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高文謙 陳破空 程曉農:汪東興去世:盤點中共歷任大內總管沉浮

最近,前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以百歲高齡去世,引發人們對歷任中辦主任,中共「大內總管」命運沉浮的興趣。盤點中共歷屆大內總管,從楊尚昆到汪東興到曾慶紅再到令計劃,有人高升,有人落魄,大多命運多舛,沉浮不定,從中透視出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複雜與無情。歷任中共大內總管,其命運各有什麼特點?體現出中共體制的什麼特色?反映了什麼樣的時代背景?

參加討論三位的嘉賓是:中共黨史學者、《晚年周恩來》一書的作者高文謙先生;政論作家、時事分析人士陳破空先生;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博士,轉型問題學者程曉農先生。

高文謙說,中辦主任主掌中樞運作,位不算高但權重,是兵家必爭之地,尤其是在黨內權爭激烈的時候。這是中共高度集權的體制所決定的。中辦主任是秘書的頭,在中共官場,秘書的權力極大,挾首長之威,發號施令,所謂「秘書能當半個家」。毛雖批評這種「秘書專政」,但文革發動前夕,他拿下中辦老主任楊尚昆,換上貼身警衛汪東興。鄧小平以軍領政,讓自己的秘書王瑞林在中辦兼職。江、胡時代也是讓自己的心腹擔任中辦主任,習近平上台前,就已經讓栗戰書執掌中辦,更是破了先例。

高文謙在評點幾位大內總管時說,曾慶紅的權謀一流,六四後,輔佐江澤民,度過難關——穩住李鵬,扳倒楊氏兄弟和陳希同,站穩腳跟,開創了江時代。在中共高層中,曾的思想相對開明,但缺少更大的格局和歷史眼光,汲汲於一黨一派之私,在位十幾年,沒有干成一件功在史冊的大事;而且為了阻止團派接班,以自己的退換取習近平接班,結果看走了眼,現在作繭自縛,置自己於危境,權謀反被權謀誤。

相比之下,令計劃伺候的胡錦濤是個弱主,令為人勤勉、謙恭,心機很深,喜怒不形於色,把胡錦濤伺候得服服帖帖,深得胡的信任,對他十分放手,他則趁機擴充自己的勢力。可以說,在歷任中辦主任中,令計劃實際掌握的權力,甚至超過曾慶紅,成為團派實際上的靈魂人物,有所謂「胡家天下令家黨」之說。這也是他惹禍的根由。習近平為了在十九大扶植習家軍上台,必須打散團派的勢力,令計劃在劫難逃。

高文謙表示,栗戰書是習近平的心腹紅人,其親密關係與令計劃和胡錦濤的關係有一比。至於栗會不會成為有作為的大內總管,並不取決於他,而是取決於習近平。如果習順應歷史潮流,干出一兩件功在史冊的大事,栗就有了大有作為的機會,就像當年鄧小平改革開放給胡趙提供了舞台一樣;但如果習像現在這樣開歷史倒車,栗則難辭其咎,結局不會好,恐怕比令計劃還慘。現在令的下場,就是一面鏡子。

陳破空認為,古代王朝的大內總管,統領太監、宮女,打理皇帝的起居享樂,總的而言,不太涉及政治。但當今紅朝的大內總管,即中辦主任,卻是一個關鍵角色,權力很大,不僅管得很寬,包括秘書工作、機密保管、安全警衛和生活服務等,而且涉及政治,甚至涉及宮廷權鬥,可以說,位高權重,舉足輕重。

陳破空說,擔任這個職位的歷代中辦主任,多半性格沉穩,作風低調,不引人注目,更有忍辱負重、察言觀色,八面玲瓏的超人本領,只是,對應時代背景、政治風雲和主人更替,而面臨不同的機遇和遭遇。中南海歷任大內總管,或加冠晉爵、平步青雲,如姚依林、喬石溫家寶等;或命運多舛,大起大落,如楊尚昆、汪東興、胡啟立等;或鋃鐺入獄、抄家滅族,如令計劃等。他們的命運沉浮,集中體現了中共制度和政治運作的特徵:人治,隱秘,黑箱作業,內鬥不止。中辦主任,始終處在高層權力鬥爭的交匯點,一不留神,就可能翻船倒霉。是一個誘人官職,也是一個高危職業。

程曉農表示,中共歷史上卸任的10個中辦主任的命運可以分為兩類,取決於他們是單純事務型官員,還是捲入高層權力鬥爭。前一類有6個,不但平安事,而且可以高升,包括姚依林、胡啟立、喬石、王兆國、溫家寶、王剛;後一類有4個,因為參與高層權力鬥爭,或是當時遭罷黜,或是事後被打擊,如楊尚昆、汪東興、曾慶紅、令計劃。

程曉農認為,共產黨永遠存在接班人危機,不是原領導人犯錯後害怕秋後算帳,就是新領導人的政策遭到高層內部抵制,所以高層權力鬥爭也就持續不斷。這種接班人危機源於其制度。獨裁者死後,接任者很難建立完全的新個人獨裁,於是在形成集體領導的過程中經常有你死我活的高層權力鬥爭,原大內總管往往因為與舊主的密切關係而遭到整肅;一旦集體領導時間長了,高層各自利用權力分肥,必然腐敗嚴重蔓延,如果新的最高領導人想要治理腐敗,就會遭到強烈抵制,因而爆發高層權力鬥爭,這時原大內總管很難超脫,同樣會被整肅。所以,中辦主任這個職務一旦遇到最高領導人交接班前後發生接班人危機,就成了高危職位。

責任編輯: 白梅  來源:美國之音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829/605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