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暗潮洶湧 王岐山並未「消失」

落馬老虎進入集中審判季,王岐山也似乎再度陷入「沉寂」,曾經處在聚光燈下的中紀委突然顯現出「詭異」的寂靜來。是醞釀大動作,還是功成身退?是蟄伏休整,還是強弩之末難以為繼?這些猜測的確反映了中紀委表面的風平浪靜,但在觀察人士看來,人們可能忽略了某些細節,中紀委甚至包括王岐山本人從未「消停」。在3月末至今的一個多月內,紀檢系統波濤洶湧,不知不覺在進行著大規模的人事波動。「改土歸流」牽制地方,「高職低配」突破,王岐山正在將中國傳統治術化為己用。

最新消息顯示,王舸已任陝西省紀委副書記。王舸曾長期在中央紀委監察部工作,歷任中央紀委監察部機關團委書記、中央紀委第七紀檢監察室副主任等職務。據公開資料顯示,中央紀委第七紀檢監察室負責聯繫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5省市。而王舸本人成為近期中央紀檢「空降」地方的最新案例。

事實上,十八大至今,至少已有21省份的省級紀委書記或副書記出現人事變動,履新人數超過30人。在這21個省份中,有11個省份調整了紀委書記,包括天津、河北、山西、遼寧、吉林、上海、福建、廣西、重慶、西藏和雲南,其中廣西的紀委書記兩度易人。在上述12人次的省級紀委書記調整中,6人是中央「空降」,4人是異地調入,僅有兩人由當地官員升任。由中央「空降」到地方任省級紀委書記的6人分別為:上海的侯凱,山西的黃曉薇,吉林的崔少鵬,天津的姚增科,西藏的王擁軍,以及廣西的於春生。侯凱、黃曉薇、崔少鵬、姚增科為中紀委常委,王擁軍此前是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副院長,於春生此前為監察部副部長。除地方紀委一把手外,在2014年底2015年初,中紀委幹部遲耀雲、劉明波分別到山西、安徽擔任紀委常務副書記。與黃曉薇同去重災區山西的遲耀雲,自1988年大學畢業後就進入監察部工作。直至1993年,開始在中紀委任職。

從傳統上,地方紀委官員的選任有中紀委「空降」、地區間異地調動、從紀檢體制外挑選幹部任職地方紀委等多種形式,而「空降」卻有獨到優勢。在被曝光的貪腐案件中多少皆可窺見地方山頭主義盤根錯節的痕跡,廣東、山東、雲南、山西等等皆在此列。而「空降」即是要破除監督障礙,防止地方官場官官相護,王岐山越來越明顯的摻沙子戰術已然成為標準法則。

所以,「空降」絕非臨時起意,而實則表明了王岐山的用人思路正在發酵,醞釀內部的人事大洗牌,打破既有一系列用人規則。果不其然,日前中辦印發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組長、副組長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中管企業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試行)》,便清晰可辨。在觀察人士看來,中紀委或者說王岐山所透露的信息顯示,中紀委人事波動可能借鑑了中國傳統的許多有益的思路,比如「改土歸流」以及「高職低配」。

另外,4月27日,中紀委網站頭條刊文《以創新為動力探索專項巡視實現全覆蓋》表示,今年從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審計署、國有重要骨幹企業監事會和省區市紀委、中央紀委派駐紀檢組抽調幹部,參加到巡視工作中來。

按照此前慣例,中央巡視組組長大多由正部級領導擔任,而在十八大以來的巡視中,尤其是在專項巡視組的配備中,也有部分中央巡視組組長是副部級。此後,料三個文件的下達意味著中央巡視組組長的人選有望降低級別、破格任用,將選任對象從省部級官員擴大到廳局級。

總之,中紀委沒有平靜的時候,反腐仍然處於不進則退的處境,王岐山可能已經了下一步的籌謀。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海外黨媒多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429/549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