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金正恩大量隱私外泄 朝鮮恐慌瀰漫

隨著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追加制裁決議的正式實施,朝鮮國內開始充斥不安和對金正恩政權的不滿,而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閉關鎖國」國家,制裁相關信息是如何傳播的呢?日媒曝出信息媒介就是攜帶電話。華盛頓智庫副總裁麥因若斯認為,通訊技術的進步將會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高度壓制性的社會。

網絡圖片

《每日日本》網站3月18日報導,朝鮮目前攜帶電話普及率較高,已達370萬部以上,也就是說這個人口2,500萬的國家中,有600萬國民持有自己的攜帶電話。基本上每2個家庭就有一部攜帶電話,對當前的朝鮮來說,攜帶電話已不是什麼非同尋常的物品。

報導表示,使用時,一般要極力迴避政治對話,如果通過電話進行了海外通話,特別是以韓國為首的與朝鮮敵對的國家,那就會招來「殺身之禍」,而在進行交談時,要慎重選擇語言,避免牽扯政治話題,也是如此難以想像。儘管通過攜帶電話交談要謹慎小心,但是國際制裁造成的經濟壓力與每一個朝鮮國民的生活有直接聯繫,因此完全「避諱」是不可能的。

據來自朝鮮平安南道的消息透露,「聯合國一致通過對朝制裁決議」這一消息就是通過私人攜帶電話傳播開來的。

不僅如此,官媒沒有報導的許多朝鮮政府敏感的話題,也是通過攜帶電話在朝鮮國內傳開的。例如:「出口中國的煤炭已被完全禁止」;「中國軍隊將會攻擊朝鮮」;「最高領導人將從天上出逃」;「金正恩出外不使用廁所,而代之以專用車內的便器」;「金正恩經常在深夜偷偷於平壤市內駕車出行」等等涉及最高領導人隱私以及另政府不安的信息。

報導分析,某種意義上講,這可以說是朝鮮興起」信息革命」的表現,但已構成了對現政權的嚴重威脅。為控制該局勢,朝鮮當局已開始在全國各機關和企業中召開「糾察制裁群眾大會」,通過進行思想教育和宣傳來控制國民的不安和不滿心理。

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被動員與會的人員在集會中私下發泄對當局和幹部的不滿;甚至煽動不安,而這一切再次通過攜帶電話傳播出去,出現負面影響,這簡直是對朝鮮當局的一大諷刺。

通訊技術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對於朝鮮的移動通訊的大幅度增長,」美國之音韓語組主任李東赫(Dong Hyuk Lee)曾在2014年表示:「基於我們所看到的以及在朝鮮所發生的情況,這是否會導致朝鮮社會的改革以及我們能否得出這是一場革命的結論,還有待觀察。」

美國朝鮮問題專家曼蘇羅夫(Alexandre Mansourov)認為,「政治影響方面一個有意思的發現是,老大哥正在監視你,而且是充滿信心的進行監聽。朝鮮政府有足夠的信心允許公民使用手機,因為它是一個很好的控制工具,尤其是對年輕人。」

不過,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基金會的副總裁麥因若斯(Sascha Meinrath)則認為,通訊技術的進步將會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尤其是高度壓制性的社會。

他說:「我把這看成一個完美的風暴,即技術與地緣現實以及生活經歷的融合,可能成為一個真正具有改造性的力量。」

阿波羅網白梅綜合報導

責任編輯: 王篤若  來源:阿波羅網白梅綜合報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320/710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