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胡績偉:鄧小平拒絕為右派平反的根本原因

鄧小平是靠反右起家,又靠反右發家。正是在一九五七年及以後不斷反右的無情打擊、殘酷鬥爭中,鄧小平終於成為中共第二代領袖,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樣,鄧小平不可能為右派真正平反,絕不能自己拆掉他上台的墊腳石。」

1957年9月23日,鄧小平曾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做《關於整風運動的報告》。匈牙利作家巴拉奇·代內什在《鄧小平》一書指出,整個反右運動就是根據這個報告的精神進行的。如果說,毛澤東是反右運動的始作俑者,鄧則是反右運動的前線總指揮、具體實施者,鄧的頭銜就是中共中央反右領導小組組長。

鄧小平靠反右起家發家

鄧小平反對為「反右派鬥爭」平反,使胡耀邦在平反冤案進程中遇到了強大阻力。為什麼鄧小平反對為右派平反?因為,鄧小平是靠反右起家,又靠反右發家。正是在一九五七年及以後不斷反右的無情打擊、殘酷鬥爭中,鄧小平終於成為中共第二代領袖,一將功成萬骨枯。這樣,鄧小平不可能為右派真正平反,絕不能自己拆掉他上台的墊腳石。

在毛澤東、鄧小平「以階級鬥爭為綱」的眼中,主張堅持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人,同意民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等普世價值的人,都是資產階級右派分子、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

鄧小平一九五七年總結反右派運動的報告中,認定「為了方便起見,把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和資產階級一起說」,這樣,正是鄧小平本人,把中國的知識分子都定為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在「興無滅資」的兩條道路、兩個階級的你死我活的激烈鬥爭中,鄧小平把知識分子定性為要消滅的資產階級,也就是敵我矛盾性質的資產階級右派。

從一九五三年起鄧小平緊跟毛澤東,成為反右的急先鋒和副帥。一九五三年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過渡時期總路線,從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就開始向社會主義過渡,中國就開始了社會主義革命,對資本主義工商業、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中國的新民主主義社會歷史階段,人為地中斷了。劉少奇的鞏固新民主主義制度論點,受到了批判;相當於臨時憲法性質的《共同綱領》實際上被毛澤東廢除了、失效了。

鄧在國內國際上反右

在反對高崗的鬥爭中,向毛澤東告密而倍受重用的鄧小平,在一九五七年擔任了反右派鬥爭五人領導小組組長,成了打擊五十五萬右派分子和二百多萬中右分子的反右急先鋒和副統帥,堅決貫徹毛澤東反右派鬥爭的指示。此後,從反對劉伯承軍事教條主義、批判粟裕的軍內鬥爭中,到反對彭德懷右傾機會主義集團、反對《劉志丹》小說案引發的批判習仲勛反黨集團,直到「四清」反對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上上下下奪權鬥爭等等,一系列接連不斷的政治運動,名稱不斷翻新,實質上始終是反右的鬥爭中,鄧小平是積極緊跟毛澤東的得力幹將。應當特別指出,鄧小平不僅在國內反右,在國際上也反右。中國共產黨在同蘇聯共產党進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總路線的大爭論中,鄧小平是著名的、現在看來是極端錯誤的極左的「九評」起草小組的負責人,也是多次同蘇共直接論戰的中共代表團團長,受到毛澤東親自到機場迎接的最高規格的獎賞,證明了鄧小平左的「可愛」。

毛澤東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批判黨內的修正主義,即右傾機會主義路線時,批判鄧子恢農業上的「三自一包」,批判王稼祥國際關係的「三和一少」,矛頭實際上針對劉少奇、周恩來等傾向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領導人。到了文化大革命開始時,毛澤東直接「炮打司令部」,公開要求清除中國反革命修正主義黑線專政,要打倒睡在我們身邊的赫魯雪夫,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踢開黨委鬧革命」,「奪回被走資派、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篡奪的領導權」,建立革命委員會,使整個黨癱瘓。雖然毛澤東把鄧小平打入劉鄧修正主義反革命司令部、定為第二號走資派,但是區別對待,沒有開除黨籍,重點保護。鄧小平的態度是「等待」。毛澤東考慮的是,「如果林彪身體不行,還要起用鄧小平。」實際上,一九七一年林彪摔死後,確實想到了、也實際上起用了鄧小平。只是鄧小平不同意毛澤東文革「三七開」的結論,一九七六年在又一次起來後又落下去了。因此,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前,要胡喬木起草的講話稿中,仍然強調「四人幫」是「走資派」。也就是說,鄧小平認為,「走資派」的帽子應當由「四人幫」戴,而不應該戴到一貫反右的左派鄧小平頭上,他並沒有反對「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和反對「走資派」。因此,鄧小平始終認為,反右派鬥爭是正確的、必要的。文革遭遇,並沒有改變鄧小平反右的理念、觀點和決心,也沒有改變鄧小平反右的鐵腕手法。

鄧小平反右的核心理論基礎──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路線

鄧小平認定反右派鬥爭是「正確的」,他反對為全部右派分子平反,並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列寧史達林、毛澤東對於時代、革命、階級鬥爭、主義的一系列左傾錯誤理論支撐的。

毛澤東、鄧小平一貫反右的極左理論的核心問題是:認定現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垂死、滅亡的時代,也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時代,是優越的社會主義戰勝腐朽的資本主義的時代。而在共產黨領導下勝利地奪取政權以後,還存在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你死我活的鬥爭,包括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思想上的姓社姓資的階級鬥爭,特別是毛澤東發明了「思想領域的階級鬥爭」,以「六條標準」(後來鄧小平簡稱為「四項基本原則」),主要是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這兩條,從思想、言論劃分敵我矛盾。因此,毛澤東、鄧小平以反對國際上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和平演變、反對資本主義復闢為名,要製造出正統馬克思主義路線和現代修正主義路線的大論戰,使共產主義運動大分裂,認為這是繼列寧第三國際和伯恩斯坦、考茨基第二國際分裂的又一場共產主義運動的原則性鬥爭。

這樣,在國內、黨內,毛澤東、鄧小平就必然要反右,自認為是堅持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路線的正統,堅決反對、打倒所有堅持、同意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路線的領導人、幹部、知識分子和群眾,認定這些人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走資派、國際資本主義、社會帝國主義、修正主義的走狗,右派分子、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同時不斷地開展反右、反右傾、反修、滅資的群眾政治運動,批判思想、理論上和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所謂資本主義、修正主義路線。陸定一晚年說:中宣部的任務就是研究、領導今年批這個人、明年批哪個人的思想批判運動。

而且,毛澤東、鄧小平以及「四人幫」他們把批資本主義、修正主義的這一套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最高峰、頂峰,一句頂一萬句。這一套理論體系有四個理論支柱,就是:無產階級全面專政論、批判唯生產力論、批判資產階級法權論、按勞分配是產生資產階級根源的理論。因此而建立起一整套所謂無產階級全面專政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以及相應的思想、文化。

以「四個凡是」反對「兩個凡是」

這樣系統的左的理論,鄧小平只從經濟上進行了批評、揚棄,搞了改革、開放。他在思想上同意批評「兩個凡是」,主要為了從天安門事件中擺脫關係,一九七七年四月十日給華國鋒的信中首先表示的是「我感謝中央弄清了我同天安門事件沒有關係這件事」(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年譜》(上),一五七頁)。實際上,從鄧小平拒絕為反右派鬥爭平反這件事,可以看出來,鄧小平並沒有像胡耀邦那樣要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逐步否定毛澤東的極左理論和路線。鄧小平走的仍然是沒有毛澤東的毛澤東的道路。他以「四個凡是」(四項基本原則)反對「兩個凡是」,堅持凡是毛澤東思想、凡是毛澤東所建立的無產階級專政、凡是毛澤東所推行的社會主義、凡是毛澤東所推行的共產黨所領導都應當成天經地義來遵守,誰要是違反,都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反革命分子。這就是鄧小平堅持反右派鬥爭是正確的、必要的,拒絕為反右派鬥爭平反的實質。

鄧小平一生在政治上忠實執行毛澤東的路線,在毛死後繼承毛澤東的政治遺產,堅持毛澤東的政治上左傾路線,在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方面,鄧小平思想停留在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鬥爭的錯誤立場上。

在經濟基礎方面,毛澤東過急地脫離實際地要求經濟落後的中國,立即開展社會主義改造,消滅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向社會主義社會、甚至向共產主義過渡,建設所謂的社會主義建設,現代化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一九七八年以後,鄧小平同意經濟上改革開放,重新引進了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但是,他從來沒有忘記提農業上的集體所有制、規模經營的方向,工業上的全民所有制為主,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這一切都說明,他思想深處仍然是反右、反對資本主義、反對資產階級。

在上層建築方面,毛澤東建立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以及思想方法,特別是一黨專政的統治學說,鄧小平在實質上繼承下來了,具體表現在他堅持的「四項基本原則」、「黨的領導是靈魂」等口號上,特別是他不為反右派鬥爭平反以及搞清污、反對人道主義和異化、反對人民性、反自由化、反對「八九民運」,直到鎮壓「六四」學生運動等等的具體行動上。實際上,鄧小平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裹足不前,主要原因就是他在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方面仍然停滯在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鬥爭的思想和立場上。

綜上所述,鄧小平拒絕為一九五七年反右派鬥爭平反,是他堅持毛澤東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路線的思想、立場的必然選擇。上世紀八十年代,鄧小平從反資產階級自由化到鎮壓「六四」學生運動,仍然是他的反右派鬥爭的思想理論在作怪。

從國際共運史和中共黨史看鄧小平反右思想源遠流長

毛澤東、鄧小平堅持的反對資產階級右派的理論,有深遠的歷史根源和國際背景。

從國際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運動史看,第二國際分裂為三派,成立第三國際,第三國際批判主張和平過渡的第二國際是修正主義右派。後來第三國際解散,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國際共運正統派又批判赫魯雪夫、狄托的修正主義右派理論,批「三和兩全」。從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歷史看,右派、修正主義被當作政治上、思想上最危險的敵人。而左派永遠是正確的路線的代表者,即使有錯誤,也是好心犯錯誤的方法、方式問題。國際社會主義運動史,實質上是左右派兩條路線的鬥爭史。

從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歷程看,堅持在中國進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路線的是左派,堅持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是右派。左派永遠得勢,即使王明左傾路線使革命根據地和白區黨遭受巨大損失,仍然是黨的領導人。如果定為右派,政治生命甚至肉體生命都可能消失,在反右派、反右傾和文革中,許多領導人和幹部的悲慘命運就是證明。在黨內始終認為右是立場問題,左是方法問題,造成寧左毋右的歷史現象與傳統。

由於國際和國內社會主義革命運動的理論與實踐,形成了一條成為正統的權威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路線,而且被認定是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路線,毛澤東、鄧小平就自然而然地完全繼承了這一套左的理論體系,以及相應的一系列社會科學論點和路線鬥爭史,並以此為武器不斷地批判黨內外的資產階級右派。

興無滅資永保中共一黨專制

鄧小平堅持「反右派鬥爭是必要的正確的」觀點,來源於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的核心理論,就是毛澤東提出的要徹底挖掉資本主義的根,全面根除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基礎和思想意識、文化等,認定只有這樣「興無滅資」,才能保障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的江山永世長存,也就是要不斷地進行反右派的政治思想鬥爭。

反右派鬥爭的內容和目標主要是:革資產階級的命,革資本主義的命,革資產階級思想的(自由化)的命,要消滅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興無滅資」,認為要使資本主義斷子絕孫,斬草除根,才能建立起一個毛澤東思想統治的共產黨一黨專政的新世界。

按照官方黨史說法,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經歷了十一次反對左右傾的路線鬥爭,從陳獨秀、羅章龍、李立三、王明、張國燾、高崗、彭德懷、劉少奇、林彪到「四人幫」為代表人物的路線鬥爭。除了在井崗山和文革中受到了批判以外,鄧小平在他參與的歷次路線鬥爭中都是堅定地站在毛澤東的左傾路線一邊,堅決地反右。但是,根據陸定一等人晚年反思,除了王明、「四人幫」勉強可以算為左傾路線以外,黨內的九次路線鬥爭實際上都是權力鬥爭,很難說是路線鬥爭。而且,現在認真研究和反思,陳獨秀認為在中國應進行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的思想是正確的符合國情實際的正確路線。而鄧小平,很遺憾,沒有進行這樣深刻的反思,他從中國共產黨歷次路線鬥爭中得到的教訓是必須反右,甚至在批林彪、「四人幫」極左路線時,也要強調批「形左實右」的路線。

還必須指出的是,多年來,共產黨的歷次黨內路線鬥爭的後遺症和思維慣性,造成的後果是,黨內普遍認為:「左是思想、工作方法問題,是黨內思想認識問題。而右是階級立場問題,是政治路線問題,是敵我矛盾。」如果被黨組織認定是犯了「左」的錯誤,檢討一下就可以過關,上面領導要保護執行者的革命積極性。而一旦犯了「右」的錯誤,就會被定成階級立場、階級路線的政治問題,甚至變成「敵我矛盾」,被戴上「反黨反社會主義反革命」的大帽子。從所謂「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路線」開始,多年來一貫反右,一系列的反右運動,無論戴上什麼新標籤,都是「反革命」、「反動」的「敵我矛盾性質」,資產階級右派分子是反黨反社會主義性質,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就是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也是階級敵人等等,這都證明中國共產黨患上了嚴重的神經過敏的反右症,把階級鬥爭誇大、擴大化,再加以無情打擊、殘酷鬥爭,以維持小宗派的絕對權力。

鄧反右派思想源遠流長

值得深思的是,毛澤東認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使中國共產黨誤認為只有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道路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唯一的正確的革命道路,而一直批判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思想。因此,鄧小平的反右派思想源遠流長,絕非偶然。

鄧小平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受到了反右派的教育,使他堅決地站在列寧、史達林堅持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路線一邊,作為第三國際中國共產黨支部的成員,堅定地毫不動搖地同第二國際右傾機會主義、修正主義劃清了界限。上世紀三十年代史達林在黨內打擊反對派,以殘酷鬥爭、人身消滅的方式,把托洛茨基、布哈林、季諾維耶夫等老革命家打成帝國主義的間諜而殺死。史達林反右派政敵的方式,對鄧小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實際上形成了鄧小平反右派決不手軟的鬥爭理論、堅強決心和鐵的手腕。這樣,他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傾鬥爭史中受到的最重要的教育是反右,要沿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道路走到底。很可惜,鄧小平同「四人幫」一樣,對馬克思、恩格斯晚年思想,特別是通過議會鬥爭向社會主義和平過渡的思想和資本主義生產力仍有發展潛力的思想,視若罔聞,實際上同「四人幫」一樣把恩格斯晚年著作當成修正主義。因此,鄧小平並沒有從馬恩晚年正確思想中得到啟示,仍然在他的晚年繼續堅持反右──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而且要反二十年、五十年。鄧小平並沒有像胡耀邦那樣,從政治上、思想上、理論上完全否定毛澤東的極左理論和實踐。鄧小平走的仍然是沒有毛澤東的毛澤東極左路線。鄧小平政治生涯的一生,就是反右的一生。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鄧小平何故反對為反右平反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126/505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