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北京都修7環了 中國大城市之殤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印刷版24日(提前出版)刊發題為《中國城市大擴張》的文章,就中國當前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評述。

文章說,北京眼下正在修建所謂「七環道」,全程長達560英里(約合900公里),大部分路段位於毗鄰省份河北境內,一些遠的路段距離北京核心區175公里。

北京修建「七環道」僅是中國當前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巨大無比、隨意擴張、市區塞滿汽車。正如中國很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北京的「七環道」再次展現了該國高超的施工技藝。但是,中國城市建設的規劃並沒有那麼合理。

文章指出,過去30年來,城市的快速發展推動了中國的崛起進程。大量農村人口移居城市,令城市人口增加5億之眾,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有如此多的人口遷移,乃全球之最。如今,中國逾一半人口來自城市,但有些人住在公寓的地下室,有些人則乾脆住在搭建在院子裡的棚屋。不過,中國城市的面貌基本沒有很多開發中國家城市都會有的那種骯髒邋遢現象。

文章介紹,中國大城市眾多,逾100座城市的人口數量超過100萬,而部分城市堪稱「超大規模」。去年年底,中共官方用「特大城市」一詞來描述那些人口數量超過1000萬的城市(含郊區)。全球共有30座城市符合此定義,中國就占6座,分別是:上海(2300萬)、北京(1950萬)、重慶(1300萬)、廣州(1200萬)、深圳(1100萬)和天津(1100萬)。此外,有10座中國城市人口數量在500萬至1000萬之間,其中武漢的人口數量或將在未來10年超過1000萬。

中國依靠城市來加快創新、促進經濟發展。但是,就環境保護、經濟健康發展程度、資源利用效率和社會福利體系而言,那些人口在150萬至650萬之間的中等城市比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做得更好。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普遍遭受環境污染、高房價和堵車困擾,比如北京市區的平均行車速度僅為紐約或新加坡的一半。

文章認為,中國大部分城市的生活和工作區域高度集中。《中國十億城民》(China’s Urban Billion)一書作者湯姆·米勒(Tom Miller)直言,中國城市「更多地是生產中心而不是消費中心」。

過去10年,中國汽車數量增長10倍有餘,加之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因此經常導致大堵車,而依據城市規劃指導原則,每500米就應有一條主幹道,每1公里就應有一條8車道道路。以北京為例,環道四通八達,目的就是為了讓車輛繞開擁堵的車流快速進出城區,這倒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此外,農民的土地所有權不明晰,導致隨意征地事件頻發,進而導致城市隨意擴張,因為這麼做比重新改造已有城區花費要低,很多農民因此成了城市居民。

而城市隨意擴張導致人口數量的增長跟不上城區面積的擴大。與世界其他城市相比,中國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較低,比如廣州的人口密度若達到韓國首爾的程度,則可多容納400萬人口,深圳則可多容納500萬人口。與此同時,城市過度擴張帶來了負面效應,民眾從遙遠的郊區往返市區無疑增加了汽油消耗量,也降低了效率。

文章透露,自1992年以來,中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來提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密切各城市間的聯繫。每年,中國投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占到當年國民所得的8.5%,遠超歐洲和美國的2.6%,也超過印度的3.9%。但是,居民仍抱怨不斷,一個例子是沒有當地戶口的城市居民在很多情況下無法同等享受當地的公共資源。

不過,近期以來,中國政府正在淡化GDP增長率對地方官員考核的重要性,此舉或可令他們更加關注將所在城市打造成宜居之地,而不僅是鋼筋混凝土的疊加。一些城市開始對汽車總量進行控制,還有些城市開始對汽車限行,而軌道交通建設也在快速推進,僅北京上月就開通了4條地鐵新線,新增41個地鐵站。

文章最後說,世界銀行報告稱,依據中國當前居民人均收入水平,都市化程度應達到70%,但實際僅有54%,因此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遠未結束。到2030年,預計中國將有逾10億人口生活在城市。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僑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124/50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