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對立名單第7名:毛澤東為何要打倒高崗

因為與蘇聯的聯繫,毛澤東高崗之間的裂痕進一步加深了。在工業和經濟、黨務等問題上,他們之間就已有過了重大分歧。最終,高崗從「毛澤東的親密戰友」成為毛澤東對立面名單上的第七名。本文摘自克萊爾·霍林沃思所著《毛澤東和他的對手們》,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出版。

高崗發表講話時留影

許多專家如今認為,毛澤東之所以樂意參與朝鮮戰爭,還有別的原因。儘管毛澤東的那些將軍中間從沒有哪個人想以軍閥自居,毛澤東有時候還是擔心他們中間有人會這麼做。韓戰給他提供了一個機會,使他可以通過把大量部隊派往東北,從而改變國內有潛在危險性的政治軍事權力分配狀況。另外,行政官員和軍事指揮員們還可以利用這次「外國威脅」來加速國內的改革。

還有一點就是:韓戰不幸給中國的外交方面帶來了一個不利條件,它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之間打進了更大的一個楔子,迫使中國不得不進一步密切同蘇聯的關係。

在政治和工業領域,也有一些麻煩和整肅事件,它們最終導致高崗的垮台和自殺——在毛澤東那張對立面名單上,高崗排在第七名。高崗的倒台對毛澤東個人的影響很深,也明顯削弱了黨的領導集團。因為這位能幹的行政官在陝西根據地——它在長徵結束時為毛澤東提供了一塊立足之地——的發展中起過重要作用。

高崗是在1948——1949年間升任東北最高軍事指揮員的。當時,別的將軍不是隨林彪南下,就是到平山縣(後來是北京)毛澤東的司令部擔任正職角色去了。高崗是在六大軍區劃分之後唯一身兼四種——軍隊、黨、政府和經濟——關鍵職務的人,也是曾經單獨與控制著東北的鐵路以及旅(順)大(連)港口的蘇聯打過交道的人。高崗曾經「接管」過東北,並且親自與蘇聯談判簽訂了為期一年的易貨協議,用大豆從蘇聯換取當時急需的工業設備、卡車、汽油、紡織品和藥品。儘管俄國人拆走了東北的許多工廠,但它仍然是中國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地區。隨後,高崗又成功地使用鐵路復通,為1950年開始在朝鮮作戰的「志願軍」輸送器材。後來,在韓戰期間,東北又對中國入朝作戰部隊起了後勤基地的作用。

高崗在種種事情上都取得了明顯的成就,以致被人們譽以致有很少數人才能得到的「毛澤東的親密戰友」的美名。尤其是,作為第一塊「解放區」的「老闆」,高崗除了在工業方面取得成就之外,還成功地進行了土地改革。1952年11月,他作為起決定作用的政治局的一位成員應召進京,領導新成立的國家計劃委員會,起草第一個五年計劃,同時仍然保留在東北時擔任的東北行政委員會職務。

雖然高崗與蘇倆的關係很好,但他還是受到控告,說他與貝利亞——即讓人痛恨的史達林的秘密警察頭子——有勾結。這些說法並沒有完全為人所疑。雖然缺乏確鑿的證據,但在整肅後生存下來的高崗的朋友們還是聲稱:高崗只不過是「應邀」向貝利亞匯報過當時在東北鐵路上工作的白俄分子的活動——當時東北的鐵路正在按蘇聯鐵路軌道的標準進行改造。高崗以前的一位助手說,1949年高崗在莫斯科的時候,史達林曾經提出,他願意支持巴滿洲搞成一個與蘇聯有密切聯盟關係的獨立國家,實際上也就是搞成像蘇聯在亞洲的衛星國蒙古那樣的國家。據說,高崗當時斷然拒絕了這種主張,使得史達林十分惱火,最後放任這條消息傳到毛澤東那裡,說是高崗曾聽到過這個建議。這是史達林因高崗缺乏熱情而對高崗的報復,但他的動機是什麼,卻仍然讓人費解。

毛澤東顯然因為高崗沒有對他說過史達林的主意而感到生氣。這件事很可能進一步加深了毛澤東與高崗之間的裂痕,因為本來幾個月以前在工業和經濟、黨務等問題上,他們之間就已有過了重大分歧。

高崗以前的一位支持者提到的另一種和傳說是:雖然高崗與蘇聯的關係很好,但史達林還是用某種古怪的方式暗示毛澤東,說是高崗與自己大關係過於密切,已經到了危害毛澤東健康的程度。不過,有一件事是確實無疑的,即俄國專家在中國東北的工作深深感動了高崗,為此,他一再提出說莫斯科管理重工業的方法比中國共產黨人所主張的那些方法要有效得多。的確,高崗曾強烈主張「一人管理工廠」,反對當時中國正在試行的各種形式的集體領導。他在繼續強調集中國家資源來發展重工業的至關重要性時說:「委員會無法經營大型企業。」高崗的最後一個重要報告是他1950年9月交給中央委員會的,在那個報告裡,他主張要更加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

高崗垮台的日期可以確定為1954年1月20日,即列寧逝世三十周年紀念日那天。當時,他與毛澤東之間在基本經濟戰略——即應當給重工業分配多少資金——以及國家行政方法、黨務機構的管理(這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上的一件分歧,已經持續了一年或更長的時間。他公開的聲明說,他認為,把黨的書記放在優先地位、黨的書記可以撤銷工業領導人,這些都是「荒唐的」。

當時,報紙上出現了一系列文章,用後來中國共產黨人中間流行的方式不點名地批評了高崗的做法。與此同時,劉少奇除了譴責「某些高級幹部(官員)」把他們的工作的地區「看作他們自己的私人財產或獨立王國」之外,還號召重新回到集體領導上去。從這類文章開始出現,到高崗正式受到警告和整肅,之間經歷了一年時間。

而且他不但不低頭認罪,反而「以自殺作為他叛黨的最後表現」。除了「據說的」高崗的「同謀犯饒漱石(饒是中央委員)」,還有其他七位高官因為在「反黨集團」中的活動而被開除出黨。另外還有未點明的高崗的支持者和不少黨政軍高級幹部,也在高崗倒台後的幾個星期內被撤職或降級。

70年代初期,中國人曾經公開議論高崗的罪行。據說,他企圖在東北建立一個與蘇聯有密切聯盟的半自治區;也有人說他甚至更壞,企圖當一名勾結蘇聯的賣國賊。清楚無疑的是,沒有什麼嚴格的證據可以構成高崗的叛國罪。但卻有一個證據證明高崗突然與毛澤東在個人關係上發生了破裂。這種破裂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這麼一個事實造成的,即:自從開國大典以後,毛澤東越來越不願聽到反對他本人的不同意見。像在延安窯洞時期那樣鼓勵別人對他的講話提批評意見、鼓勵個人講自己的觀點的日子,在毛澤東身上已經成了歷史。他周圍的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了權力的腐蝕作用。據一位中央政治局委員講,毛澤東當時只允許周恩來、劉少奇和鄧小平自由地對他提批評意見。

責任編輯: 東方白  來源:毛澤東和他的對手們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103/670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