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人物 > 正文

六四後逃亡退黨 諾貝爾獎得主高行健談逃亡共產主義

—高行健台灣師範大學發表演講 稱其人生經驗就是「逃亡」 六四後逃亡退黨

作者:
高行健提到:「馬克思主義主張的那種烏托邦共產主義,最後是極權專制,導致了貧困,俄國的貧困和中國大陸的貧困,我們都見過,我都親身經歷過,以致於到什麼程度?就是飯都沒得吃!糧食口糧還定量分配,要發糧票。」逃亡是為了求其生存,當法西斯狂潮來了,能做什麼?當然是趕快逃,很多聰明的戲劇家朋友也都選擇逃,共產主義來不逃,不是要被關進集中營了嗎?高行健則直言尼采是個瘋子!他說,若把尼采當作詩人來閱讀有意思,但如果把尼采當思想家或是領袖去信仰,就會跟著尼采發瘋、講瘋話。

圖片:法籍中國作家高行健4月22日在台灣師範大學發表演講。(夏小華攝)

法籍中國作家高行健,周三在台灣師範大學演講時,坦言他的人生經驗就是「逃亡」,高行健說:「清醒的人在他災難到來之前就逃,我人生的經驗就是『逃亡』,『逃亡』求其生存,是不是?所以我人生也不斷在逃、就是逃。」

高行健說:「雖然我得了諾貝爾獎,如果我不逃,我恐怕今天不會在這兒,為什麼?媒體就圍著你轉,你就成了一個媒體的風暴,媒體的風暴是不會停止的,我如果留在那轉的話,當時就病了,住院兩次開刀緊急住院,那完全不可能我之後十年還又有創作、不可能,是吧!」

高行健解釋,媒體並不是惡意的,媒體是很熱情的,但是你一旦卷進去就不行了,你得逃、你得清醒地知道,面對這種情況下,如果還要保持自己、保持創作,要作出選擇。

高行健提到:「馬克思主義主張的那種烏托邦共產主義,最後是極權專制,導致了貧困,俄國的貧困和中國大陸的貧困,我們都見過,我都親身經歷過,以致於到什麼程度?就是飯都沒得吃!糧食口糧還定量分配,要發糧票。」

高行健強調,逃亡是為了求其生存,當法西斯狂潮來了,能做什麼?當然是趕快逃,很多聰明的戲劇家朋友也都選擇逃,共產主義來不逃,不是要被關進集中營了嗎?他還說,得了諾貝爾獎之後,朋友就寫了一篇文章,叫「高行健的第二次逃亡」。

高行健藉由自己逃亡的經歷,提醒學生,自由其實不在別處,要自己創造,人的一生往往都是自己決定的,內心渾沌、身處困境的時候,若受妄念主導,就容易碰壁、神經衰弱,甚至發瘋,種種病痛都來,保有清醒的頭腦、清楚的認知,才有智慧作出正確選擇、贏得自由。

面對台師大文學院院長陳登武提問,哲學家尼采認為知識分子可扮演上帝的角色建立新的烏托邦,高行健則直言尼采是個瘋子!他說,若把尼采當作詩人來閱讀有意思,但如果把尼采當思想家或是領袖去信仰,就會跟著尼采發瘋、講瘋話。他認為二十世紀就是出現太多的主義、意識型態和狂人領袖,以致產生這麼多災難,不如十九世紀美妙。

高行健還說,他在九零年代著作「沒有主義」就提到,面對這個世紀,無論是藝術家、作家、知識菁英,前提是「沒有主義」。高行健說:「先沒有什麼主義、先沒有什麼教條,清醒的面對世界,這是我的第一個前提,第二個前提,回到一個人、回到一個普通人、回到一個有弱點的人、有種種弱點的人,因為人是複雜的、沒有一個人是完人。」

高行健在這場以「面向二十一世紀—談創作者的位置」的講座上,與台師大校長張國恩對談。高行健說,他同意張校長勉勵學生「什麼書都要讀」,他也是跨領域閱讀,中學時,物理和數學常常拿一百分,又會拉提琴、又會演戲,這些都沒有妨礙,因為年輕人精力旺盛。

高行健還透露自己讀書之多是怎麼辦到的,他在念大學時,學校規定每人有五張借書證,一張借一本,只有一張能借小說,同學頂多用個一、兩張,他就把同學用不到的借書證全收來,每次借一大包書,後來跟館員混熟了,沒課的時候,乾脆就躲進圖書館,一待就是一下午,好幾個圖書館裡的每一本書,他至少翻閱過一次。

高行健說,跨領域大量閱讀,使得他未來在創作上產生新鮮的思想,思想不那麼枯竭。

附註:高行健簡介

高行健(1940年1月4日-),祖籍江蘇省泰州市,劇作家、小說家、畫家、導演、翻譯家,1989年「六四」事件後流亡海外,宣布退出中共。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國國籍。因「其作品的普遍價值,刻骨銘心的洞察力和語言的豐富機智,為中文小說和藝術戲劇開闢了新的道路」,高行健榮獲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並因此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語作家。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自由亞洲電台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424/546771.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