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滬深爆美元購匯潮 大陸市民搶外匯致網銀系統癱瘓

—購匯需求猛增 滬深銀行、口岸貨幣兌換店湧現購匯熱潮

人民幣快速貶值似未有見底之勢,滬深銀行、口岸貨幣兌換店也湧現購匯熱潮。上海、深圳多家銀行購匯需求猛增,並且由於突然湧現的個人集中使用網銀購匯,有的銀行甚至曝出網銀系統故障、運轉緩慢等問題。

民幣快速貶值在投資市場引起軒然大波的同時,滬深銀行、口岸貨幣兌換店也湧現購匯熱潮。上證報記者近日在上海深圳多家銀行走訪發現,銀行購匯需求猛增,並且由於突然湧現的個人集中使用網銀購匯,有的銀行甚至曝出網銀系統故障、運轉緩慢等問題。

在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擔憂下,一些市民匆匆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港元等其他貨幣。

搶購外匯

在深圳,中國銀行、招商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等銀行的營業部客戶經理均向記者表示,近期能明顯感受到客戶旺盛的換匯需求。「我們VIP室里的客戶中,辦理購買美元外匯業務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此外我每天還會接到很多諮詢購匯業務的電話。」招商銀行一位姓李的客戶經理表示。

農行深圳某營業部的一位大堂經理表示,年初向來都是購匯旺季,因為進入新的一年,購匯額度空了出來,但是今年「旺」得有些嚇人。「我早上接待的客戶中有一半以上是來購匯的。」銀行的大堂經理告訴記者,「辦理購匯業務的客戶包含各個年齡層,來櫃檯辦理購匯的主要是用於支付海外學費,還有一些是用於支付進出口貨物及服務的費用,也有部分人是因為沒有開通網銀。」

由於購匯過於火爆,有的銀行採取了一些限制措施,工商銀行深圳某營業部人士透露,近期有些櫃檯還出現部分客戶購匯較為頻繁的現象,針對過於頻繁的換匯行為,銀行方面則會以櫃檯庫存不足為由,不予受理。此外,對於「海外投資」類的購匯需求,銀行也一律拒絕辦理。

在上海某股份制銀行,記者發現,辦理購匯業務,5000美元以下可以直接兌換,超過5000美元則需要提前進行預約。而且一次最多允許購匯1萬美元,一星期最多只能購匯三次。

此外,記者在多家銀行發現,對於小面額的購匯需求,銀行對於客戶購匯用途審查並不嚴格,客戶只需要提供身份證,不需要銀行卡即可進行現金購匯,上海有一家銀行的購匯確認用途竟自動生成為「因私旅遊」。

值得注意的是,多位銀行工作人員反映,前往櫃檯辦理購匯業務的大部分是企業和大額購匯,近日個人購匯也很火爆,但個人購匯主要通過網銀完成。事實上,近日多家銀行的網銀系統被「吐槽」出現運作緩慢、通訊故障等問題。

貶值預期

不僅是銀行購匯需求猛增,記者在深圳相關口岸的兌換店也看到,貨幣兌換店生意也異常火爆,福田口岸某貨幣兌換店的工作人員表示,近期兌換港幣的人明顯增加,而且兌換金額也相對偏大。

自2015年11月2日以來,港幣兌人民幣中間價已從0.8149逐日攀升至0.8468,累計漲幅為4%。對於經常在香港購物的大陸消費者來說,港元兌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意味著「以往用人民幣購買港貨相當於打八折,才一個月就變成了八五折,而且人民幣還有繼續貶值的趨勢,得囤些港幣對抗貶值。」

確實如此,無論是市民突然蜂擁銀行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還是將人民幣換成港幣,背後推手正是「害怕人民幣繼續貶值」。

進入2016年還不到一周,人民幣卻已連跌四日,累跌710個基點。在港交所上市的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近日成交火爆,且各合約普遍較現貨升水,顯示投資者對人民幣有著強烈的貶值預期。截至該期貨7日白天交易收市,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當月合約收報6.7021,較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公布的美元兌人民幣(香港)即期匯率定價6.6914升水107點;而成交最活躍的3月合約收報6.7624,升水710點;最遠的2017年3月合約收報6.9736,夜間交易時段甚至已突破7.0水平。

受對沖需求推動,港交所的人民幣貨幣期貨交投猛增,未平倉合約也不斷刷新紀錄。6日,該合約未平倉合約達25250張,名義價值為24億美元。自2015年1月至12月15日,人民幣貨幣期貨成交量超過24萬張合約,打破了2014年全年創下的20.5萬張合約的記錄,而該期貨合約的日均成交量更是在去年12月份增至2071張合約,較11月份增加近1倍,相當於名義價值2.07億港元。

有分析人士指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高度市場化,由於在岸和離岸近期價差擴大,海外市場看淡人民幣短期走勢,且持有人民幣的意願進一步降低。

香港金融管理局於去年12月31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7月至10月份,香港人民幣存款一直在環比減少,從9941億元人民幣降至8543億元人民幣,累計降幅為14%。不過,該數據在11月份因企業年底人民幣支付結算需求增加有小幅回升。

資金流向

在人民幣進一步貶值擔憂下,儘管一些市民匆匆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港元等其他貨幣,但記者採訪發現,大部分人只是把兌換後的外匯資金存放於其在大陸銀行的外匯帳戶,但也有部分人將資金轉去香港,購買保險及理財產品,也有的將資金轉至海外購置房產等其他投資。

「換匯保值是主流」,中行深圳某支行的知情人士向上證報記者表示,有移民或子女出國留學意向的客戶,大多在美元加息前就換匯做好準備了,近期反而沒有太多動作,在櫃檯或者網上購匯的情況跟往常差不多。

但工商銀行深圳某分行客戶經理則透露,一些「有門道」的客戶在尋求到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買房。某海外房地產仲介深圳區業務人員告訴記者,自人民幣持續貶值以來,大陸投資者海外資產配置的需求就有增無減,海外地產投資熱情從各類房地產商近期海外業務拓展的規模和速度就可見一斑。

根據美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數據,從2007年到2015年,美國房地產的中國買家占外國買家的比重從5%上升到了16%,其中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向中國買家出售的住房銷售額達286億美元。中國現在已超過加拿大,成為美國房地產中最大的外國買家。

另外,也有香港保險界人士指出,2015年下半年大陸客赴港投保出現「小陽春」,顯示由於股市風險較高,香港樓市也處於高位,一些大陸資金流入香港後並未流入股市和樓市,而是流入保險行業以及較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上海證券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108/67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