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挺習黨媒:不要讓薄熙來的幽靈遊蕩出秦城

面對社會上廣泛的批評聲,中共喉舌及官方學者立即為教育部長站台,尤其是曾為薄熙來鼓吹唱紅掃黑的社科院學者朱繼東,頗具文革遺風地點名沈巋、賀衛方並欲展開揪鬥的行為,非但沒有平息輿論,反而事與願違地招致社會輿論更加深徹的厭惡。

近日,中國民教育育部部長袁貴仁關於"要堅決抵制西方價值觀輸入中國"的講話在網絡引起熱議。許多網民及大V學者紛紛對袁部長的論調提出強烈質疑,其中尤以北大沈巋教授之"三問"為最。面對社會上廣泛的批評聲,中共喉舌及官方學者立即為教育部長站台,尤其是曾為薄熙來鼓吹唱紅掃黑的社科院學者朱繼東,頗具文革遺風地點名沈巋、賀衛方並欲展開揪鬥的行為,非但沒有平息輿論,反而事與願違地招致社會輿論更加深徹的厭惡。

日前,朱繼東在黨刊《求是》上刊文《應嚴查圍攻教育部長的教師和公知大V》,不僅以近乎直接點名得方式將矛頭對準沈巋、賀衛方,更直言要對這些圍攻袁貴仁的學者和大V進行"嚴懲"、"清除"和"拔釘子"。言辭之間,文革的你死我活階級鬥爭遺風展露無遺。

在網際網路時代,在全球已經邁入多元化現代社會的今天,在本應擔當中國智囊角色的社科院學者身上仍能看到文革遺風死灰復燃,這是中國社會莫大的悲哀。在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環境下,擁有清華法學博士後頭銜的朱繼東,竟然宣揚將觀點不同者以國家強制力的方式進行"嚴懲"甚至"清除",這與文革期間的大批判、揪鬥做法有何不同?

而事實上,朱繼東的文革作風可謂由來已久,早在薄熙來在重慶主政期間,當時作為新華社記者的朱繼東就已扮演薄熙來"御用文人"的角色,不遺餘力的對"重慶模式"進行鼓吹。至今,網絡上仍能搜索到朱繼東執筆的一則新華社長篇報導--《專家聚焦重慶"唱讀講傳"活動:值得借鑑和推廣》。薄熙來已入秦城,他的執政理念也被證明是文革復辟,必須像否定文革那樣予以徹底否定,然而遺憾的是,當年薄熙來的文革鼓吹手仍在繼續曾經的歪理邪說,讓薄熙來的文革靈魂在秦城之外如幽靈般肆無忌憚的遊蕩。

只不過朱繼東繼續鼓吹文革並非對舊主人盡忠,相反,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政治投機分子--薄熙來大權在握時,為唱紅掃黑搖旗吶喊,薄熙來倒台後,立即翻臉指認薄熙來是偽君子。

然而,正是這樣一個思維僵化落伍、人品值得懷疑的所謂學者,卻能在中共重要黨刊《求是》上發表言論,繼續傳播文革思維,這難免會令輿論產生不好的聯想--善於政治投機的朱繼東,如今繼續鼓吹薄熙來的文革思維,是否暗示當今是一個沒有薄熙來的薄熙來時代?而這種聯想與暗示無疑將對習近平已經在公眾中樹立的開明、改革的形象非常不利。

因此,作為中共重要的輿論陣地,《求是》為當年薄熙來的鼓吹手提供輿論平台無疑是嚴重的政治錯誤。一方面,讓習近平與薄熙來產生這種不應有的聯繫,不僅有損當局的執政形象,更造成了社會上不必要的政治恐慌。另一方面,任由朱繼東這樣的政治投機者鼓吹與時代背離的、僵化落伍的言論,會令人質疑中共今天是否已經無人可用,這種狀況不僅是擁有8000餘萬黨員的中共的悲哀,更會令社會對其執政能力產生懷疑。

對於中共執政者來說,不論是袁貴仁的講話在民間輿論場激起的一片反對聲,還是朱繼東讓文革遺風在黨刊《求是》上死灰復燃,無不凸顯了中共意識形態領域當下面臨的嚴峻挑戰。中共的意識形態工作無疑應該進行大力地創新和改革,不應該繼續那麼死板和僵化,對於合理的建議應該海納百川,兼容並包。

習近平曾說"中共應該容得下尖銳的批評聲"。因此,中國這些喉舌及專家們更該意識到,對於知識分子的批評聲不應該拒而遠之,而是應該進行甄別,哪些對於改善中共對於中國的統治是有益的,可以進行借鑑和聽取,哪些是中共暫時還做不到的,需要向他們耐心地進行解釋,爭取他們的理解。肆意"戴帽子、揪辮子、打棍子"的文革做法,已違背了現代社會的普遍民心,今天的中國無論如何都不能再重新回歸文革的邪路上去了。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206/5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