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中國經濟 > 正文

東北的經濟已經崩潰 工業蕭條 財政窘迫

如今的東北,工業蕭條,產能過剩,地產萎靡,債台高築,官僚主義,造假橫行,經濟墊底,財政窘迫……典型的「經濟硬著陸」。

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東北地區遭遇了更大的困局。

東三省GDP增速位列全國倒數,全國14個GDP負成長地級市中東北地區有6個;三省財政收入較大幅度負成長,地級市一般預算收入大面積負成長;不良貸款率高居全國前列;人口增長放緩。

如今的東北,工業蕭條,產能過剩,地產萎靡,債台高築,官僚主義,造假橫行,經濟墊底,財政窘迫……典型的「經濟硬著陸」。

德意志銀行稱,東北地區可能是中國經濟的尾部風險。

陷落的經濟

2015年全國31省市中有26省市GDP增速高於全國增速,全年GDP增速排後五位的為河北、吉林、黑龍江、山西、遼寧。其中吉林、黑龍江、遼寧GDP增速分別為6.5%、5.7%、3%。

從地級市層面看,全國有14個地級市的GDP出現了負成長,位於東北地區的有6個,其中伊春市GDP已經連續兩年負成長。

國泰君安分析師徐寒飛和高國華稱,以資源型、重工業和國企為主的東三省增速遭遇斷崖式下滑,東北和資源型地區硬著陸。

從工業增速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東北地區工業增加值增長同比下降至-3.0%,其他地區的平均值為7.5%。

從投資增速看,全國31個省份中有25個省份投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值(10.0%),遼寧遭遇斷崖下挫,投資下跌27.8%。

從房地產投資增速看,遼寧、黑龍江跌幅在20%以上,吉林省跌幅也達到10.3%,均是繼2014年後連續第二年斷崖式下跌的地區。

從進出口看,在進行價格調整後,東北地區2015年實際進口下降約13%,而其他地區的降幅僅為2%左右。

窘迫的財政

據招商固收孫彬彬、高志剛、周岳研報,從財政收入情況看,2015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排後五位的分別為新疆(3.8%)、吉林(2.2%)、山西(-9.80%)、黑龍江(-10.4%)、遼寧(-33.4%),東三省的一般預算收入出現了較大幅度的負成長。

一般預算收入是地方財政收入中變化相對穩定的指標,稅收收入是其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一般預算收入的變動能夠直接反映經濟的運行質量。

2015有46個地級市的一般預算收入出現了負成長,尤其是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的地級市出現了大面積的負成長。其中19個地級市連續兩年一般預算收入負成長,雙鴨山市、七台河市、白山市、鐵嶺市已經連續三年負成長。

從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增速看,2015年黑龍江(-36.00%)、吉林(-39.70%)、遼寧(-42.60%),鑑於在很多地區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入是基金預算收入的最主要部分,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的減少意味著很多地區2015年的土地出讓規模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從債務負擔率看,以「政府債務餘額/GDP」和「政府債務餘額/地方政府綜合財力」來衡量。據國泰君安徐寒飛和高國華研究,遼寧負債率位於全國前五。

從不良貸款率看,已公布數據的16省市來說,吉林、黑龍江不良貸款率居前。不過受到經濟放緩、信貸投放縮減的影響,吉林和遼寧不良率在2015年小幅下行。

黃金十年

東北問題上次進入人們的視野,還是20年前。

改革開放之後,東北的光環漸漸褪色。上世紀90年代末,國企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當時三千萬下崗工人中,有四分之一來自東北。

「東北現象」隨後引發高層關注——2003年,國務院提出「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規劃。其核心思想包括將臃腫低效的國有工廠轉型為精幹的現代企業;發展同周邊國家的貿易;培植從軟體業到旅遊業的一系列新產業以拓寬經濟結構。

該舉措立竿見影——2003年至2012年的10年間,東北三省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翻了兩番多,年均增速達12.7%,而同期全國平均增速為10.7%。

2008到2012四年間其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高達12.4%,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將近三個百分點,一躍成為中國發展最快的區域。在媒體眼中,這是東北的「黃金十年」。

然而,當潮水退去,露出水面的是重重暗礁。「在全國經濟(自2013年起)下行明顯的大背景下,東北增長速度回落並不奇怪,但掉得如此之快,有些出人意料。」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玉紅告訴新華社記者,這是長期積累的深層次體制機制矛盾集中爆發的結果。

東北告急

經濟學人》雜誌去年年初曾大聲疾呼「東北告急」,分析了「新東北現象」之下,諸多難題待解。

首當其衝的是經濟結構的問題。

21世紀初,東北國有企業占到了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目前已經降至50%左右,但仍高於全國30%的平均水平。

產業結構方面,東北嚴重依賴投資和製造業,而這兩大產業都受累於放緩的房地產市場。即使東北具有一定的優勢的汽車產業,也和房地產市場休戚相關。

《經濟學人》稱,瀋撫新城入住率最高的小區,入住率也不過50%上下。2014年前10個月,東北最大城市瀋陽市的房屋銷量比上年同期大跌26%。「瀋陽和撫順都在經歷房屋過剩之痛,瀋撫新城只能在襁褓中嗷嗷待哺。」

產業結構畸形的直接結果是,過去十多年,中國經濟整體上漸趨平衡,東三省則反其道而行之。2013年,東三省第二產業占GDP的比值從十多年前的47%升至50%,第三產業的比重反而下降了。這和東北振興戰略的要求相反。

更令人震驚的是,2013年,東三省經濟增長中,投資貢獻率升至65%,幾乎是十多年前的兩倍,而全國的平均水平低於50%。

全球三大評級機構之一的標準普爾(S&P)去年底指出,中國31個省份中,15個的信用評級可能是「垃圾級」。東北的表現最差,該地區三個省份中有兩個出現了「投機級信用特徵」。

其次,重工業產能普遍過剩。

2014年末,為緩解供應過剩,東北關閉了約100條水泥生產線。據評估,當地多達一半的水泥產能是不必要的。而建築業占該區域國內生產總值的6%。

倚重製造業的投資決策,意味著政府對社會服務投入的減少。據新華社報導,2014年11月14日開始,綏化市下轄的肇東市,陸續出現中小學教師罷工,到市政府「反映工資問題」。事件持續近一周,至20日各學校才恢復正常秩序。綏化所在的黑龍江是東三省中經濟增速最慢的省份。

第三,計劃經濟的影響根深蒂固。

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梁啟東認為,東北是研究前蘇聯計劃經濟的最佳樣板,「很多人還沒有真正理解或相信市場的作用。」

來自遼寧鞍山的一名製造業私營企業老闆說,為什麼東北企業一張嘴就是希望得到政府的幫扶,就是因為政府管得太多、太死。

《經濟學人》提出,地理環境的制約也是導致東北發展遲滯的一個因素。

人口問題同樣不容坐視,其與經濟社會發展互為因果。數據表明,東北一對夫婦平均生育不到一個孩子,比全國水平要低三分之一;事實上,即使是日本的生育率也在1.4。同時,東北還在快速老齡化,人口持續外流。北京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東北淨流出200萬勞動人口。

面對「新東北現象」,中央政府已感到擔憂,並決意出手幫助有「中國的主糧倉和工業搖籃」之稱的東三省。去年7月,中央派遣調研人員前往東北。調研結論是,東北官僚主義嚴重,數據造假猖獗。

三大結構性「軟肋」

德銀在上月底研報稱,如今東北地區面臨三大結構性「軟肋」。

首先,東北地區經濟發展受限於傳統工業結構。能源行業和大宗商品生產等傳統工業是該地區的支柱產業,更糟的是,由於投資和製造業在整個經濟中的重要性出現下滑,東北地區的工業產品需求銳減。

其次,國有企業占比較高。東北地區國企資產占比超過50%,而其他地區的僅為38%。國企的低效和高虧損率並不鮮見,但是東北地區尤其嚴重。該地區2014年的國企虧損率達32.4%,而其他地區國企的虧損率為26.2%。

最後,人口增長放緩成為東北地區房地產市場疲軟的「罪魁禍首」。東北地區面臨人口遷徙的壓力,根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東北地區每年的淨遷出人口數達200萬人。受此影響,東北地區的人口增長慢於其他地區,最後導致該地區出現了嚴重的房地產市場庫存積壓。

2015年東北地區經濟表現雖然不佳,但是信貸增長卻從13.8%增至15.3%,增速遠超其他地區。

德銀表示,政府信貸支持只是短期的良方,並且信貸支撐還存在效率成本的問題。放眼2016,東北地區是否還能繼續獲得可觀的信貸支持,東北振興之路如何走,還需要真正解決東北結構性問題的長期性方案。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華爾街見聞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19/710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