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 史海鉤沉 > 正文

葉劍英的最後六年:醫療史上的淮海戰役

中共開國元帥葉劍英1980年確診患「巴金森氏病」,在其生命中的最後六年時間裡,多次出現病危。年邁的葉劍英幾乎各個系統都出現了病症,治療非常困難。這種情形,在醫療史上罕見。當時稱搶救為醫療保健史上的「淮海戰役」。本文摘自《開國將帥的臨終時刻》,作者羅元生。

1976年10月24日,葉劍英在粉碎「四人幫」慶祝大會上(圖源:新華社

1979年,葉劍英八旬有二,走路步履不穩,而且步子的幅度越來越小。這件事引起了中央軍委主要領導人鄧小平的重視。在鄧小平的大力支持下,1980年,中央保健委員會正式成立了一個以解放軍總醫院為主的醫療保健組,定期為葉劍英檢查身體,進行保健和醫療。葉帥患上「巴金森氏病」1980年,葉帥在中央保健委員會醫療保健組的檢查下,確診患的是「巴金森氏病」。這種病,常常會引起併發症,如感冒、肺部感染等。

到了1982年,葉劍英的健康狀況時好時壞。已是85歲的老人了,一過春天,他就疾病纏身。由於受天氣陰雨的影響,葉劍英的肺部感染,常常是過幾天就要發作一次。一發作,就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靜脈打點滴治療。靜脈注射本來是件挺簡單和容易的事,可這事落在葉劍英身上卻不那麼容易。80多歲的他,血管又細又脆,加上經常反覆穿刺,進行靜脈注射的難度越來越大,護士們有些犯愁,值班的護士常常在打點滴時出現情緒緊張。這樣一個微小的變化,卻逃不過葉帥敏銳的眼睛。

一天午飯後,護士又準備給葉劍英打點滴。葉劍英親切地對護士說:「我很愛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詩,好些時間沒有讀了,今天給你背一首《聞官兵收河南河北》,你好好聽聽!」當背到「卻看妻子愁何在,漫捲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時,葉帥還做出些高興的動作。葉劍英在這種場合吟詠唐詩,是為了消除護士的心理壓力,給護士一些心理安慰,使她們增加一針見血的機會。

1983年11月19日晚6點左右,葉劍英正在家裡吃晚飯。晚飯尚未吃完,身體不太舒服,胸悶、難受,身邊的工作人員馬上扶他上床休息,並及時讓保健組來人檢查。醫護人員當即給葉劍英做了個心電圖。結果顯示不正常。保健組的專家們趕來了,他們對葉劍英進行了及時的檢查和診斷,最後,牟善初教授認為,葉劍英患的是「急性高側壁小灶性心肌梗塞。」大家一致認為,此時的葉劍英必須臥床休息。按照專家們的囑咐,葉劍英臥床3天,但到了21日凌晨,並發肺炎。

保健組的專家們認為,這種併發症如不及時得到控制,後果很嚴重。於是,他們為了解病情,更好地定下方案,每天守候在葉劍英的床前。由於處置及時和方法得當,葉劍英的病情好轉很快。12月14日早飯後,葉劍英對專家組的工作人員提議:我的身體經常出問題,就是讓巴金森氏病鬧的。現在好了,是不是可以把治療肺部的藥停了。專家們經過複查和慎重考慮,接受了葉劍英的意見,把治療肺部的藥停了。藥停之後,對身體的影響小了一些。葉劍英感到很高興,他的心情也一天比一天好。不久,葉劍英肺炎復發,病情再度加重。

1984年1月11日,醫療保健組鄧家棟教授、汪石堅副院長和軍委辦公廳的肖洪達,向中央軍委常務副主席楊尚昆匯報了葉劍英的病情。匯報完後,楊尚昆握著鄧家棟的手說,希望你們醫療組盡力做好葉帥的醫療搶救工作,並表示盡全力支持他們。楊尚昆又吩咐道:在醫治搶救過程中,要依靠專家,尊重專家們的意見,互相協調,通力配合。葉帥的健康狀況如何,關係到國家時局的穩定。他的生命能延長一天,對祖國統一以及和平穩定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義。經過專家們的精心治療,一個星期後,葉劍英的病情被控制住了。

然而,到了7月上旬,葉劍英的病情再度惡化。他出現持續的高燒(體溫39℃,長時間不退),呼吸道痰多咳不出來,呼吸困難。據專家們分析,此時的葉劍英,除心肺疾病加重外,並發多種疾病,病情極其複雜,且呈惡化趨勢。年邁的葉劍英幾乎各個系統都出現了病症,治療非常困難。這種情形,在醫療史上罕見。當時稱搶救為醫療保健史上的「淮海戰役」。中共中央於7月16日、29日,先後兩次發出文件,向全黨通報葉劍英的病情。7月10日上午,醫療組為葉劍英會診。經過大家的充分討論和分析,一致認為做氣管切開手術治療比較穩妥。隨即,把這個方案報請中央批准。當天下午5時18分,順利地實施了氣管切開手術。術後,使用呼吸機。醫護人員集中在一個大廳里,不分白天黑夜實行晝夜監護,隨時根據病情的變化,及時進行會診和治療。創造了醫療史上奇蹟10月6日,中共中央發了第三個病情通報,黨內、軍內的同志為葉劍英病危而焦急的心情才有所緩解。儘管作了最壞的打算,但參加搶救的全體醫護人員仍在盡全力搶救葉劍英的生命而努力。終於,在緊張的氣氛中,平穩地度過了1984年的「八一」建軍節。

8月10日,奇蹟出現了。葉劍英的病情再次趨於穩定。中央對搶救葉劍英的工作非常滿意。胡耀邦到西山探望時,對醫療組說:「你們創造了醫療史上的奇蹟!」12月27日,楊尚昆、習仲勛、胡啟立和田紀雲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舉行招待會,招待參加搶救葉劍英的全體有功的醫護人員。這次搶救之後,直到l0月23日,因為體溫接近正常,肺部炎症基本消失,開始進行停止使用呼吸機的訓練。經過12次共8個小時的停機訓練,葉劍英自己感覺到呼吸良好。從此,醫療組規定一個原則:在體溫正常的情況下,基本不用或少用呼吸機。

這樣,葉劍英的病情持續穩定到第二年的7月中旬。1985年7月29日,醫療組為葉劍英會診,在會診過程中,又發現他的雙腎有問題。因膀胱里的尿排不淨,剩餘的尿比較多,醫護人員在兩次給他沖洗膀胱時,做了一次B超,發現左、右兩腎均有積水。雙腎盂內有積水,這不是個好現象。醫療組的專家們對此非常重視,大家集中在一起進行了綜合分析研究,制定了醫療方案,最後一致同意對膀胱進行造痰引流。8月中旬最後一天,方案經報請中央同意後,醫護人員對葉劍英成功地做了膀胱造痰引流手術。手術後不到兩周,葉劍英的體溫正常了,膀胱縮小了,殘餘尿也沒有了。所有的同志都舒了一口氣。

可是,晚年的葉劍英,身體虛弱,病情多變,反反覆覆。1986年10月6日,醫療組為葉劍英做B超,發現腹腔有水,決定採取抽腹水的措施,控制了腹水的發展。在這段時間裡,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對葉劍英的病情極為關注,在葉劍英發病的第二天晚上8點半左右,總政治部主任余秋里趕來探望,當時正好醫療組在給葉劍英會診。余秋里親眼目睹了會診現場,他充滿感情地說:「我相信專家、教授和醫護人員,一定會很快治好葉帥的病。你們要在半個月之內,像打仗那樣狠抓敵情。人力、物力要保證,有什麼困難給我打電話。」稍後,楊尚昆、王震、胡啟立等也來到了西山,前來探望重病中的葉劍英,並要求醫療組的全體同志,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儘快治好葉帥的病。12月初,胡耀邦、李先念、洪學智、習仲勛等前來看望葉劍英,並囑咐醫療組的全體同志:「要努力完成這次重大的政治任務,想盡一切辦法,盡一切力量把葉帥的病治癒。」楊尚昆還轉達了鄧小平對醫療組的問候。

醫護人員晝夜守在葉劍英的床榻前,認真地觀察病情,為挽救葉劍英的生命做最後的一切努力。然而,病情的變化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1986年10月21日,葉劍英的心臟再次出現兩次室顫,又被醫療組搶救過來。深夜,葉劍英的病情發生了急變。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解放軍三總部及駐京部隊各大單位的領導同志,聞訊後連夜趕到葉劍英的病房探望。在場的楊尚昆等中央領導同志,兩眼緊緊地盯著各種監護儀器顯示出的病人生理數據指標的變化,心情異常沉重。第二天,即1986年10月2日凌晨,葉劍英的病房和大廳里籠罩著不安的氣氛。

1時16分,監視葉劍英病情的心電監護儀上的波峰突然消失了。當天下午,在中央召開的紀念長征勝利50周年的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首先宣布了葉劍英逝世這一噩耗。

10月29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葉劍英追悼會。

責任編輯: 劉詩雨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19/71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