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生態 > 正文

罕見!生活在北極圈的奇特動物 多圖

我們絕大部分人永遠也不要去北極,果真如此,那將是生活在地球最北端地區的「居民」之幸。然而我們正在談論的這些「居民」並非愛斯基摩人,而是生活在北極圈里的動物們。對於北極動物,我們最熟悉的自然是北極熊,其實,在北極,除了北極熊,還有其他一些動物。雖然溫度處於零度以下的北方針葉林看起來似乎非常荒涼,但是有很多動物生活在北極寒冷的苔原上,有些動物非常奇特,比如「海中獨角獸」和加拿大猞猁,你可能沒有見過。下面是生活在北極圈裡的13個「獸大代表」。

1.狼獾

想起狼獾,你腦海里會浮現什麼?是一種像狼的兇殘動物嗎?事實上這些動物是鼬鼠家族的一員,與水獺長得非常相像。據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服務部說,與影片裡的超級英雄不同,狼獾並沒有可以縮回的金屬爪子。但它確實有與眾不同的爪子,然而這種爪子大多用來挖洞或爬樹。

2.加拿大猞猁

(網絡圖片)

猞猁是一種人們瞭解較少的貓科動物,它們的體型一般很小。加拿大猞猁長著長長的腿和寬大的腳掌,這些特點讓它很容易從厚厚的積雪裡穿過。它們主要以北極兔的近親琉球兔為生。20世紀70年代,美國科羅拉多州的加拿大猞猁完全消失,不過後來被重新引入這裡。現在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服務部把它們列為「受到威脅的動物」。

3.苔原天鵝

(網絡圖片)

每年春天苔原天鵝會從阿拉斯加州遷徙到這裡,在這裡築巢產卵。到了秋天,這種動物會重新飛回到美國東北從北卡羅來納州到馬里蘭州的大西洋沿岸。

4.北極兔

(網絡圖片)

在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和格陵蘭的北極地區可以看到這種與眾不同的動物。冬季這種動物的皮毛會變成純白,與周圍的積雪融為一體,很難被發現,但是到了夏季,它的皮毛又會變成棕褐色。北極兔在美國並不被認為是一種瀕危動物或者受到威脅的動物。

5.紅狐

(網絡圖片)

紅狐並不是北極圈獨一無二的。事實上,在除南極洲的任何一個大洲,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然而不幸的是,在很多生物圈裡它們被視為一種危險物。例如在澳大利亞,1855年它被人為引入這裡,用來供人捕獵娛樂,然而它很快在野外站穩腳跟。大約150年後,這種北極狐成為澳大利亞本土的很多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威脅。

6.白鯨

(網絡圖片)

在阿拉斯加州、加拿大、格陵蘭和俄羅斯的寒冷水域可以看到這種非常著名的白鯨,不過據悉每個國家的這種動物均已受到威脅。在美國,只有阿拉斯加州有白鯨,而且目前這裡僅存大約5頭。在庫克灣保護區為數不多的幾種白鯨中,它是不遷徙的一種,最近登上極度瀕危物種名單,受到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保護。

7.北極熊

(網絡圖片)

北極熊又名「納努克」、「冰熊」、「海熊」等。這些身材魁梧的白熊被列為「受到威脅的動物」,受到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保護。它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海豹,也正因為如此,它們主要生活在沿海區。

8.北美馴鹿

(網絡圖片)

在阿拉斯加北部和南部地區、加拿大、俄羅斯和格陵蘭能夠看到林地馴鹿(經過馴養的也稱馴鹿)的身影。這是雌、雄動物均長有角的唯一一種鹿類。北美馴鹿受到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保護。

9.獨角鯨

(網絡圖片)

獨角鯨又稱「海中的獨角獸」,這是因為從它下巴伸出的尖牙長達10英尺(3.05米)。在格陵蘭和加拿大水域可以看到這種獨一無二的北極動物。獨角鯨的捕獵和繁殖模式對科學家來說仍是個謎,不過我們知道,它們的尖牙並不是用來捕獵的。它們的食物來源主要是魷魚。

10.雪鴞

(網絡圖片)

雪鴞是全年均生活在北極地區,不遷徙的唯一一種鳥類。雪鴞成年後,它們的羽毛是純白色,但是在它們還小時,它們的羽毛是灰色。雪鴞與《哈利-波特》裡的著名寵物海德薇屬於同一品種。

11.北極狐

(網絡圖片)

在北半球的大部分北極生物圈裡都能看到北極狐,它甚至在冰島是唯一一種本土陸生哺乳動物。冰河時代末期,它們穿過冰潔成冰的水體來到冰島。在斯堪地那維亞這種動物已經瀕臨滅絕,幾十年來該地一直對它嚴加保護。北極,不是只有北極熊。

12.大海雀(Great Auk)

(網絡圖片)

大海雀是原始企鵝,也是叫這個名字的第一種不會飛的鳥。它生活在北大西洋水域,尤其是加拿大,在南至新英格蘭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過度捕殺導致大海雀在19世紀走向滅絕。現在的企鵝僅生活在南半球。

13.帕芬鳥(Atlantic Puffin)

(網絡圖片)

這種令人難忘的動物又名普通雀(common puffin),是以前的幻燈片提到的已經滅絕的海雀的近親,但是帕芬鳥現在不僅活著,而且活得很好。在歐洲北部地區、北極圈、紐芬蘭和緬因州部分地區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這種海鳥的大部分時光都在水上度過,它們會潛入水中捕捉小魚和魷魚。然而到了春天和夏天的繁殖期,只有在乾燥的陸地上才能看到它們。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博聞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104/466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