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2.8億雞缸杯被指洗錢」 爭議背後的藝術品江湖

藝術撰稿人江因風的《2.8億雞缸杯背後的合法洗錢》一文引發軒然大波,各相關單位紛紛發表聲明進行否認。但此文廣泛傳播的背後有一個不爭的事實——藝術品收藏這幾年正成為行賄和洗錢的掩體。在這條秘而不宣的黑色產業鏈中,外人無法找到確證,最多只能根據《砥柱銘》的融資路徑作些猜測。

日前,藝術撰稿人江因風撰文《2.8億雞缸杯背後的合法洗錢》引發熱議。

上海商人劉益謙前不久用2.8億港元購得的雞缸杯公開喝下一口茶後大概沒想到,沒幾天,一篇《2.8億雞缸杯背後的合法洗錢》文章漸漸成為藝術圈熱議的焦點之一。且不論文章本身觀點,此文受到熱議,與當下各類貪腐現象以及層出不窮的洗錢現象受到關注或不無關係。

當事人、雞缸杯擁有者劉益謙7月底宣布委託律師追查並通過司法途徑追究文章作者江因風刑責。8月3日,蘇富比也發表公開聲明否認以雞缸杯洗錢,稱文章內容不乏失實及誤導之陳述。保利等拍賣公司此前也發表公開聲明,澄清文中涉及其公司的假拍和拍假之說,並表示保留追求法律責任的權利。

《2.8億雞缸杯背後的合法洗錢》文章作者質疑劉益謙通過在蘇富比拍下2.8億港元雞缸杯進行「合法洗錢」,並認為:「《功甫帖》偽作事件動搖了整個中國的收藏信用,劉益謙倒下,則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將會有大量炒高文物字畫來循環抵押融資騙貸的合法洗錢收藏家們破產,所以一幫面臨破產的收藏家抱團取暖,力挺面臨破產危機的劉益謙,雞缸杯是《功甫帖》偽作事件後面臨破產危機的收藏家們的一個救命稻草,所以就上演了一場瘋狂的雞缸杯表演SHOW。」

文章被瘋轉了幾天,劉益謙最初尚較為淡定,並表示,「江因風小同學寫我都有幾年了。當年他想出名……希望江因風小盆(朋)友寫我三十年。」然而不過一兩天後,劉益謙即公開表示此文涉嫌誹謗,已委託律師追究刑責。他在接受相關採訪時表示,收藏雞缸杯是對國寶的愛惜,也是其美術館嚴肅的收藏行為,卻不幸被他人扭曲為洗錢。

對於劉益謙此次欲訴訟文章作者的行為,與劉關係密切的部分市場人士表示支持;也有觀點認為無必要如此大動干戈。

據悉,江因風對藝術圈評論已有多年,其中批評徐悲鴻齊白石等的文章被一些評論界人士認為譁眾取寵,而對於藝術市場的觀察分析文章則褒貶不一。

江因風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表示,目前沒有收到任何訴訟消息,「我的文章並不牽扯到法律問題,羅列的案例和事跡都是經過大量的公共媒體報導的。」對於拍賣公司的表態,他認為一些措辭的意思就是以和為貴。

「合法洗錢」論,惹惱劉益謙

這篇文章原本發表於微信公眾號中,隨後被大量轉載。江因風認為,「《功甫帖》偽作事件蘇富比一天內從調查(到)改口不調查,劉益謙是要報大恩的。蘇富比調查可能會引致美國司法介入,一些在中國蓋得住的事情在美國是蓋不住的,《功甫帖》偽作內幕曝光那是要毀掉一大批人的……劉益謙是沒有多少錢的,能拿出來炒股的錢也就幾個億,通過循環重複質押信貸一共借了幾十億炒股,股市一直低迷不漲,光貸款利息每年就要還好幾億,劉益謙哪裡來錢還利息?」

文章稱,一些個人或團體,通過所謂「合法洗錢」的方式,炒高文物藝術品價格,通過金融化手段,謀取更大的利益,而代價則是勞動者創造的社會財富被綁架、被吞噬。「只要國寶幫拼命炒高文物藝術品的價格,劉益謙等人就會源源不斷地來錢。道理和股市是一樣的。」作者稱,所謂的「合法洗錢」在現階段的法律框架下是完全合法的,甚至連一點法律風險都沒有,而且法律還嚴格保護合法洗錢。」他列舉的合法洗錢途徑包括炒高藝術品、再通過藝術品金融方式,例如藝術信託的估值、包裝,坐實被爆炒出天價的藝術品「價格」。

在江的文章中,澎湃新聞記者留意到,有一段專門討論了「非法洗錢中的真假藝術品抵押融資」。

近幾年來,人們對藝術品金融化的認識逐步提升,藝術品轉變為銀行貸款、信託產品、藝術品基金甚至已被打壓殆盡的「文交所份額化產品」,早不是新鮮事了。

江文提到,地產商王耀輝於2010年以4.3億元拍下一件被普遍認定為黃庭堅偽作的《砥柱銘》。「在作品還沒有付款交割的情況下,就被王耀輝抵押給自己的信託公司,從合作銀行獲得2.5億(元)的信託基金融資而轉投地產……為什麼(王耀輝)熱衷於天價買下?因為王耀輝缺錢,王耀輝利用雅盈堂和吉林信託建構的藝術信託質押融資產業鏈,通過發行藝術信託基金產品,成功融資16億元轉投地產。」

劉益謙曾發信託,未涉藝術

劉益謙在投身藝術品買賣前一直以在資本市場的呼風喚雨而聞名。對於此次文章涉及的「缺錢」、「洗錢」等說法,澎湃新聞記者多次用手機與固定電話撥打劉益謙的手機,均處於忙音狀態。

2011年12月10日《新快報》報導稱,2011年,劉益謙的新理益集團因為做局操控股價而被證監會罰款521萬元,縱觀劉益謙20年來在資本市場的歷程,幾乎是一部中國資本投機史的範例教材:從倒賣國庫券,到第一批吃螃蟹的股民;從法人股大王,到定增專業戶;從第一牛散,到收藏巨頭。劉益謙一步一步從一個單純的投機客,成長為利用眾多投融資手段進行資本運作的高手。

7月31日上午,一位滬上投資人接受《藝術評論》獨家採訪時表示,幾年前,他作為建設銀行的VIP客戶,看中了建行的一款信託產品,產品門檻為300萬元人民幣。這位投資人通過各方打聽,了解到這款信託產品背後的人是劉益謙。

「這也是我第一次聽說劉益謙的名字。」一年不到,產品提前清算,這位投資人獲得了8%的信託產品收益。「當時的信託市場還是有利可圖的,現在如果再讓我買同樣的產品,我會十分謹慎,不會貿然去買。我也聽說了王耀輝與《砥柱銘》的事情了(王耀輝的公司以古代書法《砥柱銘》為抵押品的一款信託圈了4.5億元信託資金)。」這位投資人說。

《砥柱銘》(局部)被普遍認定為黃庭堅偽作

不過,利用金融槓桿獲得資金在財經界人士眼中其實是正常之事,「這樣的信託產品並不能說明劉益謙缺錢。」

澎湃新聞記者獲得了這份信託計劃的產品說明書。這款信託的規模為10.45億元人民幣,信託資金用於受讓的是證券,而非藝術品。在「信託計劃概況」中寫有——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簡稱「受託人)將全體委託人交付的信託資金用於受讓劉益謙持有的9171.971萬股浦發銀行(證券代碼600000)限售流通股(「股權資產包」)的股權受益權,並以管理、運用或處分信託財產形成的收入作為信託利益的來源,為投資者獲取投資收益。

澎湃新聞記者獲得的一份上市公司股權受益權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根據信託計劃,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將全體委託人交付的信託資金用於受讓劉益謙持有的9171.971萬股浦發銀行限售流通股的股權受益權。投資人表示,一年多後,由於購買該信託產品,其獲益為8%。(合同文本由投資人提供)

一位上海某銀行高級管理人員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上海的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對於抵押融資有非常嚴格的規定,通常不會直接做藝術品的抵押融資。銀行的質押率為30%。「不過,在受監管比較薄弱或操作靈活的信託公司、影子銀行,那就是說一套做一套,只要錢多,能想的金融操作手段就多了。」

這位銀行界人士進一步表示,第一,可以做資產抵押,市場上的抵押率可以做到五至六成。第二,創新意識強的話,可以「資產化」,即將抵押物包裝成信託產品賣出去,1億元可以包裝成2億元的信託產品。「前幾年,美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就是這樣產生並最終崩盤的。」

在運作證券以外,劉益謙近幾年在藝術品市場被稱為直接助推中國藝術品拍賣進入「億元時代」的人,從而引發各方關注。以2011年為例,劉益謙出手的高價藝術品有——4.255億元的齊白石《松柏高立圖》(江因風文章中稱作品對聯「是劉益謙從自己的道明拍賣公司買下送拍」)。此外,文章中還透露,「同一幅陳逸飛《山地風》油畫,劉益謙重複買了3次,當然價格也『買』高了幾十倍。」

2011年談及藝術品買賣,劉益謙接受《南都周刊》採訪時說:「今年上半年,買了六七個億,也賣了六七個億,基本持平。」雅昌網2011年12月31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導,當年秋拍,在北京匡時以1.012億元成交的《崇真萬壽宮瑞鶴詩唱和卷》的買家也是劉益謙。而北京匡時正是劉益謙和他人合辦的公司。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幾年,蘇富比頻頻為買家舉行高價藝術品成交發布會。除了劉益謙外,瓷器藝術品商翟建民也在蘇富比高調亮相。一位接近藝術品市場的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曾聽聞翟建民參與藝術品基金的項目。

「如果他的確操作或參與顧問藝術基金,蘇富比的新聞發布會簡直是一次太大的廣告了。」一位資深拍賣界人士對《藝術評論》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所以,劉益謙為了《功甫帖》真偽和上海博物館打起了這麼大一場江湖官司,他總得給股東投資人有個說法。」

《藝術評論》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上海、北京以及海外的3位資深藝術市場人士,他們均表示,「沒聽說過劉益謙有藝術品信託或基金。」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劉在其投資的拍賣公司參與買賣藝術品,是否有假拍不得而知。

一個曾經有文章被指譁眾取寵的作者所寫的《2.8億雞缸杯背後的合法洗錢》一文卻引發了如此關注,不得不令人深思。

一些圈內人士認為,不僅是拍賣炒作文物,影視劇製作、慈善捐贈中也有洗錢行為,這幾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表面上似乎發展迅速,但其實非常混亂,假拍、假藏品、假成交的現象並非個案,藝術品收藏也已部分成為行賄和貪官掠取財富或洗錢的一種方式,衍生出一條秘而不宣的黑色產業鏈。

陳逸飛《山地風》

陳逸飛《山地風》拍賣現場

來自澎湃新聞thepaper.cn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澎湃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0806/426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