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驚人之語 > 正文

何農成:袁世凱留給世人的教訓

作者:
英明神武的袁世凱,一生中功高績偉,卻在人生緊要關頭,走錯了關鍵的幾步。結果墜入人人喊打的賣國賊、竊國大盜的深淵。前車可鑑,袁世凱的人生告訴世人:人生中難免經常犯錯,但不能在關鍵的時候犯錯,所以無論是誰,在關鍵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千萬不可自恃功高,不顧廣大人民利而為所欲為。

上小學的時候,歷史課本里的竊國大盜袁世凱,烙成了我一生對袁世凱的認識,此後幾十年再沒有改變過。

文革結束後,中國史學界對袁世凱的研究大增,對袁世凱的評價也有了諸多不同的說詞,甚至還有了喊冤的聲音,我認為僅「復辟帝制」一條就足以將袁世凱以竊國罪論。

一個人的一生,會做過很多的事情,大多數人做過很多好事也做過不少壞事,尤其是生活在上流社會、對歷史起過重要作用的人。評定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須到死時才能蓋棺定論。比如汪精衛若是晚年不降日投敵,不做日本人的傀儡,不做漢奸,才氣熱血的他僅冒死剌殺載灃的俠舉,「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獄中豪氣,就堪稱中國男兒的楷模。可就是投敵降日那關鍵性的幾步,使這個國民革命的功臣翻成中國的最大漢奸,落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汪精衛的前車之覆就是被黃興贊為「中國之華盛頓」的袁世凱。有任事之才、治軍之能的袁世凱,從軍隊基層做起,一直爬到金字塔頂的寶珠上,成為當時中國第一人。袁世凱的文治武功自然是非常人可比;其鴻鵠之志,絕頂之瞰也極少有平視者。在他因功高震主而被逼韜光養晦的日子裡,寫下的《自題漁舟寫真二首》中的一首道:「百年心事總悠悠,壯志當時苦未酬。野老胸中負兵甲,釣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無磐石,嘆息神州變缺甌。散發天涯從此去,煙蓑雨笠一漁舟。」其憂國憂民之大志而又懷才不遇之怨可見一斑。

縱觀袁世凱一生,用《三國志》評價曹操的一句話似乎比較貼切——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

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軍亂,宗主國清廷應朝鮮國王妃閔妃之請,出兵平亂,袁世凱隨大部隊東渡朝鮮,才得以初出茅廬。袁世凱率領一支清軍在配合平叛行動的戰鬥中,堅毅勇敢,身先士卒,樹立了很好的形象,也感染了部下,建立了個人的威信和強大的號召力、凝聚力。壬午軍亂很快平定,袁世凱立了大功,得到上級「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的極高評價,並授以首功,時年23歲,真可謂英雄出少年。

後來袁世凱以幫辦朝鮮軍務身份駐朝。留鎮朝鮮期間,得到了朝鮮上下的一致好評,朝鮮官場人士贊他:「明達夙成,留京師期年,大得都民之心」,稱為「袁司馬」。尤其值得一書的是在1884年,朝鮮「開化黨」人士發動甲申政變,駐朝日軍趁機行動,欲挾制王室;袁世凱英勇、果斷地指揮駐朝清軍擊退了日軍,阻擋了日本的滲透勢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戰爭之際謀取朝鮮的企圖,維持了清廷在朝鮮的宗主權及其它特權,推遲了中日戰爭的爆發。

袁世凱其罕見之才嶄露頭角後,令朝臣們刮目相看,李鴻章贊其「血性忠誠,才識英敏,力持大局,獨為其難」。功績也為他榙起了登天的雲梯。26歲就被封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位同三品道員,可左右著朝鮮政局。

隨著年齡的增長,年積月累的經驗和知識使袁世凱變的越來越務實,越來越老練。他深知只有建立一支屬於自己領導的軍隊,才能擁兵自重,永遠立於不敗之地。1895年,袁世凱借軍務處大臣榮綠、李鴻章「新建陸軍」、奏派袁世凱擴練之機,在天津與塘沽之間的小站邊練兵邊培植自己勢力。此時的袁世凱思想開放,力行西學東漸,聘德國軍官十餘人擔任教習;又不拘一格選人才,挑選百餘名軍官學校的學生任各級軍官,引用和培植了一大批私人親信,如徐世昌、段祺瑞、馮國璋、王士珍、曹錕、張勳······等這一批後來成為清末民初軍政的要人,加強了對全軍的控制。新軍漸漸羽翼豐滿,後稱作北洋新軍,成為朝廷所倚重的陸軍主力,袁世凱也因新軍益貴,成為最受朝堂矚目的重臣。

對熱火朝天的義和團運動,袁世凱的認識與清廷的「民氣可用」恰恰相反,他認為義和團是「左道邪教」,到處毀鐵道,倒線杆,嚴重破壞了社會安寧。1899年冬,義和團在山東的排外行為引起各列強的不滿,頻頻對清政府施壓,清廷被迫撤換縱容拳民的山東巡撫毓賢,任命袁世凱代理山東巡撫,袁即率領全部新軍隨任濟南,驅趕拳民,令義和團在山東無法立足,拳民逃往天津、北京······翌年爆發了八國聯軍戰禍,袁世凱治下的山東社會穩定,看不到一點亂相。

袁世凱的才華、功勞、權勢引起了朝廷的猜忌,把他放回老家。一時失勢的袁世凱身在江湖,眼睛卻時時刻刻在盯著全國的政治、軍事變化,以圖東山再起。機會總是眷顧有心人的,當時恰逢革命黨在全國活動,革命形勢蓬勃發展,日漸燃成燎原之勢,為袁世凱的復出提供了絕佳的機會。在革命黨勢如破竹的進攻下,朝中反對革命的王公、大臣們都想起了袁世凱,寄希望於袁世凱,盼望袁世凱出山,平定革命黨,再建當年曾國蕃平定太平天國之奇功。袁世凱果如其願,臨危受命,領軍鎮壓革命黨。但是復出後的袁世凱,經過分析時局,權衡謀算,選擇了順勢而為。結果袁世凱的復出並沒有成為窮途末路的清廷之救命稻草,反而成為讓清廷覆滅的臨門一腳。袁世凱先是打著「實行君主立憲」的旗號,攫取了清政府的一切權力;隨即迎合時代潮流,通電支持共和,逼著清廷最後一位皇帝遜位,宣告終止了近三百年的清朝統治,結束了兩千四百多年的中國封建君主制。

清王朝覆滅了,中華大地實行共和,由誰入主總統府?群雄逐鹿,幾經較量,還是靠實力說話,孫中山大元帥不得不把總統大位讓出來,給了軍力雄厚、聲譽隆起的袁世凱。袁世凱主政後,襄贊新政,引進西方民主、廢除科舉、督辦新軍、建學校、辦工業,籌劃自主建造鐵路。鼓勵民族資本家興建麵粉廠、火柴廠、捲菸廠、造紙廠以及採煤、冶煉,又建立中國警察隊伍,奠定中國近代司法制度······做了許許多多有益的事。

假設到此為止,袁世凱或者激流勇退,或者不得隴望蜀,復辟帝制,或者做個順應潮流的開明總統,甚或忽然暴斃,袁世凱在中國近代史的地位都會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可是,歷史沒有假設。比如汪精衛後來不降日投敵,蔣介石在日本投降後讓賢,中國歷史都不會是書本上現在寫的這樣了。

袁世凱在人生路上關鍵性的那幾步,沒有把握好,滑進了逆歷史潮流而行的邪道,致使他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1914年1月,袁世凱悍然下令解散國會,廢止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5年5月9日袁世凱以中國無力抵禦外侮為理由,向日本遞交復文,接受令中國喪權辱國的21條。1915年12月,袁世凱宣布恢復中國的君主制,建立中華帝國,改元洪憲,將總統府改為新華宮。就是這關鍵的幾步,註定了袁世凱不僅是喪權辱國的賣國賊,而且是復辟帝制的竊國大盜。

袁世凱一生受清朝重用,提攜。心思縝密,機敏精明的他誓言格守忠臣的道德倫理,常以忠臣自居,所以他最忌諱別人看他是取清朝皇帝而代之的奸佞。聰敏智慧、極易接受新事物的袁世凱當然會明白,消滅帝制,建立共和是歷史潮流,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做皇帝的風險足可以讓他從絕頂栽到深淵。但袁世凱後來終究還是做出了稱帝決定,號洪憲皇帝,改年號為洪憲。

單看洪憲二字就可以看出袁世凱在稱帝與不稱帝之間反覆進行過天人交戰,幾經俳佪,最後才下定決心做出艱難選擇的。「洪憲」,顧名思義,洪既皇帝獨有的齊天的洪福洪德,憲則是立憲行政,以法治國。「洪憲」二字其實是一種生硬的古今結合、中西聯緣的怪胎。

由此可見,袁世凱要搞的是君主立憲制,這樣搞至少有兩大好處:一,可以圓了他的皇帝夢,子子孫孫也可以沒有一點風險,不費半絲力氣繼承皇位。二,順應歷史潮流,引進西方先進的民主制度,利於國家發展。日本民治維新之後走的就是這條路,事實證明這條也不失為富民強國的好路子,中國完全可以以日本為師。三,國民容易接受,建新朝、立新政阻力小,支持者多。

但是,袁世凱是誤判了形勢,做出了特錯的決定。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列強文化紛紛湧進中國,民主思想也大步滲入中國,一直以天朝自居,蔑視外夷的中國人在被侵略的痛苦中醒過來了,逐步接受了外來的先進思想,加強了與外夷的溝通,掀起了西學東漸的熱潮······中國的志士仁人,社會精英為了國家的獨立和富強,一波又一波延綿不斷地發起了向西方學習,以圖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運動。從洋務運動,戌戊變法到三民主義,西學為用,中學為體的思想深入人心。袁世凱在這樣的形式下做出對日妥協,對內稱帝的決定,明顯是不識時務。

賣國惹民恨,復辟惹民怨。對袁世凱的倒行逆施,人民怨憤沸騰。引起了許多地方的人民騷動或起義,這些反抗力量宛如涓溪細流,七聚八合,終成滔滔江河,洶湧澎湃,銳不可擋;各地握有軍隊權勢的軍閥名宦也紛紛起義倒袁,發動護國戰爭。過去擁他的部下包括心腹親信段祺瑞、馮國璋······等也紛紛離他而去,袁世凱落到了眾叛親離、人人咒罵的下場。

短命的洪憲王朝在各種勢力的打擊下,僅僅只度過了八十三天就象肥皂泡一樣破滅了,消失的無影無蹤。袁世凱憂憤成病,僅僅十多天的心理與生理的雙重打擊,就致他一命嗚呼,1916年6月6日袁世凱與世長辭,享年57歲。袁世凱的皇帝夢並沒有給他任何好處,反使他的一切既得利益和權力喪失殆盡。

袁世凱說過不稱帝,可為什麼還是當了皇帝,細細算來,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最主要的首因是受幾千年的封建專制的影響,「朕即天下」,九五之尊的誘惑不能不讓他神魂顛倒,忘乎所以。做總統與皇帝雖說都是國家第一人,但體現的是兩種制度。一,皇位是世襲的,一人做了皇帝,子子孫孫、世世代代可以當皇帝。總統大位不但不能世襲,而且任期也有限,當了十年之後,就要換人來做。二,皇帝是一人握有天下所有的權力,甚至是生殺權,君要臣死,臣就得心甘情願去死,否則就是不忠的逆賊。所以,皇帝不存在犯法,既使犯了滔天大罪,也沒法律管得了。總統則要受法律的約束,犯了法,同樣要受到法律的制栽。總統的權力是有限的,三權分立,總統只能在他的權力範圍內行使權力。這樣一比較,袁世凱當然會明白,當皇帝的好處遠非總統可比。

其次是受了子女和女人的影響。袁世凱有一妻九妾共生了17個兒子、15個女兒。兒子們那個不想當太子,當親王;女兒們那個不想當公主,妻妾們那個不想為後為妃。自古以來,英雄難過親情關,皇帝也多是這樣,歷朝歷代人傑多的是,為什麼每個皇帝都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那怕是弱智、病秧子)而不是德才雙馨、體健智足的別人?這就是血緣親情的原因。

袁世凱的長子袁克定為了圓太子夢,不惜偽造了袁世凱最愛看的《順天時報》,專門刊登一些鼓吹帝制,擁護袁世凱當皇帝的假消息,變作法兒讓袁世凱看。更可笑的是袁克定還讓河南老家的守墓人韓誠用一塊舊石頭刻上「天命攸歸」四個字,再埋進地里,過一段時間,待石頭變的陳舊古相了,挖出來獻給袁世凱,說是從袁家祖墳掘得,證明袁世凱實乃真龍天子,開國皇帝。就這樣,袁家的家事影響了國是,古云:皇家無私事。權力大了,有時候家事就成了國事,甚至有可能是造成歷史巨響的大事。

其三是外人的胡言亂語攪得袁世凱心潮澎湃。德國皇帝對在德國治病的袁克定說:「中國現在搞的共和制,不適合中國國情。中國要想發達,必須向德國學習,非帝制不能發達。大公子回國後一定轉告大總統,中國要恢復帝制的話,德國一定盡力襄助。」袁克定歸國後,又把德皇的話添油加醋地在袁世凱面前大大地宣染一番,搞的袁世凱心猿意馬。

時有美國行政學專家古德諾受聘為袁世凱顧問,在古氏返歸美國臨別之際,袁世凱去送別並求古氏贈言,古氏說:「言之幸勿見罪,貴國人民智化程度遠遜歐美,躐等以行共和之制,無異削足適履也。以吾觀之,如改行君主政體,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古氏這番話,對袁世凱震動很大,即命跟隨抄寫下來。可見,不管此論者的出發點如何,但對袁世凱稱帝是起過明顯的催化作用。

除了這三點主要原因外,其它促成袁世凱稱帝的原因還有很多,但萬變不離其宗,歸根結底,讓袁世凱決定稱帝的是一個「利」字。「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為利死,鳥為食亡」本是普遍的社會現象,「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人若是踫上了人生緊要關頭,選擇關鍵性的那幾步可要慎之又慎,免得一失足成千古恨,我認為這才是研究袁世凱的意義。

袁世凱的教訓一:做人要審時度勢,要識大體。袁世凱明知稱帝會引起全民反對,卻自欺欺人地錯誤估計會得到國民們的擁戴,他沒有想到,共和制已經深入中國人心裡,君主制已經成為人人厭惡的腐臭之源。袁世凱明知同意喪權辱國的21條會引起全民公憤,卻認為人民會理解他的苦衷——因無國力抵禦暫時委曲求全,今後自當做臥薪償膽之圖。他沒想到有著家國情懷傳統的中國人往往把尊嚴看的比生命還重要,著名的民諺有「寧願站著生,不願跪著死」,與日本簽訂有辱國格的21條,每個中國人都接受不了。

如今中國改革開放已經搞了三十多年,已進入到深水區,改革開放的口號因此也在前面加了深化兩個字。深化改革開放關係每個中國人的利益,對於一些既得利益者,如何面對深化改革,也當審時度勢,要識大體,千萬別做了阻礙深化改革的攔路虎。

教訓二:做人不能利令智昏。袁世凱本來一個極聰明的人,袁克定偽造《順天時報》,做假「天命歸攸石」······等力勸袁世凱登基的狐言鬼語豈能瞞的過他的慧眼,只是他被皇帝夢所迷惑,明知是假也寧願當作真事來看,當作真話來聽。

大躍進年代,畝產幾萬斤小麥,十幾萬斤稻穀······的衛星比比皆是,很多人明知是違悖科學規律的事,卻也深信不疑,也是利令智昏的結果。

教訓三:人生在世,要重親情,但重親情必須建立在守大義的原則上。那時候,中國人均壽命只有四十多歲,歷朝歷代短壽皇帝數不勝數,長壽皇帝卻寥如晨星。洪憲元年,袁世凱57歲了,以人到七十古來稀為袁世凱的壽限,也只有13年皇帝可做,與做滿總統期相差無幾。袁世凱人到老年,之所以還熱衷於皇帝夢,說到低是在為家人著想。

到了社會物質文明相當富裕的今天,一些貪官們為了讓兒輩、孫輩過的更舒服,生活的更光鮮,不惜與黨紀國法對著,結果鋃鐺入獄,悔之晚唉。

教訓四:人生在世,不要把漂亮的壞話當作好話聽。德國皇帝與美國古德諾勸袁世凱稱帝的話,聽起來好象是錚友出自肺腑的真知灼見,其實是殺人不見血的美麗謊言。在中國實行君主制,中國只會落後,當然有利於列強們瓜分。實行民主共和制,中國一強大,列強們就在中國撈不到好處了,這個道理,袁世凱不是不懂,只是被利和漂亮話蒙住了雙眼。

個別貪官也是這樣,往往被幾句拍馬屁的話就舒服的得七暈八素,不知道東西南北了。結果或被人奸商所利用,或被利客牽著鼻子走。

英明神武的袁世凱,一生中功高績偉,卻在人生緊要關頭,走錯了關鍵的幾步。結果墜入人人喊打的賣國賊、竊國大盜的深淵。前車可鑑,袁世凱的人生告訴世人:人生中難免經常犯錯,但不能在關鍵的時候犯錯,所以無論是誰,在關鍵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千萬不可自恃功高,不顧廣大人民利而為所欲為。

責任編輯: 江一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11/643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