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李克強高層會議連講三個大笑話 不笑反怒

作者:
日前,李克強在中共國務院會議上關於中國百姓辦證難舉出幾個笑話,成為各界議論的熱點。對於自己所講的笑話,李克強不但不笑反而發怒。有評論認為,要想解決此問題,不拋棄中共體制絕非易事。

點此看大圖片

近日中國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討論進一步簡政放權、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李克強總理一連講了三個笑話,痛斥某些政府辦事機構。

第一個笑話是,有公民申請出境游,緊急聯繫人一欄填寫自己的媽,有關部門要求他提供材料,證明「你媽是你媽」。第二個笑話是海南某基層工作人員,報送勞模材料,竟要蓋8個部門的章,幾天都辦不完,最後是省領導特批才解決。第三個笑話是福建的台商反映,各種優惠很多,什麽都有人管,就是智慧財產權沒人管。

李克強發問,老百姓辦個事兒怎就這麽難?政府為啥要設這麽多道「障礙」?一些「該管的事」沒有管到位,但對一些「不該管的事」,手卻「伸得特別長」。

李總理提出了問題,雖沒有給出原因,但誰都明白,這是權力的任性:能辦的不給你辦,不能辦的卻偏要辦。這裡面有利益的考慮,有冗員和多餘的機構問題,有落後的管理模式,還有深層的制度問題。

到政府部門、管理機構辦事蓋章,一般是要收費的,多蓋幾次章,就多收幾次費。還要些覆印、照相、證明等,或者政府直接收費,或者到指定的機構辦理、繳費。比如久遭詬病的汽車年檢和車輛檢測場,既不是警察局,也不是修理廠,卻代行警察和修理的任務,繳費就成。有利可圖的,就多幾道手續,多收幾次費,或者多外包幾次。無利可圖或不好處理的問題,就不管或互相推諉,比如智慧財產權、環境保護、政府信息公開、教育平等問題。

辦事手續多,還和養人、養機構有關。政府機構人員多,越往下面吃財政的公務員越多,總要給他們找事干、找地方安置,於是機構疊床架屋、工作人浮於事。很多機構的成立,不是真有事,而是為了養人或顯示權力。比如本來就有食品藥品監督局,鄭州還要設個饅頭辦,辦證收費、檢查罰款、有權有錢。

進入電子資訊時代,很多事都可以網上辦理,或系統聯網查證,但落後的管理模式,仍然需要帶很多材料、覆印件、不必要的證明,現場辦理。比如駕駛證年檢,每個駕駛員的個人信息、違章記錄,電腦里都能查到。當我填了許多表、貼上照片,排了半天隊來到窗口,裡邊的人根本不看遞進來的表格,直接在電腦里調取列印。那我填這些表、複印材料、照片有什麽用?既然不需要本人親自來,可以別人代辦,那為什麽不能在網上辦理,特殊情況再來現場?

曾有女學生獲政府獎學金出國,請我做擔保。如她不能按期回國,我要承擔連帶責任,退還獎學金,夫妻不能互相擔保,這些都能理解。公證處是司法局辦的,收費不菲,這些也能接受。但公證處要我單位證明,證明和比我小很多的女生不是夫妻。她的戶口卡上是未婚,我的戶口本上的妻子名字也不是她,但說啥都沒用。

難道公安的戶口還不如單位的證明管用?我當初結婚都不需要單位證明,現在單位憑什麽證明我結婚?沒有單位怎麽辦?弄個假單位假證明是不也可以?公證處說這是規定,一直就這麽辦的。那為什麽不與時俱進、與技術俱進,修改規定,查驗戶口或結婚證,或聯網查詢?

權力任性、為難民眾的背後是權非民所授,不經選舉,難以監督。黨政幹部愛說「讓群眾滿意,讓領導放心」,其實質是讓領導滿意,因為他們的任命升遷都是上級安排,沒有群眾什麽事。領導辦事有專人負責、特別通道,又哪知群眾辦事難?另外明明是納稅人供養,黨政人員卻愛說「吃共產黨的飯」,在他們心中,黨和納稅人誰輕誰重,為誰辦事行方便,不是很清楚嗎?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東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509/55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