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二戰台灣免遭血劫 美軍檔案揭秘

1944年是二戰關鍵的一年,美軍面臨先攻菲律賓呂宋島還是先打台灣的難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主張先攻台灣,控制中國沿海;麥克阿瑟將軍則認為菲律賓是美國屬地,美國有「道德責任」,應先奪取,結果說服羅斯福總統;令台灣避免一場浩劫。

朝鮮戰爭時期的麥克阿瑟(圖中戴墨鏡者)。

1944年是二戰關鍵的一年,美軍面臨先攻菲律賓呂宋島還是先打台灣的難題。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主張先攻台灣,控制中國沿海;麥克阿瑟將軍則認為菲律賓是美國屬地,美國有「道德責任」,應先奪取,結果說服羅斯福總統;令台灣避免一場浩劫。

當時,呂宋和台灣都被日本控制。以美軍西南太平洋總司令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後為五星上將,一九六四年卒)為首的陸軍,和以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Chester Nimitz,後為五星上將,一九六六年卒)為代表的美國海軍,在一九四四年進行了一系列激辯。

台灣在二戰時期成為日本一個不可或缺的戰略基地,日本第二航空艦隊本部在高雄,擁有近四百架戰機和轟炸機。設在台北(松山)、新竹和嘉義的空軍基地不斷出動戰機和轟炸機與美軍對抗,戰爭後期日軍出現所謂「神風特攻隊」自殺式飛行員,不少是從台灣起飛。

台灣地處戰略要地,緊扼南海與華南沿岸的交通樞紐,又可東向出擊琉球一帶。美國海軍軍令部長金恩(Ernest J.King,後為五星上將,一九五六年卒)是海軍將領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美軍最高決策機構)成員中,最強烈主張「攻日必先攻台」的戰略。金恩強調,美軍占領台灣後,既可向華南和日本本土進攻,更可斬斷日本本土和南海的運輸聯繫,切斷日本石油和其他戰略物資來源。

麥克阿瑟則堅決主張「先奪呂宋,不管台灣」,麥帥曾在珍珠港事變時,不聽美國軍方警告(日本將突襲菲律賓),而未下令菲律賓美軍基地戒備,以致美軍飛機在地面上被日機炸毀無數。不久,日本進攻菲島,麥帥身為美軍最高指揮官,應變無方、應戰無力,日軍勢如破竹,麥帥被迫摸黑逃跑,跑到澳洲成立臨時司令部。擅長表演的麥師逃向澳洲前說了一句二戰戰史上的名言:「我一定會回來(I shall return)。」因此,麥帥堅決主張「先奪呂宋,不管台灣」的戰略。他在各種重要場合均不忘發揮他的一流辯才,闡釋美軍為何必須先打回呂宋的理由。

一九四四年九月,美國海軍第三艦隊司令赫爾賽(William F.Halsey,後為五星上將,一九五九年卒)麾下艦隊攻擊菲律賓一帶日本海軍,戰果輝煌,摧毀四百七十八架日機,擊沉五十九艘日艦。赫爾賽告訴上司尼米茲說,美海軍原本打算進攻菲律賓民答那峨(Mindanao,又譯棉蘭老島)的計劃應取消,日軍在菲島防務已大為衰退,當前之計是進攻呂宋,不必考慮台灣。

終於,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於一九四四年十月終於決定進攻呂宋,並下令麥帥於四四年十二月二十日發動呂宋戰役;尼米茲則於一九四五年一月進攻硫磺島,再打琉球,最終目標是日本本土。由於美軍的進攻戰略決策,台灣避免了一場大浩劫,否則美軍將動用史無前例的火力猛攻台灣(包括美軍登陸台灣),台灣人民的傷亡將是無法估量的,對台灣各項建設的破壞亦將是難以想像。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中時電子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211/690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