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外媒看中國 > 正文

德媒:李克強點火拉美 美國其實是將計就計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8日起開始了對巴西、哥倫比亞、秘魯、智利四國的訪問,此行引起了西方媒體的廣泛關注,有關中國攻陷美國後院的聲音也是排山倒海。但是細細分析,中國在拉美雖有斬獲,但是美國也許才是最終的贏家。

李克強此次的拉美之行,是他出任總理以來首訪拉美,儘管中拉遠隔半個地球,但對拉美國家來說,中國與拉美的雙邊貿易額已迅速攀升至拉美的第二位,拉美國家的「雙臂已完全向中國敞開」。在李克強為期四天的訪問中,中國企業可能宣布總計1,000億美元的投資。巴中工商總會主席唐凱千(Charles Tang)說:「中國正在扮演一個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國家迫切需要的投資者角色。巴西現在急需投資。」

但是由於李克強踏入的是美國後院這個敏感地點,眾多媒體都紛紛聚焦中美的博弈。

德國新聞電視台18日稱,中國加強在美國後院的力量,美國推出了「亞洲戰略」,更多地使用軍事和政治手段。而中國則在南美更多使用「經濟戰略」。目前在拉美,美國霸權已經結束,中國打造的「平等關係」「互惠互利」更獲得當地讚賞。

西班牙《世界報》稱,中國在承諾通過亞投行和一帶一路來重塑亞洲新秩序的同時,並沒有忽視南南合作。中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拉美第二大貿易合作夥伴,這必然使美國感到「不爽」,因為後者視拉美地區為自己的後院,中國影響力的擴大勢必在某種程度上削弱美國在該地區的主角地位。

德國《商報》稱,「在南美,中國取代美國的地位」。自進入新千年以來,中國與拉美貿易量翻了20倍:中國現在已經是巴西、智利和秘魯的頭號貿易夥伴,阿根廷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面對中國的攻勢,華盛頓無計可施。

美國《福布斯》此前也更是直言,「當美國睡覺時,中國征服了拉美」。文章稱,在鎖定亞洲和非洲之後,中國巨龍正垂涎美國的「後院」。對美國來說,要付出的代價是顯而易見的。毫不誇張地說,同拉美的貿易對於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是至關重要的。直到2006年,美國對世界127個國家來說還是最大的貿易夥伴,而中國只有約70個;而到2011年時,局面已經發生了徹底改變,包括巴西和智利在內的124個國家將中國視作最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只有76個。報導稱,美國需要制定一個明智的、積極的、一體化的政策,要找到並滿足南方鄰居的需求,這樣才能將他們爭取過來。否則,「來自南方的熱浪將是從巨龍口中噴出的烈火」。

凡此種種,有關中國挖美國牆角的論調不一而足。但是事實真是這樣的嗎,美國官方又是如何看待李克強的拉美之行的呢?很遺憾,美國官方目前仍未有所表態,或許真的是睡著了,或許只是將計就計。

中國進軍拉美對美國的真的是只有威脅嗎?其實不然,首先中國企業之所以能在拉美得到如此多的訂單,是因為沒有其他國家願意融資。中國並沒有有意去排擠哪個國家。

其次,拉美基礎設施欠帳嚴重,過去很多年都沒有好好投資。中國有資本和技術出現在拉美,有助於該地區實現繁榮,最終強化美國與拉美在經濟、地緣以及文化上的傳統關係。中國對拉美的戰略影響已從邊緣角色逐漸演變為中心角色,這一角色變化不應被視為進入了拉美「真空」,而應看作拉美全球關係變化的一部分。

2012年,美國大學國際服務學院已發表報告,稱美國不應將中國與拉美的經濟交往視為威脅;中國的多邊經濟參與,將不僅有利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國家,也有利於美國。

中國人民大學金燦榮此前也曾指出過,對於美國來說,拉美就像一群窮親戚,中國的投資能夠改善美國的周邊環境。

美洲國家對話組織學者埃里克森也曾指出,雖然中國進入拉美可能使美國失去一些商業利益,但中國經濟可以刺激拉美的經濟增長,有助於拉美的經濟穩定和社會福利改善,這也符合美國對拉美的期望。中國因素推動拉美經濟繁榮,有利於美國擴大在拉美的經濟利益,符合美國在拉美的利益訴求。

邁阿密大學的埃利斯認為,中國出現在拉美,有助於該地區實現繁榮,最終強化美國與拉美在經濟、地緣以及文化上的傳統關係。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邊國家的繁榮與發展與本國的發展息息相關,拉美長期落後得不到發展必然也會阻礙美國的發展。因此對於中國進軍拉美,美國向來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做法。

美國2012年總統大選共和黨候選人羅姆尼曾指出,美國的經濟未來在拉美。拉美經濟總量同中國一樣大,但美國人的目光全部集中到了中國,卻忽略了拉美這個「巨大的機會」。對美國而言,拉美比中國有時差及語言方面的優勢。若果真如此,中國在拉美的投資著實是幫了美國一把。美國官方和媒體的沉默,或許多的是將計就計,以待將來收拉美發展的紅利。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德國之聲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521/55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