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馬雲回答柯林頓女兒一段話 直擊中共體制痛點

作者:

中國電商平台最近陷入爭議漩渦,營收上漲快,贏利增長不快,大打價格戰,平台上的店鋪虧損面大。

圍繞電商平台的爭議其實就是對於傳統實體經濟的爭議,中國實體企業到底如何擺脫價格戰的宿命?

改革開放三十年後,中國從短缺經濟到了「產能過剩」時期,這並非真正的產能過剩,而是制度失去了活力,一些大而不倒的殭屍企業失去了動力,無法滿足中國中產收入階層以上消費需求。

中國人滿世界購買奶粉,極端時把荷蘭等國超市的奶粉購買一空,中國進入智能製造時代,但機器人的核心零配件來自日本、德國等國家,中國消費者的品牌需求、信用需求、技術需求得不到滿足,那些只會打價格戰,把中國經濟繼續拖入低端、質次泥潭的中國企業家應該心生慚愧,他們沒有能力建立品牌,挽回信用,卻以損害社會價值的方式賺取危機前的最後一桶金。

於是,有新的企業家以破壞式創新者的面目湧入三十年後的市場,他們就像水銀式的不斷填滿市場上的各種空缺。

2014年9月23日,馬雲挾阿里巴巴在美國成功上市之威,參加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主辦的「柯林頓全球倡議」年會,在回答柯林頓千金切爾西「如何看待阿里巴巴上市將帶來的價值」的問題時,給出的答案非常經典:「為什麼阿里巴巴在中國能取得成功?因為中國的貿易結構實在太爛了,於是,我們就有了機會。為什麼美國的電商卻不怎麼樣?因為基礎結構太好了。在美國,電商就是一道甜點,但在中國卻是一道主菜。」

這個回答直擊中國經濟的痛點,雖然商品交易量極大,但交易環節過長、交易成本過高、尋租與食租者太多。這個回答也解釋了淘寶為什麼能夠成功,替萬千商家摘除產生痛點的器官,通過去仲介、扁平化的方式讓商家直接面對消費者。如果偏離這個航向成為新的食租者,淘寶不可能成功,即使成功也會衰敗。

無論是三十年前中國市場經濟初起之時,還是今天市場經濟進入第二階段,成功的、具有責任感的企業家的品質是共通的,以無比的勇氣在市場探險,提供社會特定階段的短缺商品、短缺資源,用時髦的話說,解決經濟領域的痛點。

如今的中國,既有大型的跨國企業,也有小而精緻的企業,成為所在領域的隱形冠軍。比如中國有世界最大的吸管企業,也有世界最大的無人機生產企業,兩家企業的市場估值也許相差很多,兩位企業家的財富可能相差極大,誰在乎呢?兩個人一樣值得尊重。

近年來日本著名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郞的神話在中國江湖流傳,工匠精神被中國企業家掛在嘴邊。在《壽司之神》的專題片中,第一個鏡頭就是摘下白手套,這是為了維持製作壽司的觸覺,一輩子堅持的習慣。在此期間,日本經歷了戰爭、經濟崩潰、經濟復甦,一直到最近二十年的經濟停滯。歷史在變,惟一不變的是堅持與精神。

製造精品壽司是創造價值,甚至可以提升到一根筋地堅持日本傳統文化,而在中國,生產最好的柳橙,同樣是在創造文化,一顆柳橙造就一段堅持二十年的傳奇。

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需要的東西太多了,中國投資者需要可信的會計師,中國寶寶需要放心吃的奶粉,中國老人需要厚實的紙尿褲,中國企業需要可靠的汽車零配件。

有個神秘的企業家,別人問他,你快活嗎?他回答,快活的,在賺錢的時候。再問,有比這更快活的嗎?回答,在賺更多錢的時候。

這不是一位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當然,僅憑這句話也不能斷定這是位有過失的企業家。把賺錢作為樂趣,並且有實現的途徑,是企業家的基本素質。但偉大的「社會企業家」除了有能力,更有對社會的關懷,起碼不會再把中國製造拖入價格戰的深淵。

企業家有的具備價值,有的在消耗價值,甚至成為社會價值的蛀蟲,這樣的人行之不遠。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鳳凰博客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30/65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