度決定發展速度。如何才能最快地學習?不是把技術先進的人拒之門外而豪言「自主創新」,而是要與先進者親密接觸「干中學」,故代工和FDI非常重要。而人民幣匯率的高估,則是主動拒先行者與門外,如此還能怎樣結構升級?

滙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對此表示贊同,並認為,除匯率外,這些年提倡大力發展服務業的學界主流思潮和政策導嚮導致我國出現過早地去工業化的苗頭。這偏離了我國追趕性發展的路徑,這不僅不利於吸收技術前沿國家的先進技術,而且會大幅增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風險。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618/407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