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周曉輝:歷史關鍵時刻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

作者:
2005年1月,趙紫陽去世,終年85歲。他的兒女們給其的輓聯中有這樣的字句:「倡民主堅守良知兒女為你驕傲;今西去終獲自由風範永存人間。」雖然目前中共當局仍沒有修正對趙紫陽的錯誤的論斷,但公道自在人心,很多人都明白,在那樣的高位懂得如何堅守最後的道德底線,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而這樣的勇氣正是一個青史留名的政治人物所必須具備的。

趙紫陽(網絡圖片)

2005年1月17日去世的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至今仍為不少人懷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在1989年「六四」學生運動中堅守住了良知,反對中共開槍,並在事後仍堅定的拒絕了鄧小平要其認錯重當總書記的建議。

曾在地方任職多年、在經濟改革方面頗有經驗的趙紫陽,早年深得鄧小平的信任,並在其提攜下,迅速升遷。1980年4月任國務院副總理,8月出任國務院總理;1981年被選為中共中央副主席。胡耀邦被逼下台後,趙紫陽在1987年1月當選為中共總書記,並任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等。在趙紫陽就任總理和總書記期間,除了在經濟上推行改革外,在政治方面也做了一些嘗試,中國出現了一個相對開放的時期,言論和出版自由都有所擴大,社會思想活躍。此外,中國的對外關係也開始平穩發展。

1989年4月,因胡耀邦逝世引發了學生運動,學生上街舉行抗議遊行活動,並反對腐敗等。在胡耀邦追悼會結束之後,趙紫陽針對學生採取了溫和的政策,即勸導學生複課,對學生進行疏導,展開對話,力求緩和矛盾,避免流血等。他還在紀念五四運動70周年的會議上發表講話,肯定了學生的愛國熱情,這份談話緩和了學生激動的情緒。5月4日,趙紫陽又在會見亞洲銀行理事時強調使用民主和法制的手段解決問題,並認為應當通過協商和對話。新華社發表了趙紫陽的講話,但中共黨內左派卻在各大學黨委書記會議上,散布「趙紫陽的講話與四二六社論精神不一致」,從而引發學生絕食。

不久,時任蘇共總書記的戈巴契夫訪問中國,趙紫陽在與其會晤時談到了鄧小平的地位,引起了鄧的誤解。就在趙紫陽準備通過宣傳會議及發表一些文章以消除鄧的誤會時,5月17日,鄧小平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討論如何應對學生運動問題。鄧小平最終表態反對「自由化」,要求黨內保持一致,並提出宣布「戒嚴」,打算使用軍隊鎮壓學生運動。趙紫陽會後提出辭職。

5月18日,趙紫陽、喬石及胡啟立到醫院探望絕食送院的學生。19日凌晨,時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的溫家寶陪同趙紫陽前往天安門廣場對學生發表了談話,希望學生們儘快結束絕食,並願意與之對話,解決問題。說完趙紫陽還向學生們鞠躬,學生們熱烈鼓掌,一些學生哭了。

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19日晚時任總理的李鵬宣布了可以實施武力清場的戒嚴令,而已經失去了政治權力的趙紫陽仍然在做最後的努力。他希望能通知在北美訪問的萬里回國,召開人大常委會,從而利用憲法的形式機構來達到阻止使用武力清場和實現人大實權化的雙重目的。但一切都晚了。

事態很快惡化。中共軍隊進入北京開槍射殺學生和平民。根據俄羅斯的最新檔案顯示,至少有3000人喪生。

天安門流血事件發生後,由中共元老主導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於1989年6月19日至21日召開,會議以批判趙紫陽為主。最終趙紫陽被撤銷總書記等職務,江澤民取而代之。

針對中共黨內的指責,趙紫陽進行過申辯,稱自己處理學生運動時的想法就是要設法緩和與學生的對立,爭取學生中的大多數,使學潮逐步平息下來;而且自己並沒有「分裂黨」。他還提到自己近年來,思想上有了變化,感到如不把政治改革擺到重要議事日程上,不僅經濟改革中的難題很難解決,社會、政治各種矛盾也會日趨尖銳。但申辯並沒有改變既定結果。

趙紫陽下台後,其大部份親信或者同情其遭遇的改革派精英以降職、撤職或判刑的方式遭遇清洗,接替其的無能的江澤民,則背離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無奈下,鄧決定重新啟用趙紫陽,前提是趙必須承認在「六四」中所犯的錯誤,但趙紫陽堅持認為自己沒錯,並要求中央重新評價六四,因此放棄復出。

對此,知名學者姚監復在2012年10月4日至6日的「胡趙精神與中國憲政轉型國際研討會」上曾提及此事,並因此認為他是「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因為趙紫陽是中共黨內僅有的兩個沒有作違心檢討而下台的總書記之一,另一個是陳獨秀。也正因為趙對政治道德倫理的堅持,他被當局軟禁在家中長達16年。

2005年1月,趙紫陽去世,終年85歲。他的兒女們給其的輓聯中有這樣的字句:「倡民主堅守良知兒女為你驕傲;今西去終獲自由風範永存人間。」雖然目前中共當局仍沒有修正對趙紫陽的錯誤的論斷,但公道自在人心,很多人都明白,在那樣的高位懂得如何堅守最後的道德底線,是需要莫大的勇氣的,而這樣的勇氣正是一個青史留名的政治人物所必須具備的。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04/639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