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諾亞方舟的現實寓意

作者:

諾亞方舟

(網絡圖片)

美國電影《諾亞方舟》在中國遭到禁演,雖然其原因有多種說法,筆者認為《諾亞方舟》對現今的中國社會有著很深的寓意,而這個寓意是無神論的中共最不願接受的。

眾多民族的同一個傳說

諾亞方舟是《舊約聖經.創世紀》中的故事,講述由於「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凡有血氣的人,在地上都敗壞了行為」,上帝後悔把人造出來,想把世界上罪惡的人和各種飛禽走獸毀滅掉。只有義人諾亞總是按照上帝的意願行事,因而被上帝悅納。上帝諭示諾亞造方舟,載家人和禽畜躲避洪水,最終重新繁衍人類。

記載中諾亞方舟花了120年才建成,這段故事分別被紀錄在《舊約聖經.創世紀》以及伊斯蘭教的《古蘭經》。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間均有關於大洪水的傳說,雖然細節不同,但卻有不少共通點,構成一種特殊現象。

關於民間的洪水傳說跟聖經的記載的相似之處:(1)有一個供少數人逃過大難的地方;(2)一場洪水毀滅全球的生命;(3)有人生還,並繁衍下去。埃及人、希臘人、中國人、英國的德魯伊特人、玻里尼西亞人、愛斯基摩人、格陵蘭人、非洲人、印度人、美洲印第安人,全都有自己的洪水傳說。

中國古老的傳說中也對大洪水有記載。《山海經》中記載:「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這場大洪水記載道:「當帝堯之時,湯湯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甚憂。」

據馬克.埃薩克2002年在網上發布的《世界各地洪水故事》記載,世界上已有181個國家和民族發現有洪水故事,僅「中國56個民族中,就有近400篇各種不同類型的民族洪水神話」,足見洪水故事的地域分布之廣泛,數量之驚人。

世界各地的民族能在數千年前不約而同地編造一個大洪水的故事嗎?如果沒有這個可能,那麼大洪水就應該實實在在地發生過。

眾多民族信神敬天

雖然無神論者總是把洪水、瘟疫、地震等上天的報應與警告說成是自然現象,但是自稱為人定勝天的無神論者從來沒有戰勝過這樣的自然現象。現代科技無論怎樣發達,也無法戰勝這些自然現象。一場瘟疫,一個地震或海嘯發生就可以奪去許多生命。無神論者是否應該換個角度來看這些自然現象,思考一下神的存在和善惡有報的天理。

世界上大多數民族在歷史上都是信神的。古今中外,西方的正教,東方的儒、釋、道都告誡人們:信神敬天、從善惜福、感恩知報,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奠定於「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神農嘗百草」、「倉頡造字」的神傳文化。自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後,河出圖、洛出書,神龜、龍馬向伏羲獻上了史前文明的智慧種子,為以後三傳「易」術、溝通人類與天地神祇之間的信息交流而奠定了基礎。隨後,神派炎帝教民農耕與醫藥;神直接幫助黃帝打敗蚩尤、建立起有秩序的人類社會。緊接著,神派倉頡根據神意創造了文字;派伶倫模仿天樂傳下了音樂;又派大撓定了甲子;派隸首創了數學;派容成做了曆法,並派其他智巧的先賢教民養蠶織絲而有衣裳、修房建屋而有宮室、造船做車而有遠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神在「神州」這個舞台上相繼導演了五千年文明大戲、演繹了五千年神傳歷史。難道這一切都是杜撰?或者是我們肉眼沒看見就不存在?

諾亞方舟的遺骸被發現

諾亞方舟也不僅僅只有文字記載,由香港人和土耳其人組成的方舟探索隊,於土耳其東部的亞拉臘山尋找到了諾亞方舟的遺骸。在高於海拔四千米的冰川進行挖掘,成功進入巨型木結構。木樣本經科學分析,證實有4,800年歷史。土耳其政府及文化部官員對發現極為重視,親臨香港與隊員一起作出聯合公布,擬將來把發現申請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並簽署共同合作協議,及破天荒向香港隊員頒贈榮譽市民殊榮。有關內容細節,請讀者上網查詢。

諾亞方舟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寓意,當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時,神就會以毀滅性的方式懲治。諾亞方舟花了120年才建成,這120年的時間也是神給惡人悔改的時間。但是惡人不僅不信,反而譏笑諾亞的造舟之舉。

如今中國社會橫流的物慾,為了名與利,中國人什麼都敢幹,毒奶粉、皮革奶、地溝油、活摘人體器官販賣等。難道這不是「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想的盡都是惡時」嗎?其實這一切都早已遭到報應與警告,瘟疫、雪災、地震這早已是神在警告人。

中國社會一切罪惡的主要來源,歸咎於中共有系統地阻止和破壞人們信神敬天,並迫害擁有正信的人們,使得中國社會世風日下、人類社會的道德早已踢穿底線。中共從降世之日起,就干盡了無數傷天害理的事,八千多萬無辜生靈被塗炭。

善惡有報是永恆的真理!!!

中共不僅害怕諾亞方舟所傳播的寓意,也怕更多的中國人了解這個寓意,希望大家有時間都去好好觀看一下這部影片。

責任編輯: 吳量  來源:正見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4/1111/471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