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民意 > 正文

揭秘:旅行社「一元團」是怎樣賺錢的?

五一期間,女導遊對不購物遊客大罵的視頻刷翻了微博和朋友圈,這兩日又出反轉性消息,導遊道歉但覺得自己很委屈:那本來就是購物旅遊團,社交網絡上更是曬出遊客當時簽訂的合同。

筆者倒是有些詫異,為什麼旅行社會和遊客簽下「1元合同」?遊客要是不購物,風險豈不是太大?果然,旅行社這次虧大了:

更「冤」的是,國家觀光局將這場鬧劇認定為低價旅遊惹的禍,而且這也並非國家觀光局第一次對低價旅遊說「不」了。可見不論是OTA在線旅遊網站還是線下旅行社,低價團都是不合規的存在。新旅遊法在2013年10月1日施行,第三十五條規定,旅行社不得組織低價游,不得誘騙旅遊者而通過安排購物或者另行付費旅遊項目獲取回扣等不正當利益。

——那麼問題來了,低價團到底是門什麼樣的生意?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沒有什麼比低價、便宜更吸引人,而「零團費」是怎樣賺錢的,消費者大多都心知肚明。

首先,旅行社和酒店、航空公司、景區等有協議,在保證一個團的人數數量和一定時間期間內帶來多少客源的情況下,旅行社通常能拿到很低的團隊協議價。其次就是旅行社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當旅遊者抵達目的地以後,通過購物、自費、加點、換點等等,只要是能掙錢的,把之前低於成本的銷售價格給掙回來。這些對於有過親身經歷的人來說都不是秘密。低價的意義在於「讓你們把省下來的錢,到當地買點特產,本身行程4千,現在只要2千,剩下的錢其實也是花在自己的身上。」其實消費者在報1元團時,應該說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承擔不合理低價暗藏強制購物、人格辱罵的風險,說「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並不過分。

(圖為資料圖,與內文無關)

旅遊行業有個術語叫做「賭團」。通俗地說,就是旅行社接「零團費」「負團費」的團隊時,賭的就是購物、自費項目返佣金。參團的遊客購買能力越強,當地接待的旅行社拿到回扣越多。(溫州網)真正奇怪的是旅行社,如何確定1元錢報團收得回成本。1元合同相當於把寶全押在消費者身上,這不是在賭博?——除非為虧本買單的人不是他們,而是導遊。

據現在絕大部分導遊都是拿計時工資,沒有底薪也沒有保險,「帶不到團就吃不上飯」。有導遊告訴媒體,90%多的同行沒有基本工資,只有約半數有帶團補貼,絕大部分都「仰仗客人消費」。過去購物是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在《旅遊法》出台之後,這一塊的收入幾乎全被砍掉,但基本工資、薪酬底線幾乎沒有進行相應調整。另外,儘管目前行業內一些大型旅遊企業會給導遊提供基本的意外傷害保險,但小公司導遊、兼職導遊等群體大多缺乏基本保險。(中國青年網)在新《旅遊法》中,「不向臨時聘用的導遊人員支付導遊服務費」、「要求導遊墊付或者嚮導游收取費用」等情況也屢禁不止。

對導遊而言,沒有底薪、沒有社保外,作為旅遊行業的主體,從業性質卻沒有納入正規的勞動體系。有導遊透露,導遊和旅行社並沒有很固定的合同、約束關係,導遊只是掛在某個旅行社下,幫帶團以賺取少許佣金,也就是導遊服務費,但這也是很少的一部分。商家可能會給導遊一定的返利。導遊給這個商家帶很多很多的人,商家就薄利多銷,利潤就會高一些,一部分的利潤分給導遊。——如此看來,低價團本就是個讓導遊和消費者都會掉進去的陷阱。早知如此尷尬,何必低價?

責任編輯: 趙麗  來源:九個頭條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507/552888.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