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慕容雪村:脆弱的和危險的:中國建造

作者:
這些是隱藏在「中國崛起」壯麗圖景下的極為危險的事實:因為政府對超級工程的偏好,以及在項目論證和決策中的草率,在建設和監管中的馬虎,再加上無所不在的權錢交易,中國國土上到處可見質量低劣的建築工程。而隨著中國國家資本的擴張,這些有中國特色的危險工程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應當對此有所警惕:中國公司或許會給出最低的投標價,但他們的工程往往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慕容雪村:脆弱的和危險的:中國建造

「就像核彈爆炸了一樣,」卡車司機趙振誠告訴美聯社記者,「我從沒想過會看到這樣的場景。」

那是2015年8月12日深夜,在離北京138公里的天津,一座存有大量危險物品的貨櫃碼頭發生爆炸,共導致超過170人死亡。傷者數以百計。

在中國的社交媒體上,人們為這起事件悲痛、憤怒,卻沒有太多人感到意外。「這種事情遲早都會發生,區別只是什麼時間發生,以及在哪裡發生而已。」事發當晚,一位朋友這樣評論。

10天之後,8月22日,山東淄博的一家化工廠發生爆炸。8月31日,山東東營的一家化工廠發生爆炸。10月12日,也就是大爆炸的整整兩個月後,還是天津,另一家倉庫發生特大火災。

中國的建築質量一向為人詬病,在許多時候,它們比紙牌搭的房子還要脆弱,頻頻發生的倒塌事故造成大量死傷。就在最近,10月30日,在河南,一棟正在改造的兩層樓房整體倒塌,導致17人死亡。

從2007到2012的五年間,中國有據可查的橋樑垮塌事件就有37起,共導致182人喪生。

這些是隱藏在「中國崛起」壯麗圖景下的極為危險的事實:因為政府對超級工程的偏好,以及在項目論證和決策中的草率,在建設和監管中的馬虎,再加上無所不在的權錢交易,中國國土上到處可見質量低劣的建築工程。

而隨著中國國家資本的擴張,這些有中國特色的危險工程已經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各國政府和企業應當對此有所警惕:中國公司或許會給出最低的投標價,但他們的工程往往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

此刻,中國的國家公司正奔赴世界各地,興建中國式的超級工程。在蘇丹,中國人正在修建超大型的水壩;在厄瓜多,中國人除了修建水壩,還在建設一座煉油廠。在柬埔寨、在孟加拉、在肯亞,中國正在幫助當地人修建橋樑。

核電工程尤其令人不安。2015年10月,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和英國政府簽署協議,準備幫助英國建設至少兩座核電站。

但即使中國,核電項目也存在著巨大的爭議,許多人都認為中國對核電的安全投入不足。連一向支持共產黨的核專家何祚庥都此表達了強烈的不滿,甚至認為政府雄心勃勃的核項目是「瘋狂的」。而根據我們對中國建造和監理運作的了解,核電廠發生事故也是遲早的事,「區別只是什麼時間發生、在哪裡發生而已」。

我們沒有理由期待中國境外的建築質量和管理水平會高於本土。和本土的情況類似,負責境外建設的也大多是中國的國營公司,所僱傭的往往也是廉價的中國勞工,這些公司的高階管理者大多由政府指派,或本身就是政府官員。

中國的工程質量和管理水平已經引起了一些警覺。2014年,因為中國公司承建的河內輕軌項目連續發生事故,遭到越南交通運輸部的公開批評。至少12家中國企業因為涉嫌欺詐和賄賂,被世界銀行列入了黑名單,禁止參與由世界銀行資助的項目。

境外公司的高管貪腐相當普遍。以出資在厄瓜多修建煉油廠的中石油為例。在最近幾年中,這家公司包括董事長、總會計師在內的許多高管都因貪腐問題被查辦或逮捕。

因為建築質量和管理失誤而導致的事故在全世界並不罕見,中國的獨特之處在於,同樣的事故總是不斷地發生,人們不斷地死亡,而所有的死亡,都是因為幾乎同樣的原因。

面對重大傷亡事故,中國政府總是表現得像一個臨時政府,在搶救、安置、事故原因追查等方面,處處表現出驚人的不專業。

以天津大爆炸為例,消防員不知該如何處置化學品引發的火災,官員不知該如何回答記者的提問,事發10小時後,當地影響力最大的電視台依然在播放無聊的肥皂劇,無一字提及傷亡人數。

雖然中國事故頻發,但我們的政府卻並沒有從中學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只有在信息控制和新聞管制方面,它才表現出其高效和專業的風範:隱瞞事實、禁止媒體報導,迅速地、大量地註銷涉嫌「造謠」的網站和網絡帳號。領導的指示永遠英明,家屬的情緒永遠穩定,每一場傷亡慘重的災難,最後都成為政府讚美自己的慶典。教訓不被記取,責任無人承擔,於是乎,同樣的事故總是一發再發。

對許多政府領袖而言,「中國訂單」意味著就業和經濟增長,卻很少有人願意正視其中的道德因素。近些年來,中國政府大量對外投資,但合理地推測,這些投資的收益將大多由官員和權貴家族攫取。它們與普通中國人幾乎沒什麼關係。

在過去幾十年間,中國人已經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而現在,當「中國式建築」和「中國式管理」即將走向全球之時,這個世界又準備為此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慕容雪村是一名作家,其最新小說《原諒我紅塵顛倒》(Dancing Through Red Dust)近期以英文出版。本文最初發表於《紐約時報》英文版。】

 

責任編輯: 江一  來源:紐約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130/653263.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