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給常委定規矩 習近平重構中共高層權力格局

作者:

挺習黨媒多維/上周五,中國政治再次釋放重大信號,中共政治局常委會在北京開會,聽取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法、最高檢黨組工作匯報,會議提出:「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匯報工作,是保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的制度性安排,意義十分重大,對全黨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意義。」、「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這是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評論人士認為,這種定調意味著中共高層將重構十八大後形成的權力格局。

本次會議有四大看點引人注意。首先,這次會議打破了近年來政治局常委會舉行會議的模式,要求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等黨組向黨中央匯報工作,而張德江、李克強、俞正聲則分別是這三大機構的黨組的組長,張高麗則是國務院黨組的副組長。眾所周知,十八大胡錦濤交棒時,中共延續的是集體領導制。在這種體制下,各大參與機構的關係皆為平等且相互制約,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多奉行少數服從多數的議事原則,而這次會議卻直接採取「匯報」模式,不管是人大、國務院還是政協工作,皆要「匯報」給象徵黨中央的總書記習近平。很明顯,這種模式比胡時期的「集體領導」要更集中於個人。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意味著在習時代,中共的集體領導制度是圍繞以習近平為最高權力中心的集體制度。

其次,會議首次提出了「集中統一領導」,並將此視為一條根本的政治規矩,而這條明確的新規定就是新格局的「法條」。可以說,這條政治規矩的明確,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胡溫時代的集體領導制度,而且還在政治上高度認可了習近平的集權方式。

第三,獨獨缺席該會議的「軍委」也從側面證明了,這次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是習近平對黨內權力格局進行重構的重要會議。自毛澤東起,「槍桿子出政權」就被中共視為奪取政權、穩住政權的主要力量。習近平執政後,不但多次視察軍隊,還在全國強勢推行的反腐整風運動中,尤其關注軍隊動向。那麼,為何在這次如此重要的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中沒有「軍委」黨組匯報呢?

道理很簡單,身為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習近平本身就代表著軍方的一把手。而從本次會議強調「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來看,習近平只需要將在集體領導制度下,分散在各個領域的權力收回自己手中即可。相反「軍權」早已握在自己手中,自然也就不需要多此一舉再安排一位「軍委」成員出席。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在本次會議上專門聽取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匯報工作。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樣,這種「五黨組匯報」意味著中共中央有權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進行統一領導!也就是說,此前的七位政治局常委,國務院黨組書記李克強、黨組副書記張高麗、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的黨組書記張德江、俞正聲等,同習近平的關係已經從同僚變成了上下級的關係。

同時,本次會議明確強調要求:「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也是在更進一步地說明:中共中央與國務院、人大、政協並不是平等關係,而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係;中共中央領導人與國務院、人大、政協領導人之間,也是這種關係。那麼,各黨組「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就說明李克強、俞正聲、張德江等這些黨組的負責人,不但要帶頭遵守,還要自覺遵守黨中央負責人習近平的紀律和規矩。

如此看來,所謂的集中統一領導,即是以習近平為權力核心的中共政治領導方式,這無疑是十八大之後的中共政治領導方式的最終模式!其實,自習近平執政以來,「集權」的趨勢早已呈現,而關於這種集權究竟會將中國引向何方也是輿論場一直關注的話題。

周、徐、令等人各行其也是最現實的教訓。所以,要改變這種困境,自然也就要求黨內出現一名具有最高權威的領導人。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121/503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