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上海夫妻全年只花2萬元 不工作沒孩子不交際

夫妻兩人在上海生活,不工作沒孩子,全年只花2萬元……這真的可能嗎?一位網友在論壇發帖分享自己的「省錢攻略」:不上班,不買衣服,不用化妝品,不應酬……引來一片吐槽聲!

這樣生活你願意嗎?

網友自述:上海夫妻全年只花2萬元日子這樣過

一線城市,上海本地人,夫妻2人,俺43歲,我的夫人39歲。2014年全年只花2萬元,我做到了。本人家庭實行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

自己的房,無貸無車,2個人一年2萬,過的很幸福。我們都不上班,無孩。所以全年不用買穿的,也沒有額外花銷,出門旅遊不算(我們用2年時間遊了全國,現在基本不出去旅遊)。因為我算過,如果上班要買新的穿,還有交通(上班來不及有時要搭計程車),外食,同事之間吃飯等等,一年也存不了錢,還不如不上班,什麼花銷也沒有。

具體開銷如下,2個人:

1、每個星期吃飯250元。全部自己在家裡燒,不去超市買菜,都去菜場,一個月共計1000元。

2、水果牛奶零食不吃,只喝茶。一個月茶葉50元,夏天吃點西瓜。一個月就算300元。

3、水電氣網有線電視340元,物業費40元,手機費20元(兩個人用一部電話),交通費50元,不上班外出少,平時兩人騎自行車。

4、女性護膚品化妝品都不用,因為不上班不用化妝。

5、健身就在馬路上跑跑步。

6、有時頭疼腦熱買點藥,算200元。

7、一月一次每人120左右的自助餐。

以上一共為19580元。

父母知道我們不上班不用送禮品,我們也不問父母拿一分錢,靠之前上班的積蓄過日子。補充一下:我們兩的學歷是大專(全日制的),是90年代初的大專,雖不高,是憑真本事的。三套房市值500萬,現金150萬,股市50萬,其中10萬買了股票。本人認為:節衣縮食身體好。

網友觀點:半數以上網友表示理解

鳳凰時尚獨家調查數據

樓主此帖一發,網友紛紛表示佩服的五體投地,鳳凰時尚以「你能認同樓主節衣縮食的生活方式嗎」為題展開調查,共有64086名網友參與,其中有36353人都表示可以接受,占調查總數的57.39%,同時也有20794人明確表示不能接受,占比32.83%。

除了表達個人觀點之外,網友們還提出五花八門各種問題,如「靠什麼生活」,「如何生活」以及「生活狀態」等等,樓主一一回復如下——

留言1:樓主收入哪裡來啊?沒收入哪來飯吃啊?

樓主回覆:以前上班的積蓄。上世紀90年代有些外資企業剛來中國,對中國的情況不了解,所以工資對那個時候是很高的,和現在差不多,但那時的物價要比現在便宜,現在外資企業工資反而比以前少了。我從94年(21歲)(每月到手4000元,每年加5%)做到2008(36歲)年底企業倒閉,倒閉時每月到手9500元,結束職業生涯,沒再找過工作。

留言2:樓主,養老金交了沒?

樓主回覆:我是93年之前工作的,已交滿。按現行的政策(上海)繳滿15年就不交了,以後的事誰也說不準的。退休前死掉,三金白交。

留言3:樓主不用買衣服?不用交際?兩個人都不上班,天天躲家裡看電影玩遊戲?

樓主回覆:以前上班時買的衣服完全夠穿了,不上班不用天天換(內衣褲除外),穿舊的,髒了再換,所以冬天的棉服兩三件就夠了。其他季節,只要有一塊「遮羞布」就可以了。鞋也樣,兩雙就夠了,一直穿到不能穿為止。的確是天天躲家裡看電影和連續劇,家裡90平,兩個人很寬敞,自己看自己的電影和連續劇。遊戲不喜歡玩。房子是以前上班時買的,02年買的2500每平,現在3萬,也就這點運氣了。

我們除了父母,其他人一概不往來,省錢。再說和朋友、同學、親戚應酬,也就吃吃飯,瞎吹吹而已,沒什麼意思。

留言4:你們應該去二線城市,人生不該活得如此憋屈。

樓主回覆:二線城市的食品物價反而比一線城市貴。越窮的地方,人越要面子,買東西前價格也不問,尤其是北方人,打腫臉充胖子。在上海我去菜市場買菜時(鮮活除外),不寫價格的一律不買,豬肉一定要去超市買,菜市場有可能是死豬,病豬。

留言5:請問樓主,你活的舒服嗎,人為什麼要工作,就是為了現在與將來的生活更好,你的生活水平僅僅維持溫飽,為什麼不憑自己的勞動過上有尊嚴的生活,你們這樣的人生有什麼意義?

樓主回覆:我很舒服,在家不用看別人臉色,就是有尊嚴的生活,維持溫飽足已。在中國憑自己的勞動也就只能溫飽,我現在已經有溫飽了,為什麼還要勞動?

留言6:佩服樓主,請問是什麼原因決定這樣生活呢?

樓主回覆:我們夫妻不工作是為了身體,早上起來很緊張(怕遲到),做地鐵很緊張(要安檢),上班很緊張(怕做錯),下班很緊張(怕人際關係),長此下去,心臟肯定不好,能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其他就不想了多賺多用,少賺少用,不賺不用;多買多吃,少買少吃,不買不吃。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鳳凰時尚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804/59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