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中國股災 習鐵腕手段反應過度?會追討套現的5000億?

程曉農:政府的救市措施不可能造就一個興旺不衰的股市,不管股市出現短暫復甦,或者再次陷入長期熊市,經濟滑坡都會持續下去。但股災的規模其實還不足以造成全面性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反應過度了。陳破空:如果說,有某種勢力做空股市,那既不是外國勢力,也不是黨外敵對勢力,最大的可能,就是黨內敵對勢力,他們極可能從經濟上下手,讓習近平的執政難以維持。

程曉農認為,中國的股市和實體經濟基本上是脫鉤的,上市國企經營不良、很少分紅,照樣受追捧;創業板的大批玩概念忽悠人的公司仍然有散戶趨之若鶩。股市的牛市不會帶動經濟復甦;反過來,股市的熊市雖然動搖國人對政府的信心,也不至於拖垮經濟。股市衰敗對經濟的真正影響是,政府萬能的形象逐漸破滅。政府的救市措施不可能造就一個興旺不衰的股市,不管股市出現短暫復甦,或者再次陷入長期熊市,經濟滑坡都會持續下去。但股災的規模其實還不足以造成全面性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反應過度了。

對於股市下滑的內因,程曉農說,政府推高股市的同時又在反腐,而且國企被認為是反腐重點。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市國企高管們拋股套現的動機格外強烈,今年上半年在股市高漲時不約而同地採取了集體行動,從股市上拿走了5千億,結果是沉重打壓了股市行情。這些高管們手中的巨額股票,基本上都是空手套白狼得來的,追究起來都可以治罪,現在他們趁機開溜,可免秋後算帳,而中紀委對這樣的行動似乎也視而不見。

程曉農表示,中國股市的命運如何,對國際金融界其實沒有多大影響,因為中國股市與世界金融界基本上是隔離的。但是,這次中國從經濟到政治層面的全方位救市行動,創下了國際先例,國際社會對此基本上都是負面評價,所以救市行動對中國的國際形象損害很大。因為救市行動表明,中國其實並不把市場經濟通常的國際規則放在眼裡,而這些國際規則是西方經濟界與中國交往的基礎,因此西方經濟界會對中國政府產生更多的不信任。另外,這波股市興衰浪潮當中的一些官方做法,從官媒忽悠股民,到政府部門威脅股東,在外國投資者眼裡都是觸目驚心的,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的政府會用這些手段。最直接的後果是,就算中國政府希望用股市吸引更多的外資,外資也不敢輕信,而中國希望人民幣國際化的夢想,大概也成了水中月鏡中花。

陳破空認為,目前的中國經濟,類似於1929年的美國經濟,處在大蕭條的前夜。此時發生的股災,正確反應了中國宏觀經濟的實景。中國政府之所以動用空前手段和資金救市,主要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害怕股民情緒沸騰、社會失穩,進而威脅到執政黨的安全。陳破空認為,目前的中國經濟,類似於1929年的美國經濟,處在大蕭條的前夜。此時發生的股災,正確反應了中國宏觀經濟的實景。中國政府之所以動用空前手段和資金救市,主要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害怕股民情緒沸騰、社會失穩,進而威脅到執政黨的安全。習近平的政敵遍布黨內各個角落,都在暗處磨刀霍霍,伺機報復,隨時準備看習近平栽跟斗的好戲。如果說,有某種勢力做空股市,那既不是外國勢力,也不是黨外敵對勢力,最大的可能,就是黨內敵對勢力,他們極可能從經濟上下手,讓習近平的執政難以維持。

責任編輯: zhongkang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711/583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