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海外生活 > 正文

80後致信90後:出國留學意義何在?

作者:

0.出國前搞清楚自己留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拿文憑、攢經驗、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接受更好的/不同方式的教育、轉行/升職需要、被留學...不同的人留學有不同的目的。

對於自願出國、以在不同程度提升自己為目的的人來說,能擠出時間一定要自己申請學校,而不是找仲介。因為在選學校、寫PS、套磁爭取獎學金的過程都是對自己深度挖掘的途徑——國外學校對這些文書類的內容要求通常包括:為什麼要出國學習、為什麼去這個學校學這個專業、我的目標是什麼、有怎樣的規劃來達到這些目標...好好思考下這些問題,可能思考的過程帶給自己更多的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或怎樣做選擇的痛苦,但最終搞清楚目的之後,在奮鬥的過程中不忘回頭看看,記得提醒自己做這件事的初衷,就能減少一點迷茫。

申請學校/專業的時候我的思路是倒推:想要畢業以後做管理諮詢的工作——挑著看了幾家知名諮詢公司的招聘要求及各種面經仲介紹的做諮詢必備的skill set——查哪些專業能幫助自己積累這些skill set(即看專業、綜合排名靠前的那幾所院校、那幾個專業的curriculum)——根據綜合結果定專業和學校

除了學習這件重要的事之外我以為,出國接受教育的意義絕不僅是上課考試拿畢業證。網絡的發達和國內很多高校的資源讓‌‌「聽國外教授講課、接受最新的學科資訊‌‌」等都有可能在國內就能實現。自己如果真想學,在哪都學習知識。

我信奉的是生命不能活的更長,但能活的更多。於是,【能給你人生經歷抹上一筆色彩】是我認為的‌‌『留學的意義‌』,而這筆色彩怎麼抹,基本靠自己的心態、心智和行動來決定。

1.be open minded

偏見源於無知,無知加劇偏見。這是我出國最深的感悟。

為什麼有時候非洲人在討論問題的時候比較強勢?為什麼很多出過國的中國人說話愛中英結合?為什麼希臘人做事很casual,為什麼印巴人的英語口音會導致很多英語流利程度並不如他們的(中國)人反而嘲笑他們...

很多事如果你不做深入了解僅憑主觀印象或人云亦云就很容易導致偏見,只有真正深入了解一件事及其它存在的原因,你才會知道真相,進而發現自己的偏見是由於多麼的無知而導致的。

上學的時候我班裡一個非洲同學看不起印度同學,覺得他們不愛乾淨,當面斥責他們做飯時把廚房弄髒。但真正深入了解、見過他們做飯的方式後才能明白,這個酷愛用調料的民族在做飯時不把那麼多粉料不小心灑在桌子和地上是多麼地難以做到。而清掃的時候確實不容易100%打掃乾淨。

同樣,很多歐洲人覺得中國人做飯油煙大、中國人聚堆不愛跟外國人交往、中國人在group work的時候不願意發言。

也有不少中國人歧視印度人,叫他們阿三,對我來說這是很刺耳的稱呼。我覺得沒有任何一個種族的人有資格去歧視另一個種族。為什麼要用道聽途說或一些表面的東西把自己的雙眼蒙蔽從而失去發現優秀和美的能力?

所以我認為be open minded太重要,以謙遜的態度面對一些已知、未知,用包容心接受不同,否則你會因為偏見而錯過很多美好。

2.be independent

很多事需要自己獨自處理。吃飯學習買東西出行這些小事就不用說了。更多的可能是面對困難挫折時需要獨立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消化,自己承擔。

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我曾有篇論文差點被判抄襲(as we all know抄襲在國外學校的嚴重性-_-|||)。當時我被教學室秘書叫去談話,通知我需要就此事參加‌‌「審判‌‌」會議,假如我認為自己沒有抄襲則要向學校考試委員會的人進行argue。秘書給我一份文件,上面清楚描述了會議的要求,可怕如同審判過程,連座位的位置、判定的時間、方式都寫的很清楚,我必須有足夠的證據把每條被懷疑抄襲的句子拿出證據和他們談判,最終由委員會判定到底算不算抄襲,嚴重的搞不好這一年書就白讀了...當時覺得天要塌了。心想努力了一年學位證拿不到就完蛋了。自己知道這消息以後的反應是:震驚——害怕——找朋友傾訴——自己躲進房間反思究竟哪裡出了差錯。

到這個時候最終還不是需要獨自冷靜下來把寫過的論文翻出來一句句讀過去,並且找出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沒有抄襲。這事沒有任何人能幫你,只能靠自己。。。

不過最後慶幸的是在考試委員會在做我的背景調查的時候,導師對我人格的肯定起了很大的作用。最後的結果是重新測試後判定我沒有抄襲,是檢測軟體出了問題-_-|||wtf,meeting也取消了。

3. keep striving

很多人說在國外學習太辛苦,master就一兩年,沒時間也沒機會實習或干學習之外其他更多的事,但我覺得出來一趟挺不容易,想儘量make most of it,所以在一年時間裡也做了不少事:

•參加了學校志願者社團,不定期幫社區敬老院的老年人烤餅乾、陪他們去看芭蕾舞(這倒是意外福利)、聖誕節裝扮聖誕樹...

•做了倫敦奧運會志願者

•每周去1~2次學校辦的各種workshop,選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面試技能、認知能力訓練、商業心理學遊戲等

•給本科生art history課程的教授發郵件求蹭課,能擠出時間的時候會坐往返需要2小時的大巴去另一個校區蹭課

•整個後半年都在邊上課寫論文邊實習,每周上班3天,每天8小時,擠時間在上班的公共交通上讀文獻。下班回家累得半死趕快胡亂吃個飯補個覺,晚上9點起床開始寫論文到凌晨。每天睡眠時間3-5小時。壓力巨大,上火,每天吃大量的薯片餅乾緩解壓力,導致胖10斤。而且中午在公司辦公室不讓吃熱的食物,因為加熱的食物有味道,所以每天都跟英國人一起吃在超市買的冰冷意面...不過這些沒有什麼可抱怨的,選擇是自己做的,自己負責。

責任編輯: 李華  來源:riskmanagemen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322/53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