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科教 > 正文

四川千年罕見大佛遭「毀容」 右眼睜不開

原文配圖:牛角寨大佛建成於707年,是我國最大一尊大佛半身造像胸像。

一千多年前,震驚中外的樂山大佛面世,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修建如此巨大的佛像,讓樂山大佛充滿了神秘色彩。「仁壽牛角寨大佛修建時間比樂山大佛更早,兩尊佛像建造風貌、排水設施等一樣,我們估計這就是樂山大佛修建的模板。」仁壽縣文管所所長劉紅凱說。

5月3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從仁壽縣文物局了解到,位於仁壽縣高家鎮的牛角寨大佛是我國最大也是唯一一尊大佛半身造像胸像,由於年久風化嚴重,石像受到不同程度損壞。目前,該大佛已被納入「川渝地區石窟及石刻保護專項試點」,預計五年內將進行全面的保護和治理,千年大佛將恢復它以往的「顏值」。

青苔「毀容」千年大佛右眼睜不開了

仁壽縣高家鎮是牛角寨大佛所在地。5月3日,前來參觀的遊人熙熙攘攘。

牛角寨石窟,包括牛角寨、壇神岩近20000平方米的範圍,共101龕、1519尊,是盛、中唐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藝術在仁壽地區的部分縮影,四川石窟藝術寶庫之一。

沿石梯而上,一面數百平方米的石壁上,一尊大佛坐西向東,依岩而建。據測量,大佛高15.85米,寬11米。其中頭高7.7米,面寬4.6米。佛頭之上,一座木質廊亭像一把巨傘,為其遮風蔽雨。胸側各站一力士,均高1.9米,腰系裙,穿甲,甲紋似魚鱗,身繞帔帛,立於台基上。大佛胸下部分與高聳岩石融為一體,氣勢磅礴。

不過,大佛的右臉部分呈青黑色。「去年,大佛上面的亭子瓦掉了,水就和著樹葉從大佛臉上流了下來,後來可能長了青苔,眼睛都看不到了。」董德伍是高家鎮英頭村人,已經與大佛相伴,生活了69年。他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大佛在當地人氣很旺,每年來這裡燒香的人特別多。現在大佛右腳、胸部等多處地方,都有明顯裂紋和脫落現象。其他石像,也有不同程度損壞。部分石像由於風化嚴重,甚至很難辨認出來。希望文物專家能夠維修,讓大佛的眼睛早點「睜開」。

資料圖:牛角寨大佛是我國最大也是唯一一尊大佛半身造像胸像。

雕刻手法或是樂山大佛修建模板

今年年初,曾有人專門發文,稱牛角寨大佛是樂山大佛的模板,引發網友爭議。

但在仁壽縣文管所所長劉紅凱看來,各種跡象均表明,仁壽牛角寨大佛,極有可能是樂山大佛的模板。

「一是建造年代,牛角寨大佛建成於707年,樂山大佛建於713年,其修建時間比樂山大佛要早。兩尊大佛面部表情、樣貌形態極為相似;更重要的是,雕刻手法上,均系採用三面開岩雕刻而成,頭部、背部建排水溝引水外流的方式排水。」劉紅凱說,很多專家也來看過,認為牛角寨大佛和樂山大佛在造型、布局、開鑿方式等方面極為相似,可能為樂山大佛的試雕品、模板,屬於精雕藝術中的創新之舉。」

劉紅凱還認為,牛角寨大佛作為我國最大也是唯一(10米以上)一尊大佛半身造像胸像,其本身的獨有性,就顯得與眾不同。佛像在雕刻中,往往是全身像,講求完整,但偏偏這座佛像,是全國唯一的半身造像。劉紅凱推測,佛頭部分是雕刻中最難的部分,可能當時是為樂山大佛做試驗,才會只雕一半。

全身洗澡千年大佛要恢復「顏值」

據劉紅凱介紹,4月28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相關專家前往牛角寨,圈定了10處試點龕窟。除了牛角寨大佛以外,壇神岩上受生物病害影響嚴重的幾龕造像均被納入了試點。

仁壽縣文管所提供的資料顯示,牛角寨試點的治理耗時約五年,將從生態系統調查開始,從根本上尋找病因,然後再進行治水,以避免在文物周邊形成利於生物侵蝕的環境,最後才會開始除苔、解決風化等綜合治理。

「很多植物根系進入了石像內部,造成損壞。」劉紅凱說,目前我國文物保護行業,在生物方向的研究仍然非常薄弱,尤其是對潮濕地區生物防治的複雜與艱難性認識不足。「在這種環境下阻止生物生長,至今國內外都沒有成熟的技術。這次研究不僅是牛角寨石窟保護所必需,也填補了潮濕環境下,石質文物生物病害治理研究的空白,將為川渝及全國文物保看護作提供支撐和借鑑。」

責任編輯: 林億  來源:華西都市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6/0504/733683.html