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事 > 民俗風情 > 正文

餃子VS湯圓:除夕究竟吃什麼?組圖

如果說只能選擇一種食物,讓它既能代表中華飲食文化的特色,又能傳遞出古老東方文明的幽深與精妙,那麼最後被選中的必然是餃子。

尤其每逢除夕之夜,北方人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熱氣騰騰的餃子。可為什麼唯獨餃子成為我國乃至周邊國家數百年來的節日食品,而且數千年來的基本形制沒有改變呢?

餃子的考古發現

餃子的誕生時間很早,至今在我國境內有三次標誌性的考古發現:

1972年,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地區唐墓的發掘,在隨葬品中的一隻木碗裡發現了若干擺放著的「餃子」,它的外形十分完整,形如半月,與現在我們吃的餃子如出一轍。經鑑定它的皮為麵粉,餡兒因年代久遠而難以辨識。

1978年,山東滕州的一座春秋中晚期薛國貴族墓葬中出土了一組青銅禮器,其中的一件青銅簠里盛放著一些食物,它們呈白色,個體為三角形,內包有屑狀餡料。有人認為它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餃子」。

1981年5月,重慶市忠縣一座三國時期的古墓里又出土了著名的「庖廚傭」,其廚案上擺放著花邊形的陶製「餃子」模型。

那麼我們是否就可以據此斷定供日常食用的餃子早在260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呢?為什麼它的身影會出現在春秋時期的薛國貴族墓葬的祭祀禮器中呢?

餛飩:餃子的變形

「餃子」之名其實出現得很晚,在此之前曾有「角子」的說法。關於「角子」,現在大都將之解釋為「角」是餃子的形狀,因為「交」既是音符,又與「角」相諧,「飠」為義符,所以「餃子」一名便由此而來。但「餃子」之名的普及卻是北宋以後的事了。

其實在「餃子」產生之前,這種皮包餡的食物還有個更為古老的名字——餛飩。如今的餃子與餛飩涇渭分明,可古時卻混淆並提,例如北齊的顏之推在《顏氏家訓》裡說:「今之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多數人認為顏氏所說偃月形的「餛飩」就是今天的餃子。

「餛飩」一詞的命名十分古怪,連英國人李約瑟都有所注意,他在《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中指出:「混沌留下的最古老的遺蹟,就是今天中國人普遍食用的餛飩,餛飩即混沌二字換上食字旁這是一道湯菜,用很薄的麵皮包肉做成。」並接著分析「餛飩一定與上古的混沌有關,一定與上古的祭祀和驅邪的風俗有關,今天愛吃餛飩的人,鮮有知道其上古淵源的」。

李氏的觀點可謂一針見血,因為古時「渾」與「混」互通,作為形聲字的「餛飩」是後造字,它的前身就是「混沌」。可為什麼先民會將「混沌」這種上古神話用以指代一種食物呢?

成書於戰國晚期的《莊子·應帝王》首先講述了「渾沌」的故事:「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

秦漢之際的《山海經·西山經》又說:「有神鳥,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東漢班固的《白虎通·天地》載:「混沌相連,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然後剖判。」

至此,「混沌」一詞的含義就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它已經從具體的神的形象轉換為指稱天地開闢前元氣未分、模煳一團的狀態。這時的「混沌」終於有了與「餛飩」相似的形態,但它們其實還有比這單純的外貌形似深遠得多、也神秘得多的聯繫。

餃子象徵生命的孕育

在盤古開天闢地的著名神話中,就保留了這種神秘聯繫的蛛絲馬跡。

中國古籍中記載的「盤古」或「盤瓠」,其實都只是一種對自然胚胎孕育的修辭表述,實指生命的誕生過程。「盤」當然指的是胎盤,而「古」很可能就是指生命在母體胎盤中孕育的時間長度。

當個體胚胎從母腹的胎盤中解放出來,就是由「混沌如雞子」的狀態進入到「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的真實世界中去了。現在廣西壯侗語諸民族中依然保留著盤古「碎胎化生創世」的古老傳說。

就這樣,先民原始的生殖崇拜通過象徵思維,被投射到了「餛飩」這種食物上去,因為餛飩的形象恰恰像極了天地混沌之初的狀態。對先民來說,餛飩就象徵著生命個體在母腹中被孕育時的狀態。

其次,餛飩的製作過程也反映了類似的事實,我們現在都說包餛飩、包餃子、包包子(今天山東部分地區還把餃子叫做「包子」、「水包子」),可「包」字的含義是什麼呢?

《說文》對「包」字的解釋為「象人褢妊,巳在中,象子未成形也。元氣起於子。子,人所生也」。所以,包的本義就是生命的孕育,外邊的「勹」指的是胎盤,中間的「巳」是小孩的胚胎。先民認為以面裹肉的行為,象徵了生命初始的樣子。

因此,「包混沌(餛飩)」其實是我國先民的一種古老祭祀儀式。著名宗教史家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在《神話與現實》中指出,「原始部落社會的新年禮儀式幾乎沒有例外都是對於創世神話的象徵性表演,一年一度的慶典活動具有促進宇宙的周期性自我更新的作用,神話的信仰者們也正是藉助於新年的禮儀性活動強化復歸樂園希望的現實性,體驗重返初始之際的神秘與歡欣。」

正因為如此,後人才會把諸多具有吉祥寓意的諧音詞加諸餃子身上,例如「天之驕子」、「更新交子」(康熙十三年本《天津衛志》:「正月元旦昧爽……各食角子,取更新交子之義」)、「交子」(北宋貨幣,成為財富象徵)等等。說到這裡,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我國很多地方會有在除夕夜或大年初一早晨吃餃子的習俗了。

「餃子」從誕生之初的原始祭品慢慢轉化成為大眾化的食品,實際上是古老儀式的集體無意識沿襲,餃子之形類似生命之初的形態,而且餃子的數量之多也象徵著生命繁衍力的旺盛。但明代以後,過年吃餃子的習俗漸漸固化,人們也就忘記它原本的神秘儀式含義了。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除夕或初一吃餃子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其實還有「破五」吃餃子的習俗。「破五」即大年初五,在這一天民間有破除諸多禁忌和送祖先神靈歸塋的習俗,其實都寓意著新生活的開始,因此在這一天吃餃子也是生命誕生儀式的另一種表徵。

南北分途:南方人為什麼吃湯圓?

如今我們大抵有一個常識是北方人冬至或過年吃餃子,而南方人則在這時吃湯圓,這種飲食習俗差異有共同之處麼?南方人為何吃湯圓?

原因並不難理解,南方以稻米為食,而為北方以麵食為主。從以下的小麥分布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不以小麥為主要作物的南方省份是很少吃餃子這種麵食的。

但值得注意的有三個地區:湖北武漢、浙江寧波和福建龍巖。這三個地區雖然都位於絕對地理意義上的南方,但其中一些地方過年卻有著與北方相似的吃餃子習俗。如果用江漢平原也是我國小麥產區來解釋武漢地區可以提供餃子所需的麵皮的話,那麼寧波和龍巖也吃餃子是什麼原因呢?

筆者認為,雖然一般將寧波作為湯圓的發祥地,但其仍保留了南宋時吃餃子的風俗,這很可能是北宋遺民對當地習俗的一種潛意識影響。而龍巖地區食用餃子則受益於客家人,閉塞的丘陵環境使得遷徙到這裡的中原移民很大程度上斷絕了與外界的交往,這也使得他們的習俗和語音沿襲了古老的形式。當然,福建地區現在的餛飩也是十分出名的,「千里香餛飩」已然成了繼沙縣小吃之後的第二張福建小吃名片。

今天的湯圓

現在南方諸多地區食用湯圓的習俗產生並不很早,學界一般認為湯圓的誕生是在南宋時,因為此時的江南成為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與政治雙重中心,不僅促成部分習俗的變遷與規範化,並且還對周邊地區擁有極強的影響力。這也能解釋偏安一隅的客家地區為什麼能夠很好地保留中原的古老風俗。

南方人過年吃湯圓,當然還要歸結於當地盛產糯米,糯米這種用來製作湯圓皮的必備之物可以說是北方麵皮的替代品。由於糯米的黏性較強,因此製成皮後的延展性雖佳但塑形能力較差,所以它更適宜於團成圓形。

那麼在除夕夜裡吃餃子或湯圓是否有一定聯繫呢?答案是肯定的。湯圓的起源雖然較之餃子要晚很多,但其內里還是相同的,它們的製作形式如出一轍,都指向生命孕育與誕生之初的儀式性表演。而且早期的餛飩與後來的湯圓都是用湯煮製,唯一的區別還是在於食材。

如今又快到過年了,當我們吃著香噴噴的餃子和湯圓時,是否會想到一種古老的儀式正在不經意間進行呢?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澎湃新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219/51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