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稱習"最後領導人"新華社記者被曝光 黨媒真不姓習?組圖

外傳習近平要整肅文宣系統敏感時刻,中共黨媒新華社兩會報導竟稱習近平為「中國最後領導人」。外界評論,黨媒喉舌發稿層層審查把關,出現如此「筆誤」讓人猜疑。兩會前後,中共宣傳口屢出「政治事故」。有分析認為,或與習近平未能掌控中宣部有關,反習派系或以此方式向習和中紀委示威。

北京時間13日下午5點左右,新華社發出兩會報導《記者手記:從昆泰酒店內外尋中國經濟信心》,文中寫道:「中國最後領導人習近平在今年的兩會上表示,中國發展一時一事會有波動,但長遠看還是東風浩蕩。」一小時後新華社發改稿通知,稱「中國最後領導人」應改為「中國最高領導人」。新華網原始報導已刪,大陸各網媒已更正,但電腦時代步步留痕。

蘋果日報報導,報導署名張鍾凱,據悉是一名年輕記者。有新華社行家透露,暫未聽聞有人就事件受罰:「相信只是筆誤,兩會趕稿各種壓力下難免,不會太計較吧!」

但有大陸行家調侃相關記者「心裡有魔鬼」,神差鬼使說出心裡話。但令人費解是黨媒發稿層層審查把關,如此重大「筆誤」怎能出街。

外媒報導稱,《南方都市報》深圳版早前頭版標題排出「媒體姓黨,魂歸大海」的字樣,事後被指「嚴重導向」事故,涉事編輯已被開除。

BBC報導,黨媒犯這種嚴重錯誤,實屬罕見,因為如新華社這種中央級別的傳媒,其稿件都經嚴格審核,尤其關係到最高領導人的消息,即使是錯別字都極罕見,像這次這種涉及政治正確的錯誤在中共嚴控傳媒的體制內更是匪夷所思。

港媒《明報》引述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稱,《新華社》作為官方通訊社,一字一句相當小心,亦有把關制度,出現這類錯誤確實少有。他表示,很難判斷事件背後是否有其他「意圖」,如果定性背後有「不詭意圖」,相信當局會從嚴處理。

還有爆料者對看中國記者透露,此舉是中宣部等故意行為,目的就是營造反習近平的聲音。這股聲音來自於反習聯盟,聯盟主要人物包括中共江派官員、曾慶紅劉雲山、一些太子黨和一些害怕被清算的貪官。

不過,據自由亞洲報導,曾擔任《中國青年報》記者,中青報《冰點》創刊編輯的北京資深媒體人李大同表示,新華社類似的情況應該是失誤,沒有記者或任何人有膽量故意做這樣的事。他說:這不可能是故意的,長了八個腦袋,他故意的!就是寫錯了,沒什麼好說的。

當問到對涉事的人員會如何處理,李大同說,涉事的人員一定會根據新華社社內的有關規定做出嚴厲的處罰。他說:當然會有,(會根據)社內的管理規章(有)非常嚴厲的處罰。

網友評論

對此,有網友感嘆,中共內部鬥爭的複雜:

「是不是故意也未可知。」

「共匪集團內部的複雜黑暗不是屁民百姓能理解的。」

還有網友稱「最後領導人」之說沒有錯,中共本來已經面臨崩潰,新華社這次說了「實話」:

「本來就是最後」

「一語成讖!新華社真有遠見。」

「不小心說實話了!可喜可賀!」

「這是新華社說過唯一正確的話」

「此中有真意,預辯已忘言。」

「×××,莫非黨的大限就要到了?」

還有網友幽默地解讀:「一語成讖!再者說了,列寧曾經說過: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和最後階段,所以呢,對(黨)來說,最高和最後是同義詞。」

也有網友認為中共倒台是「天意」:

「不像錯失,更像天意。」

「天意,天最大。」

劉伯溫的卦算得對的話⋯⋯確實是最後一個了⋯⋯祈禱祈禱!!!!」

倒習公開化?中宣系統屢出「事故」

2月19日,習近平突然高調視察三大黨媒,強調「黨媒姓黨」,隨後中紀委巡視中宣部,被認為是習王聯手圍剿一直被江派劉雲山掌控的中宣系統的信號。

unveil

2月22日,千龍網刊文《誰給了任志強反黨的底氣》,對任志強質疑習近平「黨媒姓黨」進行批判。文章中說,一個半夜三更喜歡給領導打電話的任志強,究竟誰給了他跳出來推牆的「勇氣」?此文被指劉雲山公開挑戰王岐山,利用任志強事件反制中紀委。【相關報導:劉雲山公開叫陣王岐山泄露一個大秘密

3月4日,新疆自治區政府主管的無界新聞網突然轉發一封要求習近平辭職的公開信。新疆一直掌控在江派勢力手中,此公開信背後引人聯想。【相關報導:習兩會不理李出大事?「配合夠默契用心夠險惡」誰編造了《要求習近平同志辭職的公開信》?

3月11日,與千龍網同屬北京市委宣傳部的新京報刊登對最高法院副院長蘇澤林的專訪。在採訪中,蘇澤林竟然為法官檢察官「壓力大」鳴不平,並公開表態不贊成對法官檢察官「終身追責」,叫板習近平確立的「重大決策終身追究制」。蘇澤林曾在周永康手下任職十餘年,此舉被認為是周餘黨與中宣部聯手,挑戰習近平。【相關報導:反習聯盟?兩會期間最高法副院長叫板習近平

責任編輯: 於飛  來源:阿波羅網於飛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15/707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