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新聞聯播背後的真相:大陸真正的城市格局

每天都會在網上看到各種城市排名:GDP排名、房價排名、各種指數排名等等,都是用一堆數據下結論,基本都是泛泛之輩的誇誇其談,或者人云亦云,毫無可讀性。

中國依然處於發展大浪潮當中,城市格局是由經濟結構變遷決定的,而且變化日益微妙,如果不能從深層次上分析這個問題,就永遠只能停留在「數字」表面。

請記住:在中國「數字」不會帶來任何真相的,更說明不了任何本質問題!

中國的真相既不像憤青眼裡那麼極端,也不像新聞聯播里那麼堂皇。我每天也在看央視的「新聞聯播」和「新聞頻道」,但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看。你只要用「心」,那些虛榮的信息都會被過濾,入不了你的法眼,剝去一層層外皮,真相就自然呈現。

1中國城市格局

OK,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中國城市格局的問題。

首先,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在中國,凡是沿海的經濟發達省份,都會有一個「經濟中心」城市,其經濟發展水平要比「省會」城市高。自南向北依此為:廣東的深圳VS廣州、福建的廈門VS福州、江蘇的蘇州VS南京、山東的青島VS濟南、遼寧的大連VS瀋陽

也就是說,這些省份都有一個「經濟中心」和一個「政治中心」,這叫「政商分家」。只有「政治」和「商業」分家了,經濟才能真正的發展,這也是中國第一階段改革開放的成果,沿海省份經濟碩果纍纍。

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凡是經濟欠發達的大陸省份,本省經濟就會出現「省會獨大」的經濟現象,比如:湖北的武漢、湖南的長沙、四川的成都、安徽的合肥、陝西的西安、山西的太原、新疆烏魯木齊、雲南的昆明等等。這叫「政商不分」,「政治」和「商業」糾結在一起,這些地方的經濟往往是依靠「行政」手段堆砌起來的。

這就是「大陸」跟「沿海」的區別,經濟結構不一樣。「省會一家獨大」和「兩個城市遙相呼應」相比,很明顯後者更具協調性、分工性,當然這也是改革開放的政策傾斜導致的。

而我更想說的是:對於制定政策的領導而言,為什麼那麼多大陸的省級領導依然看不到這個問題呢?

比如安徽,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舉全省之力建設一個「合肥」。凡是去過合肥的人都知道,論及外表它算是富麗堂皇了。但是一個省會的富麗堂皇跟該省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是沒有任何關係!更何況,合肥本地人均收入其實很低,也不能跟其外表成正比。

究其本質,是領導們太喜歡、太在乎自己的家園了,因為他們都是住在「省城」里的。他們難道不明白:要想使一個省的經濟水平得到發展,必須「政商分開」,政治的歸政治,商業的歸商業。選擇一個城市作為「經濟中心」跟省會遙相呼應,這叫分工明確、定位精準,這樣既出政績,老百姓生活又能提高。亂燉是做不出好菜的!

安徽如此,四川、湖北、湖南、陝西、山西都是如此!OK,現在大家知道為什麼有些省會生產很富麗堂皇,而該省的百姓卻很窮了吧。所以大家看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不要看新聞、不要看數字、不要看高樓。我感嘆的是:如果沒有開明的思想,沒有足夠的大局觀,這些地方會一直落後下去!

2中國的大城市

OK,弄懂這個問題。我們再來看看整個中國。

如果把中國看成一個大省份,那麼其政治中心就是北京,經濟中心就是上海,你看這分工多麼明確,所以改革開放才30年就取得了有目共睹的經濟成就。

首先,北京和上海到底誰才是中國第一大城市?這個大家不用再爭論了,是北京。因為我的幾個微信公眾平台早就給出了後台分析,北京永遠都比上海多大概三分之一左右,當然這裡僅從人口多少而論的。

那麼,北京因何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市的呢?

這裡就必須有深層次的分析。我們知道,中國城市發展基本上都是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的。而中國上一個階段的改革開放,其發展方式其實就是「權力經濟」。

北京,其實是「權力經濟」的極端產物。

中國上一個階段的改革開放,其實不是完全的開放,只是開放了一部分權力,依然有很多權力是沒有外放的。因很多地方政府、企業辦事都得跑到北京來審批,「駐京辦」就這樣產生的。全國的錢都往北京送,全國的有錢人都想往裡擠,北京房價能不高嗎?

同時,北京壟斷了全國最得力的資源,包括全國最高端的教育、醫院、文化等等資源,一點不願意不往外放,導致很多人的理想只有在北京才能實現,「北漂」就這樣產生的。

這種絕對的優勢導致在北京的人心態都是「扭曲」的,在北京隨便見一個人,都說自己認識這個認識那個,這也能幹那也能幹,再大的事到他們嘴裡都是小菜一碟。腰裡不懷揣著幾個億的項目,都不好意思出來見人。

上帝是公平的。北京享受了全國最優質的資源,也呼吸著全國最骯髒的空氣,誰敢說「霧霾」不是上帝賜給北京的特殊禮物?

但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中國接下來就將解決權力的問題。李克強總理要就申明了:要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再加上反腐的強化、審批流程的縮減、政府職能的轉變。

中國將迎來下一個嶄新的時期:今後的企業家將更加注重創新,而不是搞關係,政府更注重服務和搭建平台,而不是掌控和指揮。

這就是中國上一階段的經濟體制問題,再加上發展速度之快,導致北京之大實數世界罕見,其各項隱患和大城市病,也將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再定位而減緩。

全國的錢都往北京送,然後這些錢都送到上海運作。這就是政治中心和是經濟中心的區別。準確說上海應該是「金融中心」。

所有的商業模式發展最後,就是錢如何生錢的問題,這就是金融的本質,它位於食物鏈的最高端,所以上海人均GDP永遠是最高的。只要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不動搖,永遠都是最富裕的城市,這是定位決定的。

這些錢運到上海後就需要錢生錢。因此上海的金融公司多如牛毛,在那裡最普遍的工作是「理財顧問」和「理財經理」,她們是怎麼開拓客戶的呢?最開始是去百度做推廣,後來是微信搖一搖,最後是去跟大爺大媽一起跳廣場舞。

上海人眼裡都是錢,所以會更加物質和現實,上海的小資情調和虛榮也是無與倫比的。是一個適合成功之後再來運作和揮霍的地方,它缺乏對成功過程的欣賞,也就是缺乏對勤奮的認可、對年輕人的包容。

而這一點形成了上海最嚴重的詬病:太缺乏創新和創業精神了,為什麼我們要提到這一點,因為這一點才決定著一個區域未來。

這就是深圳和上海的區別。深圳的定位應該是「科技中心」。科技最講究的是什麼?就是創新!

深圳是中國最年輕的城市。如果你想讀懂中國歷史就去讀北京,如果你想讀懂中國近代史就去讀上海,如果你想讀懂中國現代史就去讀深圳!

中國電子類、家電類、智能產品往往都分布在這裡,深圳的南山,基本上聚集了中國的所有科技巨頭,其實要看「中國製造」的水平和前景,就看這座城市的創新能力了。

在深圳的大街上,你很少看到老頭老太,整個中國正在老齡化,唯有這座城市依然是年輕人的天下,這其實也是深圳的一個優勢條件。

這是中國的三個一線城市,各有各的定位,北京代表的是因為國有資本,上海代表著外資資本,而深圳代表民間資本,三者各司其職。各領風騷。

很多人說一線城市節奏快,壓力大。但是一線城市的服務性質和消費結構的完善,卻是其他地方不具備的。

另外,在一線城市打拼更多的是依賴你的能力,然後去碰撞各種機會。而在三四線城市,或者你的老家的那個縣城,更多的看你的背景和出身,相信這一點很多人深有感觸。

3中國「傳統產業鏈」

繼續詳解地域經濟格局,我們就必須要弄清一個概念,那就是產業鏈。中國「傳統產業鏈」是怎麼樣的呢?

我們以紡織服裝為例做一個說明:新疆的「棉花」先運到山東,在山東做成「紗線」,山東的「紗線」再運到「江浙」做成面料,這些面料再運到廣東做成「服裝」,然後再貼上各大品牌的標籤,我們身上的每一件衣服都是這樣做出來的。

從「棉花」到「紗線」是初級加工,這是勞力密集型生產,從「紗線」到「面料」是深度加工,需要染色、漂染等各項功能的檢測,而從「面料」到「服裝」則需要設計師的創意注入,然後才能成為一件衣服。最後就是「品牌」運作,經過品牌方不斷的營銷和宣傳,最終成為各類人群追逐的品牌服裝。

大家發現沒有,在這條傳統的產業鏈中,從低到高依次是:新疆、山東、江浙、廣東,這些區域的經濟水平依次遞增。

這就是定位決定的,你所處的環節越高,所需要的技術含量就越大,以腦力勞動為主,獲得的收益就越高。你所處的環節越低,所需要的技術含量就越低,以體力勞動為主,往往都是粗放型的生產。

從產品角度來說,品牌運作就是產業鏈的最高環節,比如我們使用的蘋果手機,雖然都是富士康生產的,但我們從來不會認為它是「中國製造」的,這就是品牌的神奇之處。這也是中國經濟的瓶頸,淪為給別人代加工的地步,處於整個世界產業鏈的低端環節。

從商業角度來說,金融才是產業鏈的最高環節。無論是服裝這樣的快消品,還是服務行業,很多品牌都把總部設立在北京,賺到了錢再送到上海運作(上海股交所)。

中國區域經濟格局就是這樣來的:

新疆—山東—江浙—廣東—北京—上海。

究其本質是這樣的:

材料—加工—成品—品牌—金融。

就是這樣一個過程,所以有時先天條件更容易決定一個區域的定位,比如幾乎所有的「資源強勢區域」都處於「經濟窪陷區域」。比如內蒙、新疆、山西擁有很多優越的原材料,羊毛、礦產等等自然資源,無論你的養殖、開礦技術做到多麼極致,卻永遠只能處於「資源」這個最低端環節。

而江浙和廣東往往其實都是土地的貧瘠之處,他們只有從事商業活動的才能維持生活。這就好比一個人天生擁有「坐享其成」的老本,往往「不思進取」。而一個人如果生下來「一無所有」,必然會產生強烈的創造欲望。

點評:

所以有時候真的不是我們不夠努力,而是你生下來就處於某個環節。你的環節定位既跟你的區域有關,也跟你的背景、環境、學識、能力有關。無論你在某個環節做到多麼極致,永遠還只能停留在這個環節。

比如很多人從技術員做到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特級工程師,依舊還是技術工人……其實很多道理都是如此,真正的改變現狀是「跳出去」,這需要你能從更高的高度看待一系列問題。

除了先天條件之外,後天政策也是一大驅動。比如中國的改革開放,其實就是把一些政策給了沿海城市,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這五大計劃單列市,就是這樣產生的。

它們自南向北分布,這種外力性的「政策驅動」在上一個改革開放階段發揮著巨大作用,極大的影響了中國城市發展格局。

但是,這種「政策驅動」在接下來的格局變化中將逐漸失靈。中國的城市之前是投資驅動,今後必須依靠城市內生驅動力。這也就是使我們說的,中國今後的發展,行政干涉的作用會越來越弱。

比如:1978年鄧小平在珠三角的南疆畫了一個圈,後來深圳特區現代化的大都市。1990年4月,江澤民在長三角的浦東畫了一個圈,後來浦東後成為上海經濟的引擎。

2003年,中國又在河北唐山曹妃甸畫了一個380平方公里的圈,輔之以2萬人口的首鋼整體搬遷。但自2003年啟動開發建設以來,累計填海造陸超過230平方公里,總投資超過3000億元,高峰時期號稱日均投資4億元,一度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單體工地」、國家級循環經濟示範區。

它不僅承載著唐山城市和產業雙重轉型的「藍色之夢」,更被視為重塑京津冀區域發展格局的戰略之舉。然而大規模的投入建設了十幾年之後,這個「圈」卻不靈了,曹妃甸陷入鬼城風險,平均每天要償還的利息高達1000萬元!

直到現在,像天津和重慶這種依靠政策介入的城市,依然像「老漢拉車」一般。我們整天看到兩座城市的新聞,官方給的GDP數字也很高。但是這些都是表面,其實探討一個區域或者城市的前景,我們只要推敲一點就可以:這個城市的定位究竟是什麼?它有沒有內在的張力?

的確,人生來就是不平等的。這一點可怕到你所在的區域也可以成為制約你發展的條件。但是,這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只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世界,它就是網際網路!如果沒有網際網路,中國(包括世界)依然會按照既定的秩序運轉,但是網際網路的發展,將這一切規則都打亂了,下一個希望又到來了。

比如杭州,杭州是中國電子商務的策源地,並且把電子商務作為支柱產業。這是一個很精準的城市定位。電子商務的本質就是重新制定一套買賣規則,無論產品是誰生產的,我就把最合適的產品第一時間送到最合適的消費者手裡,內銷有淘寶、天貓,外貿有跨境電商。

電子商務改寫了商業格局,包括我們上面講到的產業鏈。我為什麼要說那是一條「傳統產業鏈」,就是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它都已經成為了過去。如今一個品牌的誕生完全是另一套邏輯,這裡不再詳細探討了。

放眼四望,未來的社會財富不再只是產品,而是數據和信息。誰對接了消費者的需求、誰掌握了消費數據、誰就在書寫商業規則,中國倒閉了一批又一批傳統企業和傳統產業,只能是一陣暫痛而已,就像新生兒即將誕生,總會有臨產疼痛一樣。

總之,中國的未來依然充滿各種變數,城市格局依然會動盪。但有一點不會變,就是定位決定未來。有很多城市定位很模糊,你提到它往往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這就好比一個人各方面都很平庸,屬於泛泛之輩,你怎麼看好的它的前程?

還有很多城市搖擺不定,今天說自己領先中部崛起,明天喊著要融入長三角,這就好比當你發現一個人什麼都可以干時,其實他什麼都干不好。而當你發現一個什麼都幹不了時,卻總有一方面,是什麼人都比不了他的地方,只是你還沒有發掘到它的潛力!

所以,當我們無數次暗暗立志之時,有沒有想過自己為什麼而生?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網易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5/1226/666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