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面對經濟寒冬 中國中產階級陷入恐慌

最近,中國最受歡迎的社交媒體手機應用上廣泛流傳一篇諮詢專欄文章。這篇題為《經濟危機渡劫指南》的文章旨在為年輕的中國城市職場人士提供建議。文章提出的建議包括:「請你每天的工作時間,都不要再恍恍惚惚惦記著你那點兒散碎銀兩的保值增值,」以及「在經濟危機中,保持流動性是第一位的」。

成千上萬的人在網上分享了這篇文章,其中包括山東省31歲的銀行出納員張媛媛(音)。

「去年年終,我們沒有舉行聯歡會,也沒有年終獎,」她接受採訪時說。「我覺得今年也會這樣。」

「我努力省錢,」她說,「我開始跟同事共乘,減少油費。」她還表示自己現在不去高端商場購物,而是在網上買比較便宜的衣服。

中國年輕一代的中產階級在中國經濟繁榮發展時期長大成人,當時兩位數的增長已成常態,其中很多人現在突然面臨經濟放緩,甚至有了一些緊縮的跡象。

他們取消度假計劃,推遲婚禮,甚至出售最近購買的房屋,以便換取現金。那些在股市持續暴跌中賠錢的人格外焦慮。

他們的憂慮給中共領導層帶來雙重問題。執政黨的合法性來自於實現高增長率和高就業率。隨著製造業領域發展放緩,執政黨還希望鼓勵消費者增加開支,使其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希望推動中國擺脫以投資為驅動的經濟發展模式。

如今的中國人要想獲得有關經濟發展的新聞或建議,會去看社交媒體應用微信,而不是那些聽從共產黨宣傳部門的命令的官方新聞媒體,它們很少報導股市危機以及對經濟增長放緩的廣泛擔憂。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央行促使人民幣貶值,降幅達到數十年來之最,此舉向外界人士發出信號,表明官員們擔心中國的增長率,中國政府之前宣稱今年的增長率將會達到7%。在中國政府強力干預,阻止今年盛夏中國股市的暴跌趨勢之後,中國股市本周再次暴跌,破壞了世界各地股市的穩定性。

共產黨官員下達審查令,試圖壓制國內的糟糕消息。不僅僅是主要黨報避免在頭版發表相關文章,安全官員還會追查那些報導偏離官方說辭的中國記者。

新華社報導,周二,享有良好聲譽的金融新聞雜誌《財經》的一名記者被警方帶走,以「協助調查」編造、散播有關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的案件。《財經》在7月20日發表了記者王曉璐的文章,稱中國證監會希望從動盪股市撤資。

儘管王曉璐遭到拘提,而證監會的一名代表對該報導予以否認,《財經》仍將文章放在了網上。該雜誌發表聲明稱,無法確知王曉璐被傳喚的具體原因。

但審查機構尚未阻止人們在社交媒體上使用與經濟或股市有關的搜索詞,因此,網上的討論非常熱烈。

追蹤中國媒體審查情況的《中國數字時代》的創始人蕭強表示,「在官方媒體缺乏有關股市的報導的情況下,中國投資者依靠社交媒體,主要是兩『微』——微博和微信——獲取有關經濟發展的消息。」

他指出,其中微信是格外受歡迎的,因為它受政府支持的網絡用戶的帖子「污染」較少,而且人們很容易通過它分享西方有關中國經濟的新聞報導,特別是已經翻譯成中文的報導。

這篇在微信上廣泛傳播的專欄文章出自林默,她曾為一家官方商業雜誌工作,後來開始自己在網上撰寫經濟類文章。她接受採訪時表示,她的一些「非常恐慌」的讀者,對她之前有關所謂「經濟危機」的文章做出了回應,給她發送了數百條信息,為此她發表了一系列新的建議。

「很多讀者問我『我們該怎麼辦?』『如果中國變成80年代的日本會怎麼樣?』之類的問題,」她說。「他們都是30歲出頭,到了該買房子、進行投資或開始創業的年齡。所以他們需要作出重要的財務決定,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中,他們擔心會在經濟放緩的過程中損失投資資金。」

「很多人的職業生涯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他們希望利用現在的職位謀取高薪職位,他們擔心在經濟寒冬中會被新公司裁掉,」她還表示。「一名讀者告訴我,他離開一家國有旅行社,加入一家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旅遊服務公司,因為他覺得自己作為一名年輕的職場人士,必須『擁抱網際網路』。如今,他非常後悔做了這個決定,因為新公司正在裁員,他可能是第一個被裁掉的人。」

一名在微信上轉了林默的文章的中國女性表示,文章「符合時代精神」。她曾試圖賣掉房子,但她表示,「現在我覺得可能要等等,等到市場有所恢復。」

最擔心的是大學畢業生。今年,中國有將近750萬大學生畢業,比去年增加3%。

教育部網站的一篇文章援引教育部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鳳的話說,「2015年就業總量壓力依然較大。」國家和地方經濟增速進入『新常態』。」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政治經濟學家史宗瀚(Victor Shih)表示,經濟發展的放緩加劇了就業市場令人擔憂的趨勢。

「近些年來,高薪的職位十分稀少,」他說。「很多年輕畢業生依靠父母的關係獲得政府或國企的底層工作。當前的低迷狀態,會給沒有過硬的關係或專業技能的畢業生帶來打擊。」

林默表示,中國年輕的奮鬥者「擔心生活品質下降。他們擔心永遠無法得到他們迫切希望得到的財務自由。他們擔心永遠無法提前退休。擔心永遠無法開始創業」。

當然,休閒消費仍然存在。北京一些人氣很高的餐廳仍然賓客盈門。本月早些時候的一個周末,中國遊客在高端旅遊目的地巴黎的老佛爺百貨商場(Galeries Lafayette)搶購各式各樣的奢侈品。旅行團在威尼斯的小巷和奢侈品商店穿梭。

但在知乎——與問答網站Quora類似的中國網站——上,從2014年到2015年,數百人對「你的行業、你身邊有哪些事能印證現在經濟放緩?」這個問題做出了回答。今年的答案多種多樣,從「做銷售的,績效工資感覺很難拿」到「建築業,我們老闆去年接了4個大工地,今年到現在一個工地都沒接到,已經開始裁員了!」

25歲的高亦可(音)在東北省會城市哈爾濱的一家房地產公司上班。他接受電話採訪時表示,項目管理部今年4月進行了裁員。他表示,越來越多的中層及高層管理人員離開房地產業,投身技術公司,他所在公司的住房銷售額明顯不如去年。」

他說,「房地產市場的黃金期已經結束了。」

高亦可還在股市賠掉了一半的本金,他稱自己現在計劃節省開支,比如下個月去美國的時候與朋友待在一起,不住酒店。

北京貨運公司雇員方女士表示,整個貨運業都遭到沉重打擊,方女士要求只透露姓氏。

她表示,她和丈夫並不擔憂,她的丈夫在一家國企工作,「靠著共產黨的錢生活。」但方女士表示,她不再購買奢侈品,「有意識地克制自己,不要購買不必要的東西。」

在濟南工作的銀行出納員張媛媛表示,動盪也許也有好的一面。

「或許經濟放緩也沒那麼糟,」她說。「不用加那麼多班。如果賺錢的事沒什麼可想的了,那可以想想與賺錢無關的事情,比如花時間陪父母,或讀一本書。」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0831/606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