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民生 > 正文

大陸老人慶壽6子女分別收禮金 來客無奈補掏6份錢

——部分代表直言農村濫辦酒席風弊端

遇紅白喜事,上人情隨份子本是農村禮尚往來、互助幫襯的傳統。但來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多位來自農村的全國人大代表指出,吃酒席隨禮已經成為不少農民的沉重負擔,傳統的「人情世故」在農村有些變味了,濫辦酒席的不良風氣應該適當引導和遏制。

「以前盼,現在怕。」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從江縣洛香鎮大團村農民梁文同坦言,農村的「禮尚往來」有些「變味兒」了:辦酒名目越來越多、酒席場面越搞越大、禮金越送越多。

「六七年前,送50塊錢的禮,能承擔得起還可以圖個喜慶熱鬧,現在送兩三百元,還可能遭到主人家的白眼。回禮時不加個一兩百都不好意思。」梁文同說,以前去吃酒席都是高高興興的,現在聽到別人請客就怕、不想去。

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紫雲縣垻羊鄉科羽有限公司董事長舒明勇也向記者講述了其親歷「奇葩送禮記」:當時給一位老人祝壽,為表示尊重,舒明勇特意備了1000元禮金。到主人家後看到門口桌上擺了6個記帳本。向旁人打聽才知,原來是老人的六個孩子在分別收禮金。舒明勇無奈,只得再掏出200元,給每個帳本上了200元禮金。

「在外打工三萬三,回家吃酒荷包幹。」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天柱縣石洞鎮紅坪村農民楊愛東說,吃酒席隨禮已經成為不少農民的沉重負擔,有的農戶一年送出去的禮金接近2萬元,掙的錢剛剛「夠本兒」,有時甚至「入不敷出」。

一些代表分析「變味兒」的原因主要是農民收入確有提高,但攀比之風日盛。「前些年有些人外出打工掙錢多了,回家送禮也就『加碼』了,大家都愛面子,你加我也加,陷入惡性循環。」梁文同說,「最後辛苦打拼掙的錢差不多都送人情了,但人與人之間的情分反而越來越淡了。」

「不好的風氣不是一天能扭轉,農村的人情世故用強制的法子不好使。」梁文同說,要遏制濫辦酒席風,需要發動鄉村基層幹部、致富帶頭人、寨老、長者等農村有威望的人的示範作用,持續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逐步帶動農村群眾樹立正確的「人情觀」。

記者採訪了解到,當下已有部分地區在探索農村濫辦酒席的治理辦法。例如貴州省普安縣嘗試以村規民約方式進行規範,即通過召開群眾大會或代表大會,將規範酒席辦理納入《村(居)規民約》或《村(居)自治章程》,明確酒席範圍、流程、桌數、標準,形成老百姓自己的「規矩」。

責任編輯: 陳柏聖  來源:四川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06/70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